雲南:打通鄉村流通 「最後一公里」

力爭上半年建成53個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帶動輻射人口實現人均增收500元左右

每天,楚雄市子午鎮的王師傅兩口子早早來到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在自家固定的攤位將新鮮蔬菜擺放整齊,等待第一位客人的到來……以前,沿街擺攤,交通安全等都是大問題;如今,在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內做生意,生意比以前要好。下午4時,蔬菜全部售罄,王師傅並不急著回家,“家裡日用品快沒了,在商業中心的超市就可以買到,挺方便的。”記者在子午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看到,中心區域整齊劃一的攤位上,禽蛋類、蔬果類、熟食類一應俱全。周邊商鋪門面統一,超市、快遞點、農資店、五金店等客源不斷。

2016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雲南省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建設推廣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推廣建設鄉村新型商業中心。2016年,15個州市建成了15個鄉村新型商業中心並進行試點。去年,計劃推廣建設38個。截至去年12月20日,已建成10個,在建28個。今年,力爭上半年累計建成53個,運營面積26.8萬平方米以上,輻射農村居民近700萬人,帶動輻射人口實現人均收入增加500元左右。

鄉村新型商業中心按照 “政府規劃、企業運作、連鎖經營、專業管理”的原則,創新“綜合超市+電商+服務+物流”的商業模式,健全涵蓋電子商務、綜合超市、特色農產品等30多個商業業態,開展物流配送、金融、休閒娛樂等公共服務,拓展計生、民政等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移動終端“三結合”和政務商務公共服務“三融合”,助推農村居民脫貧致富,促進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

從已建好的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運營情況來看,該項目符合中央“三農”發展戰略和政策要求,符合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符合雲南農村發展實際和市場需求,符合老百姓心理願望和消費追求,深受廣大農村群眾歡迎。

下一步,雲南省將進一步完善提升已建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功能。採取“一點一策”的方式,對已建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進一步完善提升。加大鄉村新型商業中心的推廣建設力度,指導各州市完善建設規劃,採取有計劃、分步驟的方式加快推廣建設,力爭2020年實現全省縣(市、區)全覆蓋。加強工作指導,各地結合實際科學選址、合理確定建設模式,根據需求確定合適的建設和運營面積。切實解決農村居民買難賣難等問題。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門支持,力爭將雲南省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建設列為全國農村商貿流通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並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