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宣佈其已經就美國的INVTSPE公司起訴蘋果公司以及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HTC)專利侵權一案中的兩大被告展開了調查。今年9月,INVTSPE公司根據美國《1930年關法》第337節的規定向ITC提起了訴訟,其表示蘋果、HTC以及中興通訊將符合長期演進技術(LTE)與3G兼容標準的特定蜂窩通信設備進口至美國的行為侵犯了其專利權。INVTSPE稱,上述企業進口至美國的通訊設備侵犯了其若干件美國專利(專利號:6760590、7206587、7764711、7848439和7339949)的專利權。因此,INVTSPE請求ITC對這些侵權企業實施有限的排除令和停止侵權令。ITC將會盡早作出最終的調查裁決。在對侵權企業開展調查後的45日內,該委員會將會設定出一個完成調查的目標期限。

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近期,據報道,高通公司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請求美國聯邦法院法官推遲對雙方官司作出的初步裁決,以便展開和解談判。此前,這家美國監管機構曾於2017年初針對高通提起反壟斷訴訟,指責高通利用反競爭手段維持在手機芯片市場中的壟斷地位。在向位於聖何塞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交的一份聯合文件中,高通和FTC請求法官將作出初步裁決的時間推遲30天。據外媒報道,倘若高通與美國監管者達成和解,這也將成為高通的一大轉折點,意味著高通在捍衛專利授權商業模式上取得了一大進展。高通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谷歌將對手機廠商收取許可費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據報道,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將向智能手機制造商收取使用其廣受歡迎的Google Play應用商店的授權費,並允許他們使用其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上其他應用商店競爭版本,以符合歐盟的反壟斷命令。3個月前,因其廣受歡迎的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阻止競爭對手,違反了歐盟反壟斷規則,歐盟委員會對其處以43.4億歐元罰款(50億美元)。谷歌方面稱,此次收取許可費用將抵消因合規而造成的收入損失。歐盟反壟斷機構在7月份的一項裁決中表示,自2011年起,谷歌為鞏固自己搜索引擎的支配地位,抹殺競爭對手發揮優勢進行創新和競爭的機會,與手機制造商協議,製造商如要獲得Google Play商店許可,就必須預裝包括谷歌搜索、Chrome瀏覽器、谷歌地圖和Gmail在內的“谷歌全家桶”。

華為再被前駐美員工告上法庭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近日,據外媒報道,華為及其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被美國CNEX Labs Inc.公司及其華裔共同創辦人黃義仁起訴到德州聯邦法院,後者稱華為進行一項多年的計劃,竊取了CNEX公司的固態硬盤(SSD)相關技術。據瞭解,CNEX公司創始人黃義仁曾就職於Futurewei,工作兩年後離開並創立了CNEX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CNEX公司,是一家科技初創公司,創立於2013年,微軟公司和戴爾科技公司為其主要的投資人。目前,黃義仁已將其所擁有的9項專利及13項待批准的專利,都轉讓給CNEX公司。

CNEX公司提交給法院的文件顯示,2011年,鑑於黃義仁在SSD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Futurewei聘請黃義仁到該公司位於加州聖克拉拉市的分支機構工作。在任職期間,黃某有意將其擁有的專利出售給Futurewei,但是後者不同意。不久,Futurewei要求黃義仁簽署員工協議及轉讓專利,但是遭到黃某的拒絕。黃義仁發現華為技術公司欠缺創業文化後,於2013年5月離職,並與其他合夥人創立了CNEX。華為隨即開始關注CNEX的動向,包括假裝成客戶與CNEX聯絡,試圖不正當地獲取CNEX的技術。

實際上,這已不是華為第一次被前員工告上法庭了。今年7月,華為前員工Jesse Hong便向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市的高等法院遞交一份起訴書,指控華為涉嫌竊密,並向華為索取1.05億美元的損害賠償金。

生物技術領域首例專利無效請求案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近日,專利複審委員會針對第4W107233號無效宣告請求案件進行第八次重大案件公開審理。該案作為生物技術領域的首次公開審理的案件,已經是2018年組織的第二次公開審理。案件涉及專利號為ZL200780037776.9、發明名稱為“具有改變性質的葡糖澱粉酶變體”的發明專利。案件審理過程中,涉案專利權人丹尼斯科(DANISCO)公司與無效宣告請求人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中、外文證據達十餘篇進行闡述。該案無效理由涉及權利要求得不到說明書支持、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以及說明書公開不充分等,焦點主要集中於實驗數據的真實性和證明力的判斷、發明的創造性與說明書記載的實驗數據之間的關係、生物序列權利要求合理保護範圍的把握等生物技術領域專利審查中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近日,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上訴《現代快報》一案被法院駁回。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中顯示,根據一審判決,今日頭條(屬字節跳動公司)因未經授權轉載《現代快報》4篇稿件,被判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及相關合理費用1.01萬元。無錫中院一審認為,綜合考慮今日頭條的影響力、傳播範圍及其主觀過錯等因素,無錫中院判決,字節跳動公司向現代快報公司及無錫分公司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及為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1.01萬元。一審判決後,字節跳動公司不服判決結果,提起上訴。近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適當,應予維持,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海淀法院日前審結了上海文廣訴北京搜狐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飛狐信息技術(天津)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法院認定二被告侵害了文廣公司對《中國夢之聲》(第二季)、《夢想改造家》兩檔節目享有的著作權,而其截取東方衛視信號提供網絡在線直播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二被告消除影響並賠償文廣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59.5萬元。原告上海文廣稱,2014年下半年,發現兩個被告未經許可在其共同經營的搜狐視頻網上向用戶提供東方衛視整個頻道電視節目的在線直播服務,其中包括上海文廣自行製作並享有著作權的《中國夢之聲》(第二季)、《夢想改造家》兩節目。針對本案主要爭議焦點,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東方衛視日播節目既非具有獨創性的具體表達,亦不符合彙編作品的相關構成要件;東方衛視電視節目是上海文廣經營資源和經營成果,應屬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範疇。最後,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就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侵犯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京東商務公司的行為構成侵權,判令京東商務公司賠償中文在線經濟損失11萬餘元。目前京東商務公司已經提起上訴。該案是東城法院首次採用區塊鏈雲取證數據對知識產權案件進行判決,同時也是北京首例已判決的區塊鏈存證案。該案中,中文在線通過第三方存證平臺對京東商務公司的侵權事實進行了取證,並通過區塊鏈儲存電子數據的方式證明電子數據的完整性及未被篡改性。東城法院在審理中,明確瞭如何對區塊鏈電子存證的效力予以認定。

“紫光”商標糾紛案終審判決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清華大學旗下知名的高科技企業,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紫光集團)的字號“紫光”取意於清華大學的校色紫色,同時又寓意祥瑞之光。而圍繞著一件“紫光”商標,紫光集團與存在合作關係的威海紫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威海紫光)產生了糾葛。歷時兩年,近日,雙方糾紛有了新的進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歷時兩年的“紫光”商標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威海紫光的上訴,紫光集團持有的第12903558號“紫光”商標(訴爭商標)最終被維持註冊。

針對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是否構成近似商標,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雖然引證商標包含訴爭商標“紫光”,但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整體在呼叫上仍存在一定差異,加之訴爭商標系紫光集團對其在先商標的延伸性註冊,而且與紫光集團的字號相同,訴爭商標和引證商標共存不會導致相關公眾產混淆、誤認,二者未構成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對於威海紫光的其他上訴主張,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威海紫光將“紫光”作為其商號在訴爭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經營活動中大量使用並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威海紫光並未明確其擁有何種除商標權以外的其他在先權利,其相關上訴理由缺乏事實與法律基礎;而關於紫光集團是否在核定商品上使用過訴爭商標,並非該案的審理範圍。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蘋果、HTC因侵權被ITC調查;高通有望與FTC和解

近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國家產業技術體系甘蔗抗逆栽培科學家團隊”與臨滄南華糖業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一種糖料甘蔗綠色可持續高產種植方法”近日在澳大利亞獲得授權。這是我國首個通過國際PCT途徑獲得授權的國際甘蔗農業專利。

該專利於2016年4月提出國內發明專利申請,2017年5月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017年3月以優先權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PCT國際申請,2017年6月獲得國際專利局發出的具有“新穎性、先進性和工業實用性”的國際階段審查結論,2018年3月申請進入澳大利亞,2018年10月獲得澳大利亞專利證書。

該專利主要針對糖料甘蔗種植和收穫的兩個關鍵時期,以創新、綠色理念來進行現代甘蔗生產技術的設計。該專利實現了糖料甘蔗的綠色生產,提高了產量和蔗糖糖分,減少了化肥施用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利用率,改善了蔗地生態環境,促進了甘蔗生長和蔗農增收。該專利在雲南180萬畝蔗區示範推廣,平均畝增產1.7噸以上,每畝減少用工2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