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秦漢時期的長城比明長城更靠北?

z11627860


長城的走向並不完全是人為因素決定的,更多的是自然地理環境與社會經濟形態的差異所決定的,因此長城不僅是一條軍事防禦線,而且是一條地理分界線。

長城的走向基本與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以北是我國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這裡的經濟形態主要以遊牧業為主,以南是我國的溼潤半溼潤氣候區,這裡的經濟形態主要是種植業。

(1900年的長城照片)

大體說來,秦漢時期的長城與明朝的長城的位置差不多,但是在河套地區卻有很大變化,明朝在這一地區的長城與秦漢時期的長城相比,向東南退縮了數百公里,秦漢時期的長城循陰山而建,有效利用了黃河、賀蘭山、陰山的天險作用,今天的鄂爾多斯高原在秦漢長城防禦線內,而明代的長城不僅沒有囊括黃河(河套地區的黃河)、陰山、賀蘭山,而且也並未囊括整個鄂爾多斯高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與氣候變化有關。

(陰山、賀蘭山的位置,中間圓圈處是毛烏素沙地。)

近一萬年以來,從整體上來看,地球的氣候是趨向於寒冷乾燥的,我國位於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溼潤的海洋氣流,從東南沿海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當氣候趨向於乾冷之後,季風的作用就減弱了,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就變得越來越乾旱,農牧分界線往南遷移的趨勢在鄂爾多斯高原地區附近表現的最為明顯。

現在在鄂爾多斯高原附近有兩個非常著名的沙漠,分別叫做毛烏素沙漠和庫布其沙漠,這兩個沙漠的總面積約為5萬多平方公里,這一大片區域基本上屬於荒漠、半荒漠地帶,部分地區也有草原的分佈,但是這裡並不適合農耕,明長城在這裡從東到西穿過毛烏素沙漠,而在秦漢時期,毛烏素沙地是相對溼潤的地區,水草豐美,不僅適合遊牧,也適合農耕,中原地區有大量的漢人來到這裡開墾土地,與此同時,匈奴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也會在這裡種植一些農作物,毛烏素沙地附近經常會發現一些漢唐時期的古城,如統萬城、宥州古城等等,然而這些古城如今多半淹沒在沙漠裡了,統萬城曾經有“臨廣澤而帶清流”的說法,十六國時期,統萬城曾經是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的都城,而如今,統萬城附近則是一片風沙之地。

(圖中圓圈處是毛烏素沙地,庫布齊沙漠在其北部,陰山山脈附近。)

毛烏素沙地的沙漠化開始於唐代,五代北宋時期則進一步加快了,而到了明清時期,基本已經變成沙漠了,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氣候的變化,明清時期,氣候變得乾冷,溫暖溼潤的海洋氣流難以深入影響到這裡,當然,人類不合理的開墾土地也導致了沙漠化速度的加快。

正因為明清時期,陰山以南、賀蘭山以東的一些地方已經沙漠化了,所以,明朝的長城才未將這一地區囊括在內。

陰山山脈以北的地區地勢平坦,沒有隱蔽之處,秦漢時期的長城修築在此,北方遊牧民一般不敢南下,而明朝的長城沒有利用陰山山脈,而是建造在陰山山脈以南的地方,這樣北方的蒙古騎兵很容易利用陰山為根據地,對明朝統治的核心區域發起進攻,這也是明朝在中後期疲於應付蒙古騎兵南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騰飛說史


秦長城是由秦始皇時期下令修建,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為了抵禦匈奴入侵,派遣大將蒙恬向北逐奴,匈奴自古以來都是遊牧民族,常年騎在馬背上,通常就是南下搶一個城鎮就跑,戰鬥力其實也是很強悍的,秦始皇第一步就是派遣大將蒙恬就行抵禦,而後又在甘肅臨洮修建長城,一直到遼東!

其實在秦朝,已經不是匈奴最強盛的時期,原本活躍於內蒙古大草原(外蒙古當時也是匈奴的活動區域),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令開始討伐匈奴,一直被驅逐出黃河河套地區!至此衰落!

而秦軍佔領了原本的匈奴地區之後,秦長城逐漸成型!而在蒙古地區,已經不是匈奴可以說了算的!佔領一個地方,當然會建立工事了!

明長城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連接秦長城,西至居庸關!當時已經連接到了秦長城了,所以沒必要再進行修建!

而秦長城當時是為了防止在內蒙大草原上的匈奴南下,防禦目標在內蒙大草原。而明長城則是為了抵禦在東北興起的女真族,一個目標是內蒙西北地區,一個是東北地區。相對於匈奴的活動範圍,女真族在東北佔據了一塊土地,相比較秦長城,明長城是南移的!


一軒妙招


長城就是國境線,是農耕文明的邊界。中國人是勤勞的,能夠把每一寸適合耕種的土地開發出來。秦漢時期氣候正是全球回溫期,適合耕種的氣溫北移,蘇武北海牧羊可以證明,這裡的北海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有農耕的地方自然會被統治者納入保護範圍了,秦漢的長城就是當時農牧的分界線。

明長城是明朝趕走蒙古人之後,為了紮緊籬笆依險而建的,比秦漢落南跟氣候也有關,明太祖建都南京,南京在江南,而在冬季會下雪,說明南京在零度以下,農業生產在北方很有限,農牧分界線比漢時要靠南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