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弘股份打完“最后的战役”,或成A股首只跌破1元退市股

10月18日下午,中弘股份(000979.SZ)打完“最后的战役”,收盘报0.74元,跌9.76%。

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或成A股首只跌破1元退市股。根据规定,如果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交易所有权令股票退市。

中弘股份打完“最后的战役”,或成A股首只跌破1元退市股

↑10月17日,中弘股份尾盘快速跳水,收盘跌停报0.82元

或成因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的股票“第一人”

根据证监会2015年5月11日披露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执行不满足交易标准要求的强制退市指标。“不满足交易标准”的指标共有三类,分别是关于股本总客、股权分布的退市指标、关于股票成交量的退市指标及关于股票市值的退市指标。

具体而言,“关于股票市值的退市指标”规定,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的,证券交易所应当终止其上市交易。

而截至今日,中弘股份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股。

针对可能的退市风险,今日早间,中弘股份还对媒体表示“我们现在一直在和国厚资产沟通,大家都希望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我们也一直在和交易所沟通。”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A股市场历史上退市股票数量113只,被终止上市的原因多为上市公司被吸收合并、暂停上市后披露的首个年报业绩亏损等。而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从“1元退市标准”发布以来,基本还未有公司因为此规定退市的。若无意外,中弘股份将成为因此政策退市的“第一股”。

中弘股份打完“最后的战役”,或成A股首只跌破1元退市股

在此前,*ST海润(600401.SH)和B股公司闽灿坤B(200512.SZ)曾用紧急停牌和缩股等方案规避过“1元退市标准”。

*ST海润此前连续3天收盘价格低于1元,公司随即宣布紧急停牌处理,从而成功规避了“连续20个交易日”的统计周期;另外,闽灿坤B曾在连续18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后,该公司宣布停牌重组,最终其按6:1的比例缩股方案先后获得临时股东大会和地方政府通过,摆脱了退市风险。

中弘股份随后是否会有“救援”行为?成都商报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中弘股份打完“最后的战役”,或成A股首只跌破1元退市股

曾努力打“最后的战役”

在保壳最后的阶段,中弘股份也曾做出积极的努力。

8月28日晚间,中弘股份发布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性公告,称其公司股票已连续10个交易日(2018年8月15日-28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公司股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彼时,中弘股份还深陷与加多宝的“罗生门”事件之中:本以为加多宝对中弘股份的债务重组相关事宜能解决公司流动性困难以及经营困难问题,然而就在8月28日当天,加多宝却矢口否认,在官网发表声明,表示公司从未签署过上述债务重组协议,对协议内容毫不知情。

中弘股份打完“最后的战役”,或成A股首只跌破1元退市股

9月5日,中弘股份收盘价回到了1元/股;不过,9月6日,公司收盘价重新下跌到1元/股以下。

10月9日,中弘股份再次公告称,与宿州国厚、中泰创展共同签署《经营托管协议》,宿州国厚将对中弘股份进行托管经营,中泰创展同意在宿州国厚实施托管经营过程中,酌情给予中弘股份流动性支持,促进其债务重组,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受此影响,中弘股份10月10日盘中股价一度超过1元/股,但收盘价止步于0.98元/股,此后再没站上1元/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16日晚间,在股价连续18日低于1元的紧急时刻,中弘股份还曾发布换帅公告。

公告称,因个人原因,王继红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张继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与此同时,宣布任命原北大科技园项目经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永宏为公司新总经理。

中弘股份打完“最后的战役”,或成A股首只跌破1元退市股

诉讼不断、业绩亏损、债务危机

实际上,中弘股份的退市风险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中弘股份近年来诉讼不断、业绩亏损,还有债务危机等麻烦缠身。

9月27日,中弘股份发布了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9月25日,中弘股份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新增逾期债务本息合计5727.07万元,全部为各类借款。加上此前的51.78亿元,债务高达52.35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中弘股份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3.26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2931万元。融资发生的资金成本费用化,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0亿元。此外,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中弘股份业绩亏损仍在加剧,预计今年前9个月净利润亏损将达到21亿元。

今年8月,中弘股份还曾被安徽证监局立案调查,主要因2017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涉嫌虚假记载。

图自东方IC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俞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