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相夫教子,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生活富足……这应该是许多女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吧?(小提示:百度“杨银娣”这三个字,你会搜到很多相关信息。)假如一个女人得到了这些还嫌不够的话,会是什么原因呢?再或者,这个贪婪的女人还想再从生活这里掠夺些什么呢?

这话去问杨银娣好了,她未必告诉你真相,但她内心一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答案等着你。这里我不想随意揣度一个女人的内心,或者再八卦些不痛不痒的花边。因为杨银娣不需要这些。看她做的事,相信你会对这个女人心生敬畏。

一个女人在最光鲜亮丽的岁月——要知道,现代人的青春期正在被无限拉长。你能说四十岁的张曼玉不美?她是时光雕刻的玉,大家都这么说。在一个女人最懂得保养肌肤,享受生命的赐予时,不是把自己锁在厨房,不是与知己在咖啡厅里浸泡,让人生更饱满温润,而是迈开脚步,将舒适狠狠甩在后面,将对家人的牵挂打进包裹,藏匿于内心深处,不让任何人看见,然后将悠闲搭在肩上,一头钻进丛林,跋山涉水,再不回头

……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人迹罕至对杨银娣来说是个常用词。她曾经在沙漠里感受恒古。那一刻,她幻化成一粒沙,前半生的俗事尘缘恍如隔世般陌生,阳光下,杨银娣热泪汹涌成河,掩盖了岁月流过的痕迹;她也曾在西藏高原膜拜,躺下身来,用整整一下午的时光,来记住遍地野花的香气,任空旷而寂寞的风从发髻拂过,带走凡身,站在比高原更高的高度解读人性。我相信,不用快马扬鞭,杨银娣已离天三尺三。

自然的纯美像油画中的背景,杨银娣才是烟视媚行的女主角。如我这般的印象中,她应该是强悍的,驾着越野车,穿长靴,有鹰隼一样犀利的目光。我呼着俗气,说着风凉话,站在梦野的角度解读着杨银娣。哪里真正理解这个背着行囊走天下的女子呢?及至看到她的样子,读到她的文字,我一下子被太阳灼伤了: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小女人?写着水一般清洌的文字,字字见底,句句砸进骨缝里。她的悲伤和快乐毫不掩饰地透明着,像莱茵河畔打瞌睡的天鹅,白得耀眼,在绿水间浮浮沉沉。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当事物美到极致的时候,人会变得无言,这时真的不需要再说什么。一个字都显多余。就像月光下,婆娑的树影中,抵在一起的头,拉在一起的手,你能说什么?或者春风初度,静静的湖水边,有人站在那里拉小提琴,你能说什么?唯有安静地坐下品味,品味杨银娣带来的不一样的美。

每个人都很独自,谁都不会真正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回过头来再想:做一个家庭主妇,应该很容易吧,一颗简单的心,一桌拿手好菜,一个甜美的笑容,就可以了吧?就这样和自己相爱的人过一辈子,不是挺好的吗?可是,当一个人决定走进未知,走进另一个世界,我只能说,这样的人是特立独行的,是不甘平庸的,是光荣的,是大写的,她不属于某个家庭,某个人,她属于社会。尼采,那个孤独一生的哲人;梵高,那个生活困苦的画家,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我们还忘不了他们,喜欢他们呢?因为精神。从本质上说,人类是痛苦的。当一个人哭着来到世间,最终恋恋不舍地离开,活得多么艰难。还要忍受太多的痛苦和打击,在各种意外灾祸或者病痛中失去我们的亲人。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每个人的悲伤都会在这个世界产生一种看不见的粒子,让活在当下的人受到感染。谁来收集我们最需要的那部分感应呢?那些比我们高的人。所谓高,是站得高,思想远,想法超前,只有这些人才能收集到这种物质,让我们在猎取后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失落的秘符》中曾经提到过,所罗门家族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美国911

事件后,人们那种悲伤的气氛如果可以测得出来的话,将会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绪感应!这种力量就是思维的力量。其实,无论作家说的多么玄妙,有一点我们还是认同的,人在发怒的时候,愤怒的情绪可以杀死一头牛。不然,我们怎么理解为什么领袖能一呼百应,有强大的魅力呢?答案就在这里。

然而在羡慕的眼光背后——说羡慕,是因为我们被许多的事情羁绊,无法像杨银娣那样放下,把左脚放到右脚前面,独自天涯。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平庸的环境里,少数人若仍要追求优秀和独特,难免就会遭到讥笑、嫉妒甚至谩骂,于是为了自保而退缩,违心地随大流。于是,我们用借口编织了各式各样的绳子,最后把自己捆绑,心被禁锢在一个小盒子里,发霉,生锈,然后腐烂变质。人类本身是有缺陷的,因此才让我们有这么多的欲望。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当然希望有人替我们完成。无疑,杨银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或者说,我们更羡慕这一个与我们多么不同的人。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果真如此吗?说到底杨银娣还是一个小女人,当她离开温暖的家,为她的梦想行走在路上的时候,她是美丽的,忧伤的;也是丰富的,寂寞的。就在那一段悠然恬然寡然索然的日子,她遇到了自己的康巴汉子,于是又有了三年的幸福时光。三年后,那颗开花的树再次祈盼春天的来临。一番思索,杨银娣决定继续前行。一个女人该用怎样的利刃,才能剪断一个男人经过淬火后的情感呢?

在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的流光随影中,谁能让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注视并且倾听?谁又能让我们满怀温暖地想念并且深爱?杨银娣得到了她想要的,但她不会独自坐在角落里。她一直在跟大家分享,把美好的故事传递给读者是杨银娣今生的最爱!在她出版的几部纪实读图系列中,我们看到了她的世界。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这个喜欢系头巾的女人,目光安详,过去完整,没有缺憾。但是,她看起来很让人心疼。当年,三毛携带着爱情出行,幸福是满的;杨银娣不是这样的三毛,她将孤单甩进行囊,一个人出发,所有的风景全是她的。她开着吉普,比别人快些,将众人远远甩在了后面。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小说,如果没有绚丽璀璨、恍若天堂、温暖芬芳、宛若梦境的描述,没有震颤、眩晕、飘舞、迷失的字眼,这部小说将是多么地苍白单调,无滋无味。” 可是,我为什么那么伤感、那么心疼呢?

我知道,这种想法是俗事的,带有尘埃,不见得适合这样一个情系山水,让许多人仰视的女子。其实我要说的非常简单,当杨银娣出发时,我会为她倒一杯酒践行;当她走累了想回归生活的平凡,我会张开双臂,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至于她为什么这么做,我不会问,只愿意倾听——如果她想说的话。

活在其上,活在其下。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杨银娣:她的疆域无国界(梦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