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積德行善的家族,他們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子子孫孫都會因此受益;而那些經常作惡的家族,一定會多災多難,甚至要累及後代。它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樣廣為流傳的警句一樣,體現著中華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因果觀念。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印度等東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報應的基礎上。我們的教育、政治、道德深受這一觀念的影響,所以大家都怕造業障,乃至做官的人,要為子孫培養後福,都是為了果報。

南懷瑾先生還說:“中國人的教育,一向是為了達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標準,這個標準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因果觀念相通。由這種因果觀念的推演,發展出中國幾千年來一貫的教育目標,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時代不同,現在這種良好的教育目標幾乎已喪失殆盡,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傳授,遲早要出問題的。”

南懷瑾先生認為,一個人為官做宰也罷,傍路乞食也好,你是皇帝也罷,乞丐也好;三百六十行裡,不管是沿街叫賣的小買賣人,還是銀行的大經理,職業如何天差地別,都要先學做人。南懷瑾先生常常勸勉一些從政的朋友:“不要說做官難,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臺做官要做人,下臺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別做絕了,做絕了不會有好下場。”

蜀國國主劉備在白帝城臨終時曾經囑咐後主劉禪,說:“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他的話意在教導劉禪多行善舉,多動善念,面對再小的事情也不應該有惡念。小善積累起來可能是利國利民的大善,小惡積累起來甚至足以禍國殃民。

古語有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它的意思是說:只要我們能夠時時刻刻心懷善念,心存仁愛,即使善行善舉還沒有來得及付諸實踐,吉祥就已經在我們身邊了。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也是這個意思。

佛說:“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南懷瑾先生認為,佛家講的三世因果,是講自己本身的因果,就是自己的前世、今生和來世。果報生生不息,循環往復。我們只有通過積德行善,種善因,得善果,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美好。

傳統文化中“儒家”的三世因果,與佛教不同,儒家講的是祖孫三代,正是源於《易經》的這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告訴我們,積善因可以得到餘慶果報,家族的子子孫孫都會因此受益。二者殊途同歸,都強調了積善的必要性。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是為了“達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標準”。這個標準和積善的因果觀念是相通的。所以,積善是達成高尚人格的標準,而擁有高尚人格的人定然是君子。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