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文娱资本导读:经营多年的老品牌会给运营和创新带来限制,但同样有机遇。对于读者传媒这样上市公司来说,局部业务的创新并不足以带动整个公司的转型,关键在于朝阳业务的发展速度能否赶上日落业务的衰落速度,在品牌影响力尚存的时间内完成交替。

综合自中国企业家杂志、36氪、凤凰网财经、文娱资本等

《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6月份,读者传媒发布提高定价公告称,自2018年第15期起(2018年7月15日上市),将《读者》《读者》(校园版)杂志提价3元,定价变为9元/册。这一消息很快炸出了大批看《读者》长大的网友。

而近日读者传媒也发布了半年报,则被媒体解读为“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引发广泛关注。

半年报中并未披露员工情况,不过从过去两年的年报中,也可发现读者传媒的员工人数呈下滑趋势。2016年、2017年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员工分别为513人、452人。具体表现在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读者传媒应付职工薪酬468.24万元,与去年同期2700万元相比减少了82.66%,而就是这点,被一些媒体解读为“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

不过读者传媒业绩的确不佳。半年报显示,净利润1402万元,同比下滑近60%,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可怜”,净利润为475万,同比下降83.26%。读者解释为纸张上涨导致了成本上涨和净利润下滑。

《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纸媒式微、股东抛售套现

这家老牌国企风波不断

今年4月16日以来,有媒体报道《读者传媒大幅变更募投项目大额理财产品买不停》《读者传媒5亿募资项目八成流产,股东竞相减持公司股份》等文章。

文章提到,根据2017年4月读者传媒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披露的信息,2016年至2017年4月已解除限售的9个发起股东中,4个已不同程度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了股份.其中酒钢集团套现7580万;时代传媒套现6900万;通用投资则清空了所有股份,套现5370万。

《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截至8月23日,读者传媒股价已跌到5.63元

此外,还有4个股东都有未来6个月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文章还提到,传统媒体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趋势早在读者传媒上市前就已非常明显。教材以及教辅业务很早就是读者传媒的重要的业务板块,而教育行业现阶段也是市场热点,公司本次调整优化的“中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育平台”项目进展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此后读者传媒进行了澄清,自公司2015年12月10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资本”)等相关股东严格履行了公司首发上市时的股份锁定承诺。股份锁定期满后,按照相关规定,根据自身经营计划和资金需求,光大资本等股东审慎研究确定了减持计划。此后并发布了减持公告。

对于传媒行业的下滑,其认为是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波动,传统纸质期刊出版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优化的“中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育平台”项目,读者传媒表示,公司反复研究,委托北京印刷学院对变更后的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编制了《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该项目的开发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数字出版和网络教育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和行业影响力,延续公司传统出版的竞争优势,具有可行性。在对变更后的项目研究论证中,公司已充分意识到,在项目建设中可能面临内容资源获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版权风险。

除了业务质疑,近期读者还遭遇高层人事风波。6月,读者传媒发布公告,总经理陈泽奎离职。此后不久,甘肃省纪委又给予了重击。

今年6月,甘肃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永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甘肃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当时,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指王永生被立案调查是因为个人原因,且其涉嫌的相关问题并非发生在该公司工作期间,而是发生在原工作单位,“均与本公司及公司所属的上市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无关”。

未来,读者传媒将何去何从?在半年报中的风险警示中,读者传媒强调了三点,第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持续冲击,第二,行业原材料市场成本增加,挤压传统出版利润空间,第三,人才流失风险

《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正值当打之年

转型却有点慢

新媒体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而留给《读者》的时间并不多了。尽管《读者》很早就实现了杂志内容电子化,在2012年中下旬,《读者》的官方APP就登陆了苹果应用商店。

《读者》微信公众号2012年底就已经开始运营,目前已拥有420万订阅用户,日均活跃用户30万,日新增用户6000人左右,微信头条阅读量保持在35万左右。在新榜发布的6月微信公众号排名中,《读者》微信号在文化分榜中排第六。

但对于读者传媒这样上市公司来说,局部业务的创新并不足以带动整个公司的转型,关键在于朝阳业务的发展速度能否赶上日落业务的衰落速度,在品牌影响力尚存的时间内完成交替。

读者传媒并非没有尝试过转型。

根据2015年招股说明书提供的信息,2010年子公司读者数码成立以来,先后委托其他公司陆续生产了4代电纸书和平板电脑,以及2类型号的读者智能手机,几款终端产品均嵌入了《读者》杂志30年的内容。

《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读者数码进入手机领域的时机不算太差,彼时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量飞速增长。市场的红利照顾到了很多小玩家,包括读者传媒。2013年,读者手机的销售收入达到119.71万,同比增长了266%,然而一年后就降到了37.33万。

影视投资是读者传媒另一项重要布局,2012、2013年先后斥资8000万参与投资了7部唐德影视制作的电视剧,从读者传媒的公告来看,其中6部剧收回成本并有总计1390万的投资回报,但投资1000万元的《广州十三行》却没了音讯。

《知音漫客》之于《知音》的成功论证了期刊通过漫画转型的可能性,读者传媒也曾试图复制这个模式。2011年以货币出资676万元,持股65%参与设立了甘肃读者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但这家公司2016年改名为甘肃阡陌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今年,读者传媒所持有的该公司全部股权以45万元被售出。

查阅读者传媒的年报我们还发现,北京的读者书房并不是读者唯一的线下店面,深圳还有一家读者文化生活馆,今年还将有家读者书店落地上海。但这三个线下场所却分别交由三家不同的子公司运营,品牌上的联动很弱。

接近读者传媒的人士表示,“拍脑袋”是国企的通病,缺乏对市场的考察和研究,项目开始前规划的很好,实际上很多都烂尾了。曾在《读者》杂志担任过编辑的人士则表示,最近几年能明显感到期刊的衰老,不少编辑也很焦虑,但在国企呆久了,也难免有些懈怠,转型起来难度很大。

“国企和互联网企业的基因不一样,有些东西放在国企就是成不了。但现在时代在变,一些国企没有过去那么舒服了,只能和互联网企业在同一条赛道上竞争,尽力追赶对方”,上述人士如此表示。

《读者》的中年危机,挺得过去吗?

1981年创刊至今,《读者》已经走过37个年头,对于一个文化品牌而言,此时正该是当打之年。但站在纸媒和电子化媒体、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权杖交替的转折点,《读者》的国民影响力却并没有顺利在不同时代间完成过度,老一代的读者正在老去,新一代读者还没有形成。

《读者》并没有错失时代的鼓点,但作为一家国企,想要跟上互联网企业的节奏,仍然有些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