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六百年客家土樓,泥土加入糯米汁和紅糖,炮轟不倒|馮驥才

屹立六百年客家土樓,泥土加入糯米汁和紅糖,炮轟不倒|馮驥才

屹立六百年客家土樓,泥土加入糯米汁和紅糖,炮轟不倒|馮驥才

客 家 土 樓

能稱得上人類民居奇蹟的,一定有中國客家人的土樓。不管世界有多少偉大的建築,只要縱入閩西永定和南靖一帶的山地,面對著客家人的土樓,一準要受到震撼,發出驚歎。

這種巨型的土堡,帶著此地土壤特有的發紅的膚色,一片片散落在綠意深濃的山巒與河川之間。它們各異的形態不可思議。圓形的、方形的、紗帽形、八卦形、半月形、橢圓形、交椅形……最大的一座土樓佔地竟有數千平米。遺存至今竟有三萬五千座!

儘管人們對這種家族式和堡壘式的民居的由來猜測不一,我還是以為中古時代,時受強悍的北方民族侵擾的中原的“衣冠士族”一次次舉家南遷而來時,心裡帶著過度敏感的防範意識,才把自己的巢修築成這個模樣。

屹立六百年客家土樓,泥土加入糯米汁和紅糖,炮轟不倒|馮驥才

高大而堅固的外牆,下邊絕不開窗,整座樓只開一個門洞,而且是聚族而居。是不是最初這些客家人與本地的原住民發生的激烈的摩擦——那種“土客械鬥”所致?我分明感受到這土樓外牆曾經佈滿了警覺的神經。

定居於異鄉異地的客家人很明白,家族是力量之源,是抵禦外敵之本,也是生命個體的依靠與歸宿,所以,他們把家族的團結和凝聚看得至高無上,甚至把祖先崇拜列在神佛的信仰之上。在每一座土樓裡,設在正中的公共建築都是一座敬奉列祖列宗的祠堂。

不管各家土樓怎樣安排內部的格局,也都必須嚴格地遵循長幼尊卑的倫理關係。來自中原的儒家的道德倫理是土樓最可靠的精神秩序。它使這些宗親式的土樓奇蹟般地維持了一二百年,甚至五六百年!

像永定縣高頭鎮高北村的承啟樓和湖坑鎮洪坑村的振成樓,人丁鼎盛時都在六七百人以上。一座樓幾乎就是一個村落,一代代人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皆在其中。各有各的規範與習俗,分別生成各自的文化。進入每一座樓,上上下下走一走,不單內部結構、家居方式、審美特徵乃至楹聯匾額都迥然殊別。它積澱了數百年的氣息和氣味也全然不同,這種感覺每踏進一座土樓都會鮮明地感到。

屹立六百年客家土樓,泥土加入糯米汁和紅糖,炮轟不倒|馮驥才

任何一座土樓的歷史都是一部勝似小說的獨特的家族史。在人類學家看來,土樓的內涵一定大於它令人震驚的形態。它的魅力決不止於它外形的奇特,更是它的和諧、包容與博大精深。

土堡的“乾打壘”的技術來自北方嗎?如今,無論是絲綢之路上的古城遺址還是燕北的古村落,那些殘存的夯土建築都已是斷壁殘垣,只有這裡千千萬萬巨大的土堡,依然完好如初。

客家人緣何如此聰明,懂得從此地土產中採集竹片、糯米汁和紅糖,合成到泥土中,使得這些“乾打壘”的土堡歷久不摧?現存最早的土樓竟然建於唐代大曆四年(公元769年),更別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大量的遺存,至今仍舊鮮活地被使用著。

然而土樓在瓦解!不是坍塌,而是內在人文的散失。

不管古代的客家人怎樣的智慧,完美地解決了土樓的通風、防潮、隔音、避火、抗震、採光和上下水一切問題。但現代科學帶來的方便和舒適無可比擬。於是人們開始一家一家搬出土樓,另擇好地方,築造新居。

當前,客家人的後裔已經開始一次新的遷徙運動——和他們的祖先正好相反——他們在紛紛搬出土堡。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必然愈演愈厲。等到人去樓空的那一天,這數萬座曾經風情萬種的民居奇觀交給誰呢?交給旅遊局嗎?

屹立六百年客家土樓,泥土加入糯米汁和紅糖,炮轟不倒|馮驥才

在已經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振成樓、承啟樓、奎聚樓等處,已然可以看到人煙稀薄的跡象;許多屋門上掛著一把大鎖,有的鎖已經鏽紅。我們不能簡單地指責客家後人輕視自己的文化,人們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和更舒適的生活方式。

而且還要看到,在西方倫理的影響下,宗親的情感也只是更多地殘存在老一輩的心靈裡。土樓失去了它精神上的依據和生存之必需。

同時,土樓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想,它無疑是人類珍貴的遺產。可是一旦“申遺”成功,便會成為全球性旅遊產業的賣點之一。

天天從早到晚一批批異地異國的遊人湧進來,爬上爬下,樓中居民要承受這些陌生人在自家的門口窗口伸頭探腦,時不時對著自己舉起數碼相機咔嚓一亮。如今這幾座確定為文保單位並開放旅遊的名樓中的居民已然日復一日地遭受這種商業騷擾了。對於土樓的住民,旅遊業是巨大的壓力,正在加速把他們逐出土樓。

屹立六百年客家土樓,泥土加入糯米汁和紅糖,炮轟不倒|馮驥才

倘若這些著名的土樓最終都成為空樓,它們只是一隻只巨大而奇特的蟬蛻,趴在閩西的山野間,其中的人文生命與歷史傳承都不復存。那些古樓的記憶將無人能夠解讀。兀自留存的只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建築樣式,再加上導遊小姐口中的幾個添油加醋的小故事而已。

這也是神州各地古民居共同的命運與相同的難題。

保護歷史民居的最高要求是設法把人留在裡邊。這些問題恐怕還沒人去想。那麼誰想?何時開始去想?

本文選自青島出版社2016年版《馮驥才·田野散文卷》,馮驥才著。圖片:周劍生

民藝

徵集令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手藝人,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