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血脉汇一流,德才有传承。蘸我乌江水,书我武陵魂。这里成长过热血慷慨的英雄志士,也出现过弘文治学的贤官名人;有开拓进取的建设先驱,也有辛勤苦干的劳动模范。从今日起,微德江开辟了《德江人物志》专栏,讲述德江人自己的传奇。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田秋(1494-1556), 明朝人,字汝力,号西麓,土家族,贵州水德江人

生 平 履 历

十三岁中秀才

正德五年(1510年)中乡试举人,时年十六岁

正德九年会试,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岁

嘉靖元年(1522年),授福建延平府推官

六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

七年授京城户科给事中

九年升礼科左给事中

十五年任吏科左给事中

以后不断升迁,历任福建布政使司参政(从三品)、四川按察使(从二品)、广东布政使(从二品)等职。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田秋收到两子会试不第、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万分悲痛,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办学,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推官:约似于审计局局长+法院院长。直隶河间府推官,是直接隶属于京师的“河间市”推官。

给事中: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约似纪委常驻中央各部的纪检组组长。

布政使 按察使:明朝省级行政机关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布政使司管“民政”,按察使司管“刑名”,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其中布政使司地位最高,布政使为一省最高长官,参政为副手。田秋先在福建布政使司任参政,后升任四川按察使,再升任广东布政使。

(明清时代,政府部门职能、官职、品级设置复杂且不断变化,小编的解释不一定精确,只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大概,也欢迎指出错漏^_^)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时任福建延平府推官的田秋回家探亲,途经乌江潮砥,在江边一巨石上留下了“黔中砥柱”四个大字,这是田秋留下的唯一手迹。

“黔中砥柱”前款为“甲申岁孟春月吉旦”,落款为“西麓田秋题”,字体系楷书,端庄而苍劲。这一年,田秋三十岁。

主 要 功 绩

田秋的最大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最早提出在贵州兴办州县学校,开科取士。

明朝永乐至嘉靖的百余年间,全国13省有12省都有乡试科场,惟独贵州未设科场,想考举人的学子们只能远赴云南昆明应试。千里迢迢,道路崎岖,行旅艰难,不少俊才因为路远费重,而丧失机遇。

嘉靖九年,田秋向嘉靖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独立设乡试考场。十四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贵州首次开科,从此贵州向学者日益增多,人才四起,直追中原。

田秋还倡导当地士绅置买卷田,租金用来为考生购买试卷,减轻考生负担。贵州独立开科三百多年,考生一直免交考卷费。

嘉靖十年,田秋还上了《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继办起了学校,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位于德江县人民公园西麓阁边的田秋雕塑。

田秋一生不畏权贵、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建树颇多。嘉靖皇帝赞颂田秋“以谏为名,官守言,责实兼有之。”被列入明代贵州十大名人之列,新中国成立后,收入1984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城南人民公园西麓阁,是以田秋之号命名。(崔杰摄)

「德江人物志」贵州省教育先贤——田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