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主俺答汗(三):想盡辦法從放牧轉向農耕和定居 大力發展經濟

如果回顧一下達延汗之前,蒙古本部發動對外戰爭的頻率,再參考博迪汗與俺答汗發動對兀良哈、西海達子和瓦剌的戰爭頻率,就會發現在達延汗之後,蒙古本部進入了一個對外戰爭的高發期。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達延汗分封諸子以後,蒙古諸部領主之間的鬥爭雖然並未平息,但是確實內鬥大大減少。草原上進入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狀態,人口不斷繁衍,出生率大大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自身力量的增長是一個方面,同時人口數量也逐漸逼近草原經濟能夠負擔的上限。由於蒙古人仍然處於遊牧經濟之下,沒有農墾的習慣,在食物有可能出現不足的情況下,很自然就會出現對外擴張的需求,所以就會出現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擊。

雄主俺答汗(三):想盡辦法從放牧轉向農耕和定居 大力發展經濟

包頭美岱召藏堆繡阿拉坦汗

然而頻繁的對外作戰雖然能夠擴大己方的領地,擄掠大量的物資,但是俘虜來的人口也會形成新的負擔,故此反覆對外作戰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異於飲鴆止渴。俺答汗作為統治者,顯然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於是在發動戰爭之餘,開始考慮與明朝恢復貢市貿易,同時在靠近明邊之處適度發展農業,讓蒙古人適應城居生活,進入半農半牧的生活狀態。

由於達延汗以後,蒙古本部與明朝的關係再次陷入低谷,俺答汗在河套地區之時,也曾數次入塞搶掠財物,此時想要與明朝恢復貿易,有較大難度。大概在嘉靖十三年(1534),明朝方面收到俺答汗希望入貢的消息,因為對蒙古仍然存有很大的戒心,故此斷然拒絕。此後俺答汗連續十餘年間要求明朝恢復邊境貿易和貢使往來,但都沒能成功,反而使得俺答汗失去耐心,不斷寇邊,造成雙方關係持續惡化而難以修復。

雄主俺答汗(三):想盡辦法從放牧轉向農耕和定居 大力發展經濟

蒙文版《阿拉坦汗傳》

恢復同明朝的貿易往來既不可得,讓蒙人嘗試改變生活方式,卻是在俺答汗的推動之下,得以順利進行。

俺答汗首先看中了豐州川(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帶)這塊地方,希望嘗試在這裡建造城池,推進農墾,使之成為一塊半農半牧區。豐州川本身是一塊非常適合農耕的地區。這裡在大青山之北,處在黑河流域的沖積平原之上,氣候也適宜耕種莊稼,天氣變化沒有那麼劇烈,夏天降水還算充足。這一地區距離大同不遠,在歷史上,中原王朝強盛之時,此地也有過農業經濟。

雄主俺答汗(三):想盡辦法從放牧轉向農耕和定居 大力發展經濟

呼和浩特大召寺

原本蒙人對於農墾知識非常有限,更不用說修建城牆、鑄造農具這些技術活。但是明朝方面因為邊政腐敗,生活在邊境一帶的百姓民不聊生,多次發生大規模的逃亡事件。據當時明朝大臣的報告稱,邊境屯田的百姓,不僅要在長城附近負責瞭望,屯田的產出不能供應自己的生活,而且朝廷批下來的補助糧總是無法落實。一旦蒙古入侵,這些百姓往往要被髮動起來,組成民兵參與抵抗。但又因為他們不是士兵,所以即使在戰鬥中有所斬獲,並不能獲得軍功。更何況明朝官軍鬥志懈怠,每次都造成屯邊百姓大量傷亡,倖存下來的也是被擄到北方為奴。可以說當時邊境上的百姓生活非常悽慘,所以也有不少不堪忍受的人,成群結夥跑到蒙古那邊去,表示投降之後,能夠獲得蒙古的平民身份,甚至有時會被賜予一些牛羊,得以安置下來。而且除在邊境屯田的百姓民不聊生以外,軍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負責邊政的上級官員貪腐,使得大同守軍的下級士兵在嘉靖十二年(1533)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小的兵變,不少士兵在遭到彈壓之後投奔了蒙古,最終被俺答汗收為己用。這些投降過去的民眾和士兵,他們大多數人都有農耕生活的經驗,成為俺答汗在豐州川築城開墾的重要財富。

雄主俺答汗(三):想盡辦法從放牧轉向農耕和定居 大力發展經濟

呼和浩特郊區農田

除了這些人以外,當時山西地區正好白蓮教盛行。白蓮教的淵源可以上溯到南宋時期,最初是佛教淨土宗的分支,但不為正統佛教所接納,算是民間出現的異端。白蓮教此時在山西盛行,很快受到政府壓制,於是不少教徒也投奔蒙古。根據明朝人的報告,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有一個叫作丘富的白蓮教徒,跑到了俺答汗身邊。

此人對建築頗有研究,教會了俺答汗築城和修建宮室的技術,組織人力在豐州川修建了城牆以及不少宮殿,吸引中原降人到那裡居住,形成的據點被稱作板升。

雄主俺答汗(三):想盡辦法從放牧轉向農耕和定居 大力發展經濟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

此後俺答汗從吸納中原降人中嚐到了甜頭,大量以利引誘中原人前來,當時在他身邊知名者,有丘富、張彥文、王廷輔、馬西川等多人。這些人利用這一機會,在蒙古大展身手,不僅使俺答汗瞭解中原的虛實情報,還大幅提升了蒙古的經濟、技術水平。

(系列之四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