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現在我國的旅遊業發展得這麼好,隨時隨地都可以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品嚐異域風情的美食,這讓很多人的味覺嚐了不少鮮,更讓大家的眼界都開闊了不少!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陝西的美食。去西安大家最想嘗的是什麼?是臊子面?肉夾饃?還是胡辣湯?有沒有人一到西安就想嘗一嘗涼皮的?在夏天光是見到“涼”字都已經滿心歡喜了,是吧?哈哈

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涼皮是陝西非常傳統的小吃了。早在秦始皇當政的時候,有一年陝西秦鎮一帶稻穀沒有得到好天氣的孕育,全都枯萎失收了,但是秦始皇的賦稅還是得交啊,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的百姓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時候一位叫“李十二”的急中生智,將大米磨碾成了麵粉蒸出了麵皮,帶著這些麵皮和為數不多的大米他就去見秦始皇了。秦始皇見到這麼少的大米當然是勃然大怒了,這時候李十二將做出來的麵皮獻給秦始皇,“雖然種出來的稻穀產量少,但是用這種大米做出來的麵皮實在是佳品啊,今天特意獻上給萬歲吃!”

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沒想到秦始皇吃過之後覺得味道真的挺不錯,加上這道美食也很新奇,因此就赦免了秦鎮一帶的百姓無罪。

很多年之後李十二也過世了,秦鎮一帶的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人民英雄就會在他每年去世的那一天都蒸上一些麵皮祭奉他,這發展到後來也就變成了有名的傳統小吃。

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但是陝西除了秦鎮的涼皮出名之外,還有一個地方的涼皮也很有名,那就是漢中。漢中的涼皮可是在全國都享譽盛名的!不過漢中的涼皮不用像秦鎮的涼皮那樣先做成麵粉,而是先將大米浸泡差不多8個小時然後直接加水磨成米漿,接著放在蒸籠上蒸成薄薄的米皮。

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真蒸好之後的米皮就切成細條狀,加入特色的佐料,攪拌均勻就可以直接食用了。有趣的是通常都是等到米皮涼了之後才吃的哦!現在有親友在漢中的朋友都知道,你到漢中人家做客就一定會以涼皮招待你的哦。

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關於漢中涼皮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張姓的漢中人就到了河南當一個小小的縣官,朝廷就派了欽差大臣到河南考察考察這位縣官。就像電視劇裡看到的,欽差大臣考察都是一些優差,一路上就只管吃吃喝喝,早就滿肚子肥油了。但是這位縣官就比較清廉,到了張縣官這裡,他只有家鄉不值錢的涼皮可以招待兩位欽差大臣。吃了這麼多肥油、已經沒什麼食慾的欽差大臣一嘗涼皮之後立馬覺得非常有胃口了,歡喜得不得了。

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中國人這麼愛吃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嘗這麼合口味的涼皮,欽差大臣當然是想知道怎麼做出來的,張縣官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欽差大人也心滿意足地回去朝廷覆命了。過了沒多久這位張縣官竟然升了當知府,大家就紛紛猜測,一定是這道涼皮討得了欽差大臣的歡心,因此才舉薦他當了知府的,後來大家也就稱張知府為“麵皮知府”了。

不過北京人直到如今也不會蒸麵皮,估計是這位欽差大臣回北京之後早就將麵皮的製作方法忘光光了吧。

去陝西怎麼能不嘗這種美食?清朝的欽差吃了之後立馬變得歡喜!

夏天到了,或許你也可以學學陝西人,涼皮、肉夾饃外加一瓶冰涼的飲料作為一個涼皮套餐,過一個涼爽由又滋味的夏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