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前上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現在的家長普遍都存在“早上學,早成才”的功利心態,導致不少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提前入學,

提前實行剖腹產,隱瞞或者偽造戶口本年齡等等各種招式都用上了。根據調查顯示,近6成的家長還同意這樣的建議,即實行彈性入學制度,就是給出一個歲數範圍,例如6歲到8歲之間,其初衷還是想自家的孩子能夠早點入學。

那些提前上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家長這麼“處心積慮”地讓孩子早上學,也是為了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能夠在別人面前誇耀自己的孩子上學比別人孩子年齡低,顯得自家孩子更聰明。又或者有家長看得更“長遠”些,覺得這樣可以預留時間給孩子將來高考復讀用,多給孩子一次機會獲得高等教育。

那些提前上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咋看起來,家長們這樣的想法應該合乎情理,給孩子早點上學確實有這麼多優勢,但事實確實如此嗎?我們不妨看看那些早上學的孩子們,過後是什麼樣的狀態:

1、 學習成績跟不上

廣州的一位爸爸坦言:“為了比其他孩子早點上學,我孩子是先讀了民辦小學再轉去了現在的學校,但目前看來孩子明顯覺得學起來有些吃力,每次測評都是及格分上下,孩子也有些畏難情緒,堅持不下來。”

那些提前上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2、 受欺負,性格孤僻

“我孩子小時候還是很聰明的,其實當初他提前入學,理解能力方面完全沒有問題。但因為本身個頭小,加之比同班的孩子小了近2歲,經常被其他孩子欺負,常常回來悶悶不樂,為此我還單獨去找過他們班主任。現在他快上高中了,但因為生理發育晚的原因,一直是班裡最矮的學生,有些自卑、孤僻的性格導致他身邊朋友特別少,有一次他突然間說的一句 ‘媽媽,我為什麼要這麼早上學’,讓我心疼了好久”一位廣州的媽媽憂愁地說道。

那些提前上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3、缺乏自信心

上海的一位媽媽在孩子6週歲的時候就託關係將孩子送進了學校,提起早入學的事兒就非常後悔:“一直覺得自己家孩子挺聰明,就讓他早點上學。但在學校裡的表現始終不如其他孩子,永遠趕不上趟,勉強上到三年級,由於學習成績不理想孩子變得非常不自信,而且厭學情緒嚴重導致成績再下滑,迫不得己只好轉到另外一所小學,重新讀了三年級。”

那些提前上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一般情況下,學齡前的兒童在學校只是以興趣為主,沒有統一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一旦進入小學階段,學校就有了嚴格統一的教育體系,如果達不到教學目標,考試不及格就得重讀。提前入學的孩子從小就在和年齡比他大的小朋友一同競爭,對新事物和新知識的理解力也就差好多,過難的知識和過重的負擔,很容易使他們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甚至會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從而惡性循環。這也是最近很多發達國家選擇推遲孩子接受學前教育年齡的原因。

那些提前上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所以說,讓孩子提前入學反而有很大的劣勢,家長們還需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