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Alone on a beach

作家严歌苓曾说:“边缘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什么他都不信以为真,不认为本来就应该那样,什么东西他都会保留一个质疑的、侧目而视的姿态。”

有一种人,他们站在群体中,却不属于任何群体。他们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考,往往有着难以定义的个人色彩,往往被视为“格格不入的边缘人”。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作家严歌苓

他们看起来总是奇怪的,因为缺乏“被标签化”的特质,他们看起来离公认的成功人士所有需要的充分条件非常遥远。

然而吊诡的是,许多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边缘人,恰恰最终颠覆了世界,比如你们都很爱的乔布斯……

“边缘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指的是: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对所处的社会群体参与度不完全的人,在‘内部人’看来,他们特立独行,让人难以捉摸,边缘人在各个方面都脱离主流社会群体方式的人。”

他们因为难容于世,故而生活往往容易惹来非议;因为少人理解,故而内心彷徨不安。

在硅谷,如今车库里诞生创业公司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1976 年,所有人包括创业者自己,都看不起在车库里创办的公司。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硅谷

如今的美国,印度工程师已经非常常见了。但时间往回推,他们也曾有过无法融入的窘境。

谷歌现任 CEO 皮查伊现在是全球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他今年 2 月拿到谷歌发出公司有史以来价值最高的股票奖励 —— 1.99 亿美元的受限股(按当日市值计算)。

皮查伊出生于印度,且家境贫困,据说他刚去美国念书的时候,甚至连书包都买不起。

这样的名单,我们还能非常容易地拉得更长:Adobe 的 CEO 山塔努·纳拉延、思科首席技术官帕德马锡·沃里奥、德意志银行联席 CEO 安舒·贾恩、百事可乐公司 CEO 英德拉·努伊……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Paul Graham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这么一个现象,许多创始人因为自己是“边缘人”而无比的苦恼:

很多创业者,已经有了一家真正公司该有的东西,比如设计不错而且性能优良的产品。

你会觉得,他们本应更加自信才对,事实却不是这样。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我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创造了能够改变世界的产品,但却为“我没有漂亮的商务名片、我的办公场地看上去很 low”这类的琐事而焦虑。而这个过程,很多创业者也都经历过。

我们想说的是,不要被看似正确的集体认识所束缚: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他本身就能引领潮流。

许多时候,伟大总是来自于边缘人物,他们所代表的不屈意志与行动,恰恰是诞生新事物的起点。

那么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这些边缘人?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边缘人”的视角

好的想法往往是边缘人想出来的,因为他们从来不在任何一个既定的“圈子”内。所以当视角由外向内投射,往往能照见内部精英看不见的地方。

边缘人总是不停寻找前进的缝隙,因此他们有勇气 break things,对于行业动向有更加敏锐的感知。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广告狂人》的男主角唐 · 德雷柏,脱胎于现实人物乔治 · 路易斯 —— 美国历史上最有天分的广告艺术家。

1931 年,Lois 出生于希腊移民家庭,从小因为长相和语言问题被其他小孩取笑。因为那个时期 WASP(安格鲁撒克逊裔美国新教徒)是美国的主流,抗争与融入是边缘人 Lois 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传统的解说式广告一度在美国市场占据统治地位。当时有一大批欧洲现代派人士移民美国,带来很多先进观点。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Lois 率先察觉到他们的可贵之处,所以在广告中加入大量新鲜、人性化的宣传词,从而做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广告。

这个“广告界的莽夫”、“麦迪逊大道上的疯子”在 25 年的创作中,完成了13224 个作品。

他挑出其中的 260 个创意,写出了大众传播学的“圣经” —— 《广告的艺术》。

作家海勒评价说:“他的创意总是出其不意,充满了叛逆,但反而更能打动消费者心理。”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对于拥有安全感的内部人,他们有着既深且重的枷锁。他们在意内部的认同,在意同行的审视,在意的东西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会选择大家都熟悉的方式工作,试图去讨好所有人。

但大家都满意,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等同于杰出,甚至有时候意味着平庸。

“边缘人”的冒险

边缘人另一个成功的原因他们“一无所有”,所以不会患得患失:反正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那不如去拼,去冒险,大不了清零重来。

而内部人士则会被名利所累,他们无法接受衣冠楚楚的精英范儿零落成泥。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被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赖声川,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戏剧博士。当他从美国回到台湾时,面对的是因为戒严政策而荒芜如沙漠的文化市场,相声艺术销声匿迹,民众根本不知剧场为何物。

他在一所刚成立一年的艺术大学里任教,却连教材也没有,台湾本土也没有戏剧作品可供分析。除了一身戏剧才能,他一无所有。

这样的窘境里,赖声川在自己的家里成立了表演工作坊。他做导演编剧,妻子是制作、行政,带着没有接受过相声训练的演员,创作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戏剧艺术在台湾活了。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赖声川是相声艺术的门外汉,台湾曾是戏剧的荒漠。他作为一个边缘人行走在边缘之上,尽管一无所有,但拼一拼,就有了后来的《桃花源》、《宝岛一村》、《如梦之梦》……

昔日的成功、他人的赞赏,某种程度上来看不是蜜糖,而是脱不下来的红舞鞋。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边缘人”的弱小与抗争

作为一个行业的边缘人,能够获得的资源和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很多时候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使,但这并非一件完全的坏事。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因为这样你就有机会事必躬亲,学习每个环节,从而提升自己。

也只有你可以清楚知道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想法,与其让别人搞砸了你的事,不如自己亲力亲为。

而内部精英则会逐渐进入管理层,他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分配工作任务上,为下属提供帮助,监督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但是做好工作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如果遇到了比较糟心的员工,管理层的精英们还要为之弥补过失,疲于应对,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并非精英们希望见到的。

戴尔·齐胡利曾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玻璃艺术家。但是他已经有 20 多年没有吹过玻璃。因为这些事情会有助手替他做。

但助手不是他,艺术创作也不能由别人代为实现,所以他已经很久没有值得称道的艺术作品问世。

精英们渐渐远离了原本擅长的事情,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创造。

边缘人的成功很难用什么定义来框住,因为他们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没有标签。即使你觉得自己符合边缘人的某些特质,也不能保证你一定会成功。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