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积德行善的家族,他们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子子孙孙都会因此受益;而那些经常作恶的家族,一定会多灾多难,甚至要累及后代。它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样广为流传的警句一样,体现着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因果观念。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印度等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的基础上。我们的教育、政治、道德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所以大家都怕造业障,乃至做官的人,要为子孙培养后福,都是为了果报。

南怀瑾先生还说:“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人为官做宰也罢,傍路乞食也好,你是皇帝也罢,乞丐也好;三百六十行里,不管是沿街叫卖的小买卖人,还是银行的大经理,职业如何天差地别,都要先学做人。南怀瑾先生常常劝勉一些从政的朋友:“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

蜀国国主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时曾经嘱咐后主刘禅,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他的话意在教导刘禅多行善举,多动善念,面对再小的事情也不应该有恶念。小善积累起来可能是利国利民的大善,小恶积累起来甚至足以祸国殃民。

古语有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它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心怀善念,心存仁爱,即使善行善举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践,吉祥就已经在我们身边了。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也是这个意思。

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南怀瑾先生认为,佛家讲的三世因果,是讲自己本身的因果,就是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果报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我们只有通过积德行善,种善因,得善果,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美好。

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三世因果,与佛教不同,儒家讲的是祖孙三代,正是源于《易经》的这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告诉我们,积善因可以得到余庆果报,家族的子子孙孙都会因此受益。二者殊途同归,都强调了积善的必要性。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的因果观念是相通的。所以,积善是达成高尚人格的标准,而拥有高尚人格的人定然是君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