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01


李敏从中医门诊出来,心里不是滋味了。纺织厂干了十几年,钱没存下多少,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多年的对班工作,一半的时间在熬夜,导致视力下降、腰酸背痛的经常要去推拿、艾灸、拔罐。


当年一起进厂的姐妹们,大部分回了老家。看她们的朋友圈,打打零工,跳跳广场舞,守家在地的日子过得也挺滋润。

其实,大家都在等待退休,那时就可以彻底松口气了。

李敏夫妻俩在盛泽打工,孩子在厦门读大学,双方父母都在老家,这兵分三路的生活,她既默认又叹息。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老公倒是很适应这里的生活,每天工厂和家两点一线,也没啥其他累人的农活,吃饭、睡觉、上班,日子挺安稳。

问题是,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头呢?

在这里扎根,恐怕很难。老家的房子卖不出去,这里的房子买不起,她不想俩人辛苦干了一辈子,却为了一套房而劳苦不堪。

叶落归根,干不动了,最终还是要回老家养老,那时还能适应老家的一切了吗?

想得有点烦躁,索性不想了,但是她知道,这个问题会一直在心里盘旋。

02


大鹏失眠了。仔细盘算了一下,他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竟然是个打杂的:行政、采购、宿管、司机,整天忙忙叨叨的,却没啥技术含量。也就是说,随便找个人都可以接替他的工作。


以前听说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他觉得离自己很远,最近眼看着几家公司在缩减规模甚至开始裁员,他有点慌了。

工厂不大不小,前些年生意还不错,大家都很忙,年终奖也很可观。每年春节回老家,跟同学聚会,大家都羡慕大鹏混得不错,都想让大鹏帮忙拉一把,帮忙找一份类似的工作,大鹏很是享受那种感觉。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今年,工厂的效益明显下降,限电限排的经常放假,业务部门也再没有那种死命跟催工厂的架势了。

万一,老板不干了,自己就面临失业的困难。

他后悔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要是选择了销售或技术,总不至于现在的职业困惑。

曾经以为自己也算是个白领阶层了,比父辈要有出息。现在看起来,跟当初的父辈比起来,自己还不是一样属于社会底层,甚至还不如父辈呢。不管咋说,父辈那一代人,只要你肯干,就有班上,有房分,大家的生活基本差不多。现在,房子虽然按揭了一套,每月的还款压力却让一家人过得节衣缩食,而且要持续好多年。

自己无过人之处,饭碗易碎,根本就不像表面上那么风光。

大鹏很焦虑,却无能为力,他祈祷那个黑色的时刻,晚些到来。


03


老马参加完私董会后,百感交集。那些进军高科技的学友们,摩拳擦掌,信心十足,而自己的公司却日子艰难。一线普工稀缺一直难招,哪怕是计件薪资一提再提,也是鲜有报名的。老员工随着年龄增大还逐年减少。


财务经理刚刚汇报说社保问题明年可能严峻了:社保将由税务部门征管,而且还要全额缴纳,最低档是玩不转了。那意味着自己公司每年这一块的支出要增加400多万元,利润是彻底没了。万一追查往年不足部分的补缴,那可能就吃不消了。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回想这创业十几年,真是一言难尽。

生意好做的时候,机器数量不够,产量限制了规模效益,好容易贷款增加了机台,人员却一直没招够过。机器折旧没到三分之一,各种环保政策严格起来,又咬牙投入了污水处理设备。

反正每年赚点钱都投入到设备里去了,根本就看不到余钱,更别提每年都会有几笔呆死账。日夜操劳皱纹增加,发际线后移,身子骨也大不如从前了。

60、70后员工逐渐减少,80后、90后又不大愿意进车间做纺织,人工成本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了利润增长速度,经常是老板给员工打工,说出来谁信呢?

都说转型升级,哪那么容易。前期的研发投入时间、资金、人才压力简直就是几座大山一般,想想就让人窒息,很多次想干脆关厂不干了,奈何现在开厂容易,关厂更难!

04


小周在一家发展势头良好的纺织企业做体系,十年过去了,日子过得算是安稳,而在银行系统工作的爱人,最近却是愁眉不展。她的愁,来自于一条消息:今年上半年,四大行总共减少员工3.2万人,在被裁的员工中,主要来自基层网点员工。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让银行衰败的原因是因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迅猛发展,很少有人取现金了,也很少有人去ATM机转账了。

一日千里的科技,正使一切坚固的,变成脆弱的;使一切岿然不动的,变成变动不居的。

这太让人感到残酷,而她也隐隐地觉得,未来将会更残酷: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本来衣食无忧的两口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这愈发逼近的恐慌无疑给他们平静的生活投进了一块巨石。

小周根据老婆的职业危机,也拿捏了下自己的职业安全指数,人工智能能替代的岗位太多了,自己的专业经验怕是很快也就没了市场。

将来怎么办呢?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马云在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演讲时非常肯定地断言:未来的三十年会把很多今天看来很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不可能,会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而解决失业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对艺术类的工作有无深刻的体验。因为艺术是有用的,它能帮你在未来三十年找到工作,在机器时代赢得竞争。

难道30几岁的人了,现在掉头去研究艺术?小周夫妇对此茫然不已。

05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纺织品息息相关,曾经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的纺织工业,现在被重新提出要求:老板不仅要考虑加快创新速度,包括技术、产品、模式创新,还要考虑智能深度融入。这对很多中小微企业老板来说,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未来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未来只有一种稳定,是你到哪里都有饭吃。

这话耐人寻味,又颇像一碗鸡汤。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既有无限空间又显得异常残酷。

老板想有更大担当的力不从心;打工者本想踏实努力却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生存压力,上有老下有下的不知所措。

曾经的梦想和踌躇满志,曾经的信念和豪情万丈,都开始浅淡恍惚。

生活也似乎不那么美好如初。

「第10期」盛泽纺织人:想问路在何方


很多人想干脆逃离纺织业,回归新农民角色,可是牵扯到社保、子女就学、退休归属地等系列难题,太多人看不懂未来,却实实在在地与焦虑日夜纠缠。

没有退路的打工者,在老板重度思考内容里,开始奔跑着学习,期望能掌握其中一项或一个点的高超技能,或许,这是目前纺织从业者擦干眼泪后唯一能找到的继续努力的目标。

盛泽的纺织人,咱不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