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往事(原創)

渡口往事(原創)

在河北省臨漳縣南部有一條漳河由西向東流過,油房村座落於漳河南岸。村裡的漳河渡口,在很早就很出名。第一個是一九三五年大土匪郭青就在油房村成立過漢奸偽司令部。第二個是在一九四七年六月下旬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候從這裡經過。

漳河發源于山西長治地區,上游有清漳和濁漳兩股大的支流,到河北涉縣的合漳村匯聚一流,下稱為漳河。途經涉縣,磁縣,臨漳,魏縣,館陶。全長一百七十九公里。與衛河相聚後,一同匯入勃海。

自古漳河下游一片汪洋,給沿岸人民造成了數不清的災難。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西門豹任鄴令時期,就開始治理漳河。歷朝歷代雖然也有所治理,可因為社會制度和經濟實力等原因,都是治標不治本。漳河還是隨季節變化任性氾濫。雨季災難頻發,造成房倒屋塌,災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漳河故道四季常年有水,也給兩岸交通帶來極大不便。

油房村很早就有船渡,以解決兩岸交通往來。由於船把式經驗豐富,技術過硬,一直就有很好的口碑。

渡口往事(原創)

一九三五年,河北悍匪郭青受到日本扶持,利用油房村得天獨厚的渡口優勢,在油房村成立了漢奸司令部。據守要地,南可到安陽清豐回隆,北可到臨漳成安魏縣。經常下去收刮民脂民膏,向大戶強徵所謂的保護費。搶財劫糧。加上他強行下派的物資要源源不斷的送來,油房渡口是必經之路。所以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一九四五年以後,漳河以北地區已經解放,漳南地區還是郭清的所謂地盤。他貪得無厭,經常到解放區騷擾破壞。這時的郭青和安陽土匪王自全勾結起來,進可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到處殺害我黨地下工作者和人民群眾,一有風吹草動就退縮安陽城裡。

一九四六年五月,我冀南軍區和各人民武裝與郭青匪部展開拉鋸戰,油房河口就成了南北交通要道。因為渡口就在村的北面,沿岸有很多商鋪,車馬店,賣饅頭的,賣麻糖的,賣胡辣湯的,等等,熙熙攘攘。簡直就像趕集一樣,成了實際意義上的集市。方圓幾十裡都知道油房河口的繁華景像。

說到油房村的船把式,那在當地是伸大拇指的。比較有經驗的有薛慶林,李瑞廷,孟光忠,秦玉花等。從小就在河邊長大,會游泳是一項必須的技藝。船把式就更是嬌嬌者了。他們把船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每年都要虔誠的供奉河神,以求的安寧。實際上在洪水暴發時,要訓服滔滔巨浪,是需要勇氣和相當高的技藝才能勝任。

渡口往事(原創)

到了漲水的時候,一片汪洋,站在岸邊看看洶湧翻滾的河水就不免毛骨悚然。大水浪高流急,如奔騰野馬,濤聲震天。人們要到對岸去,就成了非常大的難題。流傳有“過河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可對於船工們來說,那就是平常之事。他們靠著過人的膽量和過硬的技術,劈波斬浪,迎來送往為兩岸往來做出了很大貢獻。

渡口往事(原創)

據老輩人講,當時油房村已經有了黨的組織,農會主任是薛振清。船工們通過農會領導,接到過上級指示,擺渡過很多“重要”人物。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想盡一切辦法,把“重要”人物安全送到對岸。由於都是處於保密狀態,所以也沒有留下詳細的記載。

一九四七年六月下旬,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階段。我劉鄧大軍準備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為淮海戰役做好準備。油房渡口也在農會領導下,做好大軍渡河準備工作。根據上級指示精神,把漳河上下游四十餘里的所有船隻統一集中到油房渡口,並排搭設浮橋。支援大軍過漳河。群眾把自己家裡的木板,門板,甚至老人準備後事的棺材板都貢獻出來,用於搭設橋面所用。廣大人民群眾出物的出物,出力的出力。支援前線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使我軍在六月二十一日後陸續順利渡過漳河。向南挺進。

過往的隊伍中有其中兩隊人馬印象挺深,一個是“黑馬”團,因為所有馬匹統一都是黑馬。還有一隊是“白馬“團,所有馬匹統一都是白馬。很是威武雄壯。部隊所經之處,群眾夾道歡迎,岸上的群眾送吃送喝,送水果花生。整個場面顯示出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深情。油房村民能為大軍南下做出自己的貢獻,也是感到非常光榮和驕傲,至今還被傳為佳話。

渡口往事(原創)

解放後,黨和政府為了根治漳河水患,讓其變害為利,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一九五九年動員三十萬築壩大軍,打響了嶽城水庫之戰。終於在一九七零年,建成嶽城水庫大壩,澇能儲水,旱能澆田。加固了漳河大堤。使桀驁不馴的害河乖乖聽從人民調遣。

渡口往事(原創)

現在,由於漳河上下游地區處於缺水地段,漳河也處於枯水期。嶽城水庫裡的有限水資源國家有計劃的使用。漳河幾乎常年斷了流水。過去的草肥水美,野花滿灘的景像不見了。渡口也相應失去了存在的功能。油房渡口的那艘老船,經過歲月的剝噬也蕩然無存。留下的只有人們對老渡口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