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渣逆襲成學霸,他說全因爲自己會這招

讀此文前先放一個小測試,大家不妨試一下,答案會在文末給出。

從學渣逆襲成學霸,他說全因為自己會這招

寫文已一年有餘,但都停留在興趣愛好的層面,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終究缺乏專業的培訓。報名參加了土豆姐的書評寫作課,希望可以系統地學習相關的知識,也希望可以藉此機會督促自己閱讀、寫作,從而分享更多幹貨文章給大家。

今天給大家分享書叫做《學習之道》,豆瓣評分8.0。

作者是芭芭拉•奧克利,來自美國,有意思的是,作者本人其實一開始學習也是非常糟糕,小學到高中數理成績一路墊底,但最終憑藉書中介紹的學習方法成為工程學教授,在MOOC上開創的學習課“learning how to learn”,創下了數十萬人報名的記錄。

他說自己可以取得如此成績,關鍵就是自己會放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買這本書更多是被標題吸引。都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這件事,除了應付考試外,是不是可以換一種角度去看待這項重要的人生技能。

-2-

書的目錄一共十八章,內容比較細化。

前三章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後面十五章都是針對不同的疑惑針對性解答,例如:如何根除拖延症?如何提高記憶力?如何改變思維?以及如何自學等等,乾貨內容非常多。

因為最近壓力比較大,一開始便被書中第二章的標題吸引:放鬆點。

不妨今天我們就從第二章讀起,其他章節以後會一一為大家拆解。

第二章作者分為六小節,核心觀點作者總結為:“如果你接下來需要在思維模式間來來回回的轉換,也沒必要大驚小怪。思維轉換也就是指在透徹瞭解其中原委之前,先大致瞄一眼接下來要學的東西。”

就我個人理解,可以概括為:

  1. 閱讀一本書,學習一門新知識學會提前預覽。

  2. 學會在兩種思維模式間相互轉換。

從學渣逆襲成學霸,他說全因為自己會這招

  • 1.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

專注思維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反之,發散思維就是更加放鬆的休息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兩種思維模式沒有優劣。它們對於數學知識的學習都起著關鍵作用,這就為後面的第三小節做了鋪墊。如果當時沒有提前瀏覽本章小節便會納悶為什麼這麼要舉例數學的學習,閱讀之前提前瀏覽的好處開始逐漸顯現。

  • 2.專注模式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專注模式是把精神集中已經在腦中形成緊密關聯的事物上,啟用專注模式,便會用自己熟悉的概念去了解未知的事物。”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舉個例子:大多數朋友都更擅長加法乘法,看到一堆數字的時候我們都會盡可能地將其轉為了這兩種方式的計算。

  • 3.為什麼數學和科學知識更難對付?

上一小節作者簡單介紹了專注模式,但並沒有說其優劣性。這節作者就指出專注模式很容易陷入定式效應。這種效應下,我們腦中已有的想法會阻礙我們產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我們很難突破固有認知,容易原地打轉。

  • 4.發散模式

與專注模式相反,發散模式會更容易產生新的靈感,富有創造力。例如寫文,有時候越是冥思苦想,盯著一個角度想素材就很容易陷進去,這時候不妨起來休息一下,換換腦子,等再下筆的時候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了。

  • 5.為什麼要有兩種模式?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專注和創造力共同發揮作用,專注模式幫助我們在某一知識點深挖,掌握其精髓,而發散模式則會幫助我們從宏觀層面瞭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6.拖延的前奏

作者這裡沒有詳細講,只強調任何模式都需要時間去培養,拖延是兩種思維模式的公敵,需要去克服,而如何克服會在後面的章節詳述,這個我們在瀏覽本書目錄時已經有了大概,在接下來分享中我們也就拖延這一問題再做詳細拆解。

-4-

明白了兩種思維模式的存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運用?

你還記得我們經常分享的待辦清單嗎?其實這就是在利用發散模式去規劃未來,而當我們執行任務的時候,就是專注模式在完成任務。

除此之外,累的時候洗一個熱水澡,出去跑跑步,都是將專注模式切換到發散模式,看似在休息,其實是另外一種“專注”,兩種思維模式交換使用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所以,累的話,學會放鬆,不妨去衝個熱水澡,是時候,啟用你的發散思維了。

開頭給的小測試你想出方法了嗎?現在公佈答案:

從學渣逆襲成學霸,他說全因為自己會這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