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去雲南旅遊的回來都是罵聲一片?

網上關於雲南旅遊的資訊非常多,雲南也確定是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的省份,瀘沽湖、普達措、洱海、騰衝、哈尼元陽梯田、東川紅土地、西雙版納、普者黑、羅平等等,數不勝數的美景,可是但凡有宣傳雲南的資訊,評論就會罵聲一片,罵聲最多的就是被坑、被宰,我認為歸根結底還是零地接負地接低價購物團惹火上身,你們怎麼看?

為什麼去雲南旅遊的回來都是罵聲一片?

關於雲南旅遊今年絕對是“滑鐵盧”,凡是談到雲南的旅遊都是負面的,就會罵聲一片。

為什麼去雲南旅遊的回來都是罵聲一片?

雲南旅遊前幾年在國內一枝獨秀,一年四季遊客不斷,似乎沒有淡季,旅遊給雲南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和商機,也就促使了旅遊行業迷失了方向,竭澤而漁、泥沙俱下的發展,最終自食惡果。

記得2004年第一次去滇西北旅遊,那時交通不便,遊客還很少,當地的旅遊部門似乎也很清醒,他們表示發展滇西北旅遊一是要保護好自然環境,不做過度開發;二是不做低端的團遊,不吸引低端消費者,要做高大上的旅遊品牌。

為什麼去雲南旅遊的回來都是罵聲一片?

然而幾年以後再去滇西北,發現他們所做的剛好同當初設想的弄反了。大量的商業開發不僅讓旅遊硬件有了改觀,也使一些景觀遭到破壞;而大量的低價團到來不僅遊客素質非原來設想那麼高,最可怕是從事旅遊行業人員素質與行為越來越低,為了賺錢而沒有了底線和良知,坑蒙拐騙,什麼都敢做,而最後買單的是雲南旅遊。

雲南旅遊亂象不是一下子造成的,也不是一兩個人或一兩處景區造成的,是多年來管理無序和放任自流的惡果。其主要原因:

為什麼去雲南旅遊的回來都是罵聲一片?

一是各級管理部門的失職,問題不是一天存在和出現的。但管理跟不上就等於放任自流,雲南旅遊的亂象絕對不是簡單的表面現象,是有深層次的利益原因,某程度說就是一種腐敗的具體表現;

二是國內旅遊大環境使然,雖然今年人們對雲南旅遊口誅筆伐,但問題絕不僅僅是雲南所獨有,甚至是國內到處都不同程度存在的普遍現象,雲南只是問題多一些,暴露的快一些而已;

為什麼去雲南旅遊的回來都是罵聲一片?

三是旅遊從業人員的複雜,都看好了旅遊行業的蛋糕,都來分或者“搶”了。這幾年由於經濟不太景氣,也促使一些人員與資金流向了旅遊行業,由於缺少監管和責任追究,使一些機會者和資金短期化、唯利化,對旅遊造成的傷害也非常大;

為什麼去雲南旅遊的回來都是罵聲一片?

四是所謂的低價團是問題出現的的一個節點,把旅遊與購物連在一起也是問題出現的集中點,這個並不難解決,源頭上取締就可以,但沒有了購物團旅遊環境就會變好嗎?顯然不是,所以還是要在根本上理順旅遊與服務,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係,要有品牌意識,要有讓人信服的理由,只有好名聲才能帶來旅遊的持續發展。(轉自: 新浪看點 作者: 朝思暮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