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總是太忙,孩子的學習差,老師只能幹著急,怎麼辦?

今天一位老師跟我說,他教的畢業班轉學來了一位新同學。學習成績非常的差,每天晚上佈置的家庭作業全都不做。回到學校老師讓他補做,他也不願意做。只要捱到放學,他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總不學習也不是辦法,於是老師想把孩子留下來補課,補作業。可是今家長說她要上班,沒時間接送,必須讓孩子坐校車回家。

家長總是太忙,孩子的學習差,老師只能乾著急,怎麼辦?

轉學來的學生不做作業,學習態度也不好,會影響到其他的孩子。作為一個盡責任的老師,他也不想放任孩子就這樣。於是老師嘗試聯繫家長,希望家長能夠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可是家長說他們兩夫妻是來這邊打工的,晚上要加班,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孩子學習不好,他們也不責怪老師。

這位老師問我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家長不配合,也無法配合,孩子無心上學,嚴重影響班級的學習風氣啊!

我看出這位老師心裡很著急,很想把孩子教育好。同時也感到他得很無奈,盡心盡力去教育孩子,可孩子的父母卻一點也不上心。

我跟老師說,你這種處境呢,我很能理解你。因為在我的班級中也會有個別的家長是這種情況。但作為一個老師,我們總希望孩子們好,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做一些努力和嘗試,看能不能有所轉變。

首先得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因為孩子是新轉過來的,師生之間從認識到熟悉,再到產生情感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在瞭解孩子之後,再尋找教育的突破口。我認為家長整天要加班工忙於工作,在生活上對孩子是缺少照顧的。這樣的孩子往往缺少家人對他的愛和關懷。老師多多跟孩子聊聊,多關心孩子。當孩子感受到你的愛的時候,孩子就會接納你,後面的工作就會好做了。

孩子接納你之後,可以開始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老師要多和孩子聊聊,多和孩子溝通。如:你已經讀畢業班了,準備升入新的學校了,以後有什麼樣的打算呢?自己有什麼樣的理想呢?想想自己為什麼學習呢?通過溝通,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只有讓孩子樹立了正確的學習觀,孩子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家長總是太忙,孩子的學習差,老師只能乾著急,怎麼辦?

努力的做好家長的工作。家長作為打工一族,努力的賺錢,為家積累才財富為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我們作為老師,也應該理解家長,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去和家長做思想工作。千萬不要一開始就直接說孩子怎麼樣不好,然後要求家長怎麼樣做,怎麼樣做。這樣的家長覺得老師在推卸責任,他們也會把這個責任推回給老師。所以我們更多的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想問題,體諒家長的難處,然後再去分析孩子存在問題的原因,共同去研究解決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家校合力,為孩子的成長護航。

對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