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

每天饭后三分钟,了解历史真轻松。大家好,我是饭爷。

今天是9月18日,对所有中国人来说,这都是永远难忘的一天。87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经过长期的精密谋划,炸毁了辽宁省沈阳市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条铁路,并嫁祸给中国守军,这就是著名的“柳条湖事件”。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

当天夜里,日军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仅仅=一天晚上的时间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了整个沈阳城。

918事变吹响了日本全面侵华的第一声号角,之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9月18日也成了中国人的国耻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曾经采访过张学良,并问道了这一问题。张学良回答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

原因二,在当时,根本没人能想象得到,日本居然真的想占领中国。

东北被占领了,大不了大不了一舍了之,张学良以为自己离开东北,就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到他发现日本的狼子野心时,已经为时已晚。

第三,错误地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干预。

东北沦陷前,南京政府和张学良方面都曾希望英、美、法公使能伸出援手,但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与日本交恶,均不愿出面担保,且力劝中国不要采取恶化局势的行动。

国联对日本进行了谴责,但由于军事行动需要国联全体成员意见一致方可进行,所以日本的侵略行为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制裁。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

第四,张学良本人能力有限。

张学良作为“军二代”,虽然军衔很高,但实际上比起同时期的军阀,他的作战指挥经验、应变能力和对时局的判断力都是远远不够的。

早在1930年胡适就曾写信给张学良,提醒张学良他的机会太好,责任太大,不可不存敬慎之心,不可不把一些根本问题细细筹虑过。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

可惜张学良听不进去。有一次他的秘书把汪精卫传给他的电报的密码弄丢了,张学良居然让汪精卫再发一份给他,还要发明码。对待军事机密都可以如此儿戏,也难怪人们对他的能力深表怀疑了。

918事变后,胡适曾评价张学良:“他的体力与精神,知识与训练,都不是能够担当这种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从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的表现来看,胡适的评价真的不无道理。

你对张学良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