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文章標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歐陽修是舉世公認的北宋文學大家,在詩、詞、文、賦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領袖北宋文壇達三十年。他的《醉翁亭記》對當時宋朝和後世都有深遠影響。而《醉翁亭記》的寫成並非我們閱讀這篇文章裡面所寫的那樣輕鬆愉悅。歐陽修是怎樣寫出這樣千古名篇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歐陽修因為當年一樁不乾不淨的案件被人陷害無辜牽連,最終被宰相賈昌朝等人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伎倆,羅織出歐陽修侵佔財產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而宋仁宗迫於宰相等人的壓力,做出了罷黜歐陽修原有官職,將其貶為滁州知州的最終判決。歐陽修懷著落寞的心情來到安徽滁州。卻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在歐陽修《題滁州醉翁亭》的詩中: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山花徒能笑,不解與我言。惟有巖風來,吹我還醒然。我們發現被貶滁州的歐陽修並未消沉,他雖號稱醉翁但是一個清醒的醉翁。他雷厲風行,推行寬與簡的為政之道,使得滁州百姓安居樂業,身處逆境與民同樂。而他在琅琊山上修建醒心亭和醉翁亭隔而相望告誡自己同時也在喚醒自己的理想。又從曾鞏寫給恩師歐陽修的《醒心亭記》中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一個清醒醉翁的豐富的精神世界。進而體會到歐陽修在寫《醉翁亭記》是的心路歷程。歐陽修的一個“醉”字映照著他娛情山水和以酒釋懷、以醉消愁的失落和痛苦。一個“翁”字是自嘲的背後隱匿著他功業未建、歲月磋砣的吁嗟和感喟。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醉翁亭記》渾然天成,但這其中更體現了歐陽修在寫文章上態度的是一絲不苟的。歐陽修寫文章有個習慣,他喜歡把文章寫好之後都貼在牆上,然後琢磨推敲凝練語句,一篇一篇認真地看進行修改。歐陽修修改文章苛刻的程度讓人咂舌,對文章的要求程度高到有些文章在他修改後可能就不存在。所以歐陽修在寫成《醉翁亭記》後也是經過了一番修改,才有了今天的千古名篇。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有一個流傳很廣但是已經被完全戲劇化了的故事可以說明《醉翁亭記》是經過了怎樣修改而成的。在《醉翁亭記》寫成之後,歐陽修在滁州城裡到處貼著張榜,鼓勵城中百姓來修改自己文章。結果就來了一位砍柴的老頭,說自己想改歐陽修的文章,並要求歐陽修把這文章給我念一遍。歐陽修便應允,唸到:滁州四面皆山也,其東有烏龍山,其西有大豐山,其南有花山,其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峰林壑...還沒念完,老頭便說這文章一開頭就有問題,我是砍柴的,我登到山上四面一看全都是山。老頭還沒說完,歐陽修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一句就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環滁皆山也”五個字全部概括了。簡直太妙了!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其實這個是流傳的一個故事,真實的故事是朱熹後來記載的。歐陽修寫好《醉翁亭記》後有人當時就買到了草稿,而在草稿中前面第一句並不是“環滁皆山也”,而是說了一大堆的山,有幾十個字,然後在這草稿上,歐陽修把這些東西劃了一個很大的圈都勾去了。旁邊只寫了五個字“環滁皆山也”。我們現在背《醉翁亭記》的時候我們就覺得這個開頭開得很好,非常地簡單。但是《醉翁亭記》的背後是歐陽修無故被貶,經歷了複雜的心路歷程,以及寫成後經歷千錘百煉,才有的千古名篇。其意義影響深遠,值得我們深思學習!

歡迎閱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我們下期再見!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譁,自有聲。—— 詩音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