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了对付贪官,想了一招狠棋,后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由于康熙皇帝年老体弱,在全国开始推行仁政,加上诸位皇子的夺嫡之争,导致清朝官场出现重重危机,最严重的当属贪腐现象。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吏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贪污成风,几乎毁了康熙一朝创立的盛世。皇帝继位之后,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面对贪污成风的官场,整顿已经刻不容缓,不然就会动摇大清的立国之本。其实雍正本人也是非常痛恨贪官污吏的,还将贪官比作为狗,认为这些贪官像狗一样机灵,见缝就钻,很难捉拿。

雍正为了对付贪官,想了一招狠棋,后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雍正皇帝,他在做皇子的时候,就对贪官污吏进行过透彻的研究,深知他们常用的贪污手段,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点:靠上司包庇、借钱粮充账、花小费报销。针对这些贪污手段,雍正皇帝也想出了一招令人叫绝的办法。首先,哪里发生贪污大案,雍正第一时间都会派遣钦差大人前往清查。雍正知道官场的潜规则,如果让当地官员去核查,那永远查不出真相,因为没有一个贪官不巴结上司,不给上司行贿送礼。

雍正为了对付贪官,想了一招狠棋,后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即便贪官的上司是清官,那他治理的地方发生了严重的贪污案,只能有两种情况,第一、这位上司是个昏官,对百姓民生毫不关心。第二、这位上司是个庸官,没有能力处理棘手的案件。不论是哪种情况,派出钦差大臣都是最佳选择。钦差大臣是皇帝的亲信,任何事情都只对皇帝上报,与地方上的官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能够毫无顾忌。在清查具体的贪污案件时,雍正还想了一招令人叫绝的办法,那就是让钦差到京城吏部,招领一批候补官员同行。

雍正为了对付贪官,想了一招狠棋,后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到达地方之后,只要查出一个贪官,那么就地免职,然后从同行的候补官员中选出一人上任。这是一招狠棋,试想这样那些候补官员查起案子来,能不尽心竭力吗!这样,这个贪官就再也无处可逃,只有低头认罪,接受处罚。贪官的下场,在各朝各代也有很大区别,轻则罢官,重责抄家杀头。可在雍正朝,贪官们的下场绝不仅仅是“死”这么简单。雍正的处理官员的宗旨就是:“死了也不能放过他们。”雍正四年,广东道员李滨、福建道员陶范,均因贪污、受贿、亏空案被追查而畏罪自杀。

雍正为了对付贪官,想了一招狠棋,后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贪官已经畏罪自杀,很多人以为案件就此结束,可雍正皇帝却不同意。他下旨将犯人的家人、亲属全部抓起来审问,让他们归还贪污的财物。用雍正皇帝话说:“这些人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借死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这是万万不行的。”通过雍正的一些列反腐举措,仅仅过去五年,清朝的国库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更重要的是,社会风气改变了,帝国的吏治也为之一清,后世评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可见雍正王朝官风的清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