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哈佛医学院心脏病专家Piero Anversa能连续17年学术造假,却不被发现?

生命科学视界


题目里已经基本把这件学术造假的事情描述清楚了,就不再多说了。

很多人可能不大了解这次学术造假有多严重……医学界和相关行业可能要炸开锅了。

首先是为这个领域投入的资金全部白花,患者的期待全部落空。

然后,Piero Anversa关于心机干细胞的31篇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全!部!撤!稿!这估计也是学术界首次吧。

而且呢,这些论文17年来被多少研究人员引用啊,大家都以为是真实的前人研究成果,都在这个基础上做研究,现在突然被告知全是假的???!

估计多少科研工作者脏话都要脱口而出了,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亚于有一天突然宣布牛顿三定律是假的!1+1不等于2!

为什么造假了17年还不被发现,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Piero Anversa太厉害了,太牛x了。

Piero Anversa的履历表相当的漂亮,几乎就是无数成果、无数奖项堆砌起来的,关于心机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又都发在顶级刊物上,还来中国访问过。

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初入某个研究领域、某个行业的小白来说,业界大佬说的话就是权威啊,特别又是一个过往成绩这么扎实的教授,怎么可能出错呢?

做出来的结果不对,那一定是自己错了呗。

再加上Piero Anversa本身也是一个不容许别人质疑的人,质疑他的人好像都被解雇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本身生物实验嘛,不确定性很多,有时候得出的结果也很难尽如人意。

大家用 Anversa的方法实验,得不到相同的结果,可能觉得会不会是哪一步出错了呀,会不会是某个实验环境不对呀,再加上Anversa对自己研究结果坚定不移,一般人都会觉得问题是处在自己身上。

做科研本身就是探索未知,而未知就意味着不确定,所以其实质疑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样才能不断地推动科学进步啊~

其实这次哈佛撤稿这件事做的还是蛮对的,在这样的巨大的学术造假面前,诚实面对才是止损的最好方法。


不吃肠的大肠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哈佛终身教授,心肌再生领域全球最顶尖的学者。竟然做出这种事。

问题来了,为什么17年造假,无人发现?

1.实验难度。

将c-kit细胞注射到老鼠身上。

首先,提取c-kit细胞就很难,这是位于染色体4q12-13,干细胞的一种。

其次,注射到老鼠身上本身不难,而是需要注射到本身心肌受损、且仍然活着的小鼠。

这个操作也是很难的。

最后,需要观测心肌组织是否能有新芽生长出来,这需要对好不容易的试验对象进行开膛检查。

2.权威

其实,有这样的权威,在“心脏恢复青春”以及“治疗心力衰竭”领域上有着很深造诣的学者面前,本身实验这么难,你想去反驳这座大山么?

难上加难,也没人往这方面想。这就导致很多国家的学者跟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

3.危害

可怕!

耽误了患者们17年,都觉得很有研究前景的方向,相当于误导了人类17年。

这,等同于犯罪。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近期,哈佛大学请求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撤销干细胞界的绝对大牛Piero Anversa教授所发表的31篇有关心肌干细胞研究的论文,哈佛大学认为Piero Anversa学术造假,根本就没有心肌干细胞。这则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大地震。因为心肌干细胞不是Piero Anversa一个人在研究,而是从其被Piero Anversa自2001年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都在研究,是一个热门领域,甚至一些制药公司也涉入其中。这次撤稿造假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打了所有发表过具有正面效果的心肌干细胞文章的人的脸,因为根本就没有心肌干细胞嘛。凡是说心肌干细胞对于心肌再生效果好的文章,统统都是涉嫌不端嘛。



Piero Anversa博士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国际心血管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主持各种NIH的R01项目110个,要知道很多美国大牛也就是主持过几项R01项目,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申请不上一次。而Piero Anversa博士则直接搞了100多个,简直就是牛中牛,牛上天。Piero Anversa博士还到访过中国很多知名机构,与很多中国机构洽谈过干细胞合作,属于特特特大牛类型。



Piero Anversa之所以这么牛,正是因为他在2001年发现了心肌干细胞,从而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享誉全球。这17年间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现在却证明他这17年间的主要研究竟然只是造假,让人心虚。特别是 自2001年Piero Anversa教授发现心肌干细胞以来,心肌干细胞的研究快速成为了医学领域研究的大热门。无数篇关于心肌干细胞的论文被发表,当然,国内学者也不忘凑一脚,查看历年自然基金获得情况就知道。





至于Piero Anversa为啥17年造假都没有被发现,因为Piero Anversa在干细胞领域是权威啊。大家做不出来就认为是自己水平不够,或者说很多人跟着一起假呗,反正大佬们口中心肌干细胞效果是极佳滴。于是乎就真假难辨,亦真亦假了17年后终于东窗事发。


PhD肖


在这里,我从一个科研工作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科学的重复性打败学术的权威性

一直认为,科学本身应是在一个能够不断的自我纠正的世界公认的体系下向前完善和发展,然后在科技上逐渐改善人类的生活,在医疗上创新进步让我们更加健康的生活。这个在心脏研究领域的学术泰斗,近20年来几乎所有的研究数据竟是捏造,无疑在学术界造成了一次“大爆炸”。对于这样一个如此领先的研究成果,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进行了试验重复验证(如下图所示),但研究人员并没有看到可以通过干细胞产生新的心肌组织。在后来也出现了不少的质疑声,但最后都因为Piero Anversa本身在这样一个领域的权威性而逐渐消失。直至最近,

科学的重复性才打败所谓的学术的权威性。

学术权威的背后是什么?

首先,诸多资源的浪费不可言记。在这样一个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背后一直由巨大的科研资金在支持,这么多年的人力物力财力无疑是白白浪费。此外,因其一人所革新创造的领域带入了无数的科研工作者,这带来的不仅是科研经费的浪费,还是多数人前途的断送。


其次,严重影响科学本身的发展。虽然科学也是在不多的犯错中成熟成长,但这种主观的伪造严重影响了这一医疗科学领域的进步。一直以来,科学界都是权威在先;一直以来,我们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也只能追随权威。

学术界仍需构筑完善的科学评估体系

  • 2014年国际著名学术杂志《eLIFE》上刊登了一篇关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50篇影响最大的癌症研究重复性的调查。调查发现多数的论文存在关键试验无法被重复的现象。

  • 2012年《Nature》期刊一篇关于肿瘤药物的论文重复性研究,发现高达90%已经发表的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重复。
可以说,每年都会有上千万关于癌症的研究论文刊登发表,然而多数的肿瘤学临床试验成功率却不到5%,我们将癌症转化为临床的研究能力也因此却越来越低。我们不会否认癌症本身的复杂不可控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也不会否认当前对于一些疾病本身的详细机制研究仍然不够彻底,但
通过此次Piero Anversa的事情,我们应该重新去思考以下所谓的权威性到底该如何安放在公众的面前,我们也应该重新去思考科研成果究竟应该用一套什么样的重复性评价体系。

    生命科学视界


    小王子里面写的很有意思,有一颗小行星被人发现了,但是因为公布者是土耳其人,穿着土耳其传统服饰上台公布的,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他,后来他换了身欧洲服饰,再公布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相信了。。。这家伙不就因为是白人所以才没人质疑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