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2018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提升金融素養 爭做金融好網民

「知识」2018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

2018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提升金融素養 爭做金融好網民

「知识」2018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

理財小知識

1、在銀行購買理財,面對幾十種產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從期限、起點金額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低、中、高風險對應的不同理財產品。

2、銀行理財是百分之百安全嗎?

除銀行的保證收益型產品,對於投資來說其餘的理財產品是沒有百分百安全之說的,只要投資必定伴隨風險,預期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

3、資管新規落地,對於銀行理財的發行有什麼影響?

銀行理財由從前的預期收益型產品剛性兌付變為了淨值理財伴隨波動價格產品為主。

4、基金的投資頻率應該怎麼把控?

基金宜長期持有,不宜短線頻繁炒作,尤其要避免追漲殺跌的投資方式。

5、基金應該看準就一單買入,還是逐步入場投資?

基金投資應注重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6、購買保險產品時,銷售人員不合規的表現有哪些?

銷售人員是否存在將保險產品混同為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進行銷售,“存單變保單”。將保險產品與存款、國債、基金、信託等進行片面比較或承諾、誇大收益等,均屬於違規銷售。

7、您是否瞭解保險退保猶豫期的規定?

“猶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10天內(銀行保險銷售渠道15天)內,如果不同意合同內容,可以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退保。監管規定在猶豫期內退保,保險公司扣除不超過10元的成本費以外,應退還投保人繳納的所有保費。

個人貸款小知識

1、什麼是個人信用報告?

個人信用報告是全面、客觀記錄您的信用活動,反映您的信用狀況的文件。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您的基本信息:包括您的姓名、身份證件、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基本信息。這些信息告訴商業銀行 “您是誰”。所以提醒您在辦理銀行業務時,準確填寫個人基本信息,並及時更新您的基本信息,以便商業銀行對您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

您在銀行的貸款信息:您何時在哪家銀行貸了多少款,還了多少款,還有多少款未還,以及是否按時還款等信息。

您的信用卡信息:您辦理了哪幾家銀行的信用卡,信用卡的透支額度以及您還款的記錄等信息。

您的信用報告被查詢的記錄:計算機會自動記載何時何人出於什麼原因查看了您的信用報告。

2、如何擁有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

(1)儘早建立個人信用記錄。簡單的方法就是與銀行發生借貸關係,例如可以向銀行申請信用卡或申請貸款。這裡要澄清的一個概念是:不借錢不等於信用就好。因為沒有借貸關係,銀行就失去了一個判斷您信用風險的便捷方法。

(2)努力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關鍵是要樹立誠實守信的觀念,及時歸還貸款及信用卡透支款項,按時交納各種費用,避免較長時間拖欠,否則,不良行為就會如實反映在信用記錄中,對個人信用形成不良影響。

(3)關心自己的信用記錄。由於一些無法避免的原因,如輸入錯誤等,信用報告中的信息可能會出現錯誤。一旦發現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內容有錯誤,應儘快聯繫提供信用報告的機構,及時糾正錯誤信息,以免使自己受到不利的影響。

3、擁有良好信用記錄的重要性。

首先,金融機構在放貸前都會有審核的程序。若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將增大金融機構放貸的可能性。相反,若信用記錄不是那麼良好,很可能會被拒絕放貸。

其次,金融機構會經過信用記錄來綜合考慮貸款金額、貸款利率和貸款期限。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可能會取得更低的貸款利率、更長的貸款期限和更高的貸款金額。

最後,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說明自己在經濟方面有著良好的消費習慣,對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有一定的規劃。對於預先計劃貸款買房買車的朋友而言,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可忽視。

4、什麼是個人住房貸款及如何申請?

個人住房貸款就是商業銀行或公積金中心向符合條件的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住房的貸款,因此個人住房貸款可以分為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和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申請個人住房貸款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年滿18週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有效身份證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或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境外自然人。

(2)有合法、穩定的收入,具備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償還住房貸款的月支出不得高於月收入的50%。

(3)個人信用狀況良好,並能提供一定的資產證明。

(4)已經簽訂購買住房的合同或協議。並能提供購房合同所定總房價規定比例支付的首付款憑證。

(5)商業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

5、什麼是個人消費貸款及如何申請?

個人消費貸款指商業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借款人合理消費等用途的貸款。貸款資金可用於購買家用汽車、裝修自用住宅,購買傢俱家電等。貸款資金禁止進入國家明令禁止的領域,如用於購房、投資、經營等。

申請個人消費貸款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2)有合法、穩定的收入,具備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

(3)個人信用狀況良好,並能提供一定的資產證明。

(4)能夠提供消費用途證明相關材料

(5)商業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

6、什麼是個人經營性貸款及如何申請?

個人經營性貸款是指向從事合法經營活動的自然人發放的用於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貸款。按照期限可分為一年以內(含)的短期個人經營性貸款,以及一年以上5年以下(含)中期個人經營性貸款。

申請個人經營性貸款一般需要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1)年滿18週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有效身份證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從事合法的經營活動,並具有較為豐富的相關行業從業經驗。

(3)個人資信良好,無不良記錄。

(4)擁有穩定的業務資源和收入來源,具備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5)商業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銀行卡支付安全風險防範小知識

1、妥善保管卡片。請將您的借記卡與身份證分開存放,請勿將卡片隨意放在公共場合;不要將卡號、證件號、姓名、手機號、短信動態驗證碼、有效期、交易密碼等敏感信息告知他人或在公共電腦上留存;建議開通手機短信服務或微信通知,時實掌握資金變動情況,如有不明交易,立刻致電銀行客服。

2、卡片使用。合理調低ATM或POS使用限額,如遇大額交易需求,可通過網上銀行或櫃檯調高。也可利用一類戶、二類戶交易規則降低風險,一類戶主要結算、理財投資,二類戶ATM取款、POS消費等。

3、卡片被盜用應急處理。建議第一時間致電客服,緊急掛失、防範資金損失擴大;同時前往銀行網點確認相關信息,進行下一步處理。

4、合法合規安全用卡。借記卡請本人使用,如果非法買賣借記卡,有可能導致洗錢、詐騙等惡性案件,也會給自己帶來信用風險、法律風險,甚至承擔刑事責任。

防範非法集資小知識

1、非法集資的基本特徵

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徵要件,具體為:一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二是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三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四是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2、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

一是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二是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註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遊、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佈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製造虛假聲勢。

四是利用親情誘騙。有些類傳銷非法集資的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係,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3、如何判斷某行為是否屬於非法集資

合法的民間個人借貸僅限於個人或單位將自有資金出借給特定個人,目的是幫助解決借入人一時的生產、生活需要,出借人為此獲取一定利息回報,不將之作為經常性牟利手段。若是個人或單位向社會不特定人群,以民間借貸名義借入資金,則可能涉嫌非法集資。結合當前實務,一般可通過以下幾點辨別非法集資:

一是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回報率是否過高,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規定,超過國家規定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護,可作為判斷回報是否過高的參考,假如,目前銀行一年期的貸款利率是5%,那麼4倍就是20%,超過部分不受法律保護。天上不會掉餡餅,高收益和高風險是並存的,犯罪分子的目的就是騙取錢財。超高利潤投資回報分配不可能維持太久,如果承諾高回報,並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聚集財富,這其中必有詐騙行為。

二是通過政府網站、工商稅務及金融監管等機關查詢相關企業主體資格是否合法,如是否經過法定註冊和辦理了稅務登記等,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有欺詐嫌疑。又如是否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如果未經相關監管機關批准,就不具備開展相關業務資格,就涉嫌非法集資。

三是一般來說,規模較大的非法集資活動都會通過媒體進行宣傳、造勢,增強社會影響力,具有非常大的欺騙性,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可通過媒體和互聯網資源,搜索查詢相關企業違法犯罪記錄,防止不法分子異地重犯。

四是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覆勸說,要多與懂行的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商量、審慎決策,防止成為其發展下線的目標。

五是如果實在無法判斷是否是非法集資,除上面談到的應當提高警惕,儘量避免上當受騙外,社會公眾可以向司法部門或各行業主監管部門進行諮詢,待了解詳情後再做決定。切不可抱有僥倖心理,盲目投資。

4、社會公眾應如何防範非法集資

廣大公眾應提高認識,主動學習和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規和金融常識,樹立風險防範意識,面對手段多樣的非法集資,一定要增強法律意識、風險意識,端正心態、理性思考和分析,要懂得“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自覺抵制、遠離非法集資,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所謂投資項目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同時鼓勵群眾發現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的組織後及時向公安機關及行業主管部門反映情況,防止更多的群眾上當受騙。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群眾發現非法集資活動或者已經因非法集資活動造成損失,可以採取兩種途徑舉報。一是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二是向各行業監管部門舉報。

識別和應對互聯網金融廣告小知識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形式多樣的金融宣傳廣告,如何辨別非法金融廣告呢?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金融廣告主在投放金融廣告前,是否取得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金融廣告的內容是否與所取得的金融業務資質在形式和實質上保持一致。

2、互聯網平臺上發佈的金融廣告是否具有可識別性,是否顯著標明“廣告”。

3、金融廣告是否對金融產品或服務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責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標明“投資有風險”字樣等。

4、金融廣告是否對金融產品或服務的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違規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

5、金融廣告是否誇大或者片面宣傳金融服務或者金融產品,在未提供客觀證據的情況下,對過往業績作虛假或誇大表述,如承諾高額利息、高額回報等。

6、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對投資理財類產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況進行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7、金融廣告是否違法利用學術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8、金融廣告是否違法宣傳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主管部門明令禁止的違法活動內容。

9、涉嫌非法金融廣告的相關特徵:

一是承諾“投資理財回報高於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較大幅度,如2倍以上等”;承諾“百分百本息保障”;承諾“無需徵信報告,只要一張身份證,即可24小時放款”;承諾“無徵信秒過”;承諾“一張身份證,來就借”等情況。

在遇到金融廣告活動時,一定要擦亮雙眼。通過運用這些識別技能,增強自身風險責任意識,才能儘量不被誤導,正確選擇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知识」2018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