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這麼泡著喝,血糖都會下降

自古以來,人們都習慣用熱水泡茶,認為這樣才能把茶葉的香味和有益成分泡出來,功夫茶更是講究趁熱喝。

然而,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喜歡喝熱茶的人患食管癌的幾率,比喝冷茶的人高出8倍。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將非常熱(超過65℃)的飲品列為2A級致癌物(很可能致癌)。

那麼,你有沒有試過冷水泡茶呢?實際上,冷泡茶已成為當下的一大熱門飲品。

冷泡茶比市售茶飲料更健康

茶葉這麼泡著喝,血糖都會下降

所謂冷泡茶,就是用涼開水或礦泉水(或純淨)甚至冰水沖泡茶葉。

只要有耐心,茶的清香和營養就會慢慢釋放出來·····而且避免了由於在高溫條件下的水熱氧化作用引起的茶葉色變、營養成分破壞等弊端。

作為一種新興茶樣,冷泡茶不僅具有傳統茶飲的固有優勢,還兼備方便飲料的便利性。上班族、開車族、戶外族,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有一瓶礦泉水,隨時隨地都能喝上冷泡茶。

而較之市面上出售的冰紅茶、綠茶等茶飲料,冷泡茶更是不含糖和添加劑,口味清新自然,是更好的健康飲品。

易醉酒、失眠、糖友更適合冷泡茶

茶葉這麼泡著喝,血糖都會下降

實驗發現,和一般熱水沖泡相比,冷水低溫時間浸泡,茶葉中的兒茶素尤其是遊離型兒茶素、茶多酚等營養成分可有效溶出,而咖啡因、磷的析出量反而降低。

茶葉中的咖啡因,在高溫時容易溶出。過量攝入咖啡因會使心跳加速、鈣質流失,有些人還會出現週期性頭疼、失眠等現象。冷泡茶所釋出的咖啡因較低,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減輕胃壁負擔。

研究發現,茶葉中含有一種多糖類物質,它既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又能去除血液中過多的糖分。不過,如果熱水泡茶就會嚴重破壞這類多糖物質,而冷泡茶則避免了這些問題。從這一點來看,喝冷泡茶有助於控制血糖。

沖泡六原則

茶葉這麼泡著喝,血糖都會下降

1、選新茶,不選老茶。新茶是指當年的春茶,當年當季的茶更能喝出茶葉的香醇滋味。老茶則味陳舊,一遇冷水就失味,冷泡茶就不好喝了。

2、選低發酵茶,綠茶是首選。不是每種茶葉都適合拿來泡冷泡茶,一般來說,發酵時間愈長,茶中的含磷量就愈高,所以冷泡茶儘量選擇低發酵茶。就冷泡茶來說,綠茶是首選,白茶次之,烏龍茶更次之,至於發酵程度較高的普洱茶,冷水幾乎是無解的。

3、選好茶,不選劣茶。龍井茶、鐵觀音、碧螺春等各種名茶,可做冷泡茶。

4、採取邊喝邊滲邊浸泡法更好。沖泡好後可以先喝三分之一,加水浸泡在喝,在加水再浸泡。這樣茶葉更耐泡,泡出的有效成分更多,滋味亦清淡甘甜。

5、冷泡茶並不是使用高溫的熱水泡茶之後冷卻的,因為茶葉泡熟之後,放置時間過長過長會影響身體健康。

6、未喝完的茶放入冰箱冷藏,不超過24小時。

7、虛寒體質的人最好不要喝冷泡法。

冷泡茶的兩種泡法

茶葉這麼泡著喝,血糖都會下降

冷泡茶做作為新飲法,解渴又消暑。茶語嬌兒今天就說兩種,方便茶友們使用:便攜式冷泡法、冷融法,我相信總有一種您會喜歡的。

便攜式解渴神器:常溫水沖泡+冷藏

這種泡法,很適合戶外運動的小夥伴。下午約了同事打球,上午把茶泡好放進冰箱,下午運動的時候,就能感受清甜的茶湯了。

對於家庭來說也同樣適用,只要換成家用大號玻璃壺,按照相應的茶水比例,一樣能夠在家裡享受清爽冷泡法茶。

所需材料:綠茶8克,500毫升常溫礦泉水一瓶或運動水杯。

步驟:

1、將茶葉倒入水瓶內(條件允許可以將茶葉投放進茶包袋,再放入水瓶內),茶葉量根據喜好量添加8克。

2、輕微搖晃瓶身,之後放進冰箱冷藏4~5小時即可。

冷融法:

冷融法耗時較長,對於戶外攜帶怕是不太方便,但這種美觀有趣的方式,完全可以作為家庭會友的首選。

所需材料:綠茶5克(茉莉花茶同量)、杯子一個、適量冰塊。

步驟:

1、將冰塊放入杯中。

2、茶葉放置在冰塊之間,等到冰塊融化後,即可品飲。

茶葉這麼泡著喝,血糖都會下降

茶語嬌兒與茶結緣,與茶會友,感恩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