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巨人的轉身


騰訊巨人的轉身

曲豔麗 l 文

騰訊的組織架構調整了。

馬化騰有此想法,早有端倪。馬化騰在去年底的內部大會上就直言,“在管理方面,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 現在的騰訊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的系統性的梳理

9月30日,騰訊總裁劉熾平說,互聯網即將進入下半場,整個社會將從消費互聯網邁向產業互聯網

這句話為此次架構調整定了調子。產業互聯網的本質,也就是所謂的“ABC”,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

就像馬化騰說的:“騰訊開始和各行各業發生聯繫。”騰訊的下一步,是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也就是To B(面向企業)。

其背後的本質是,C端的流量紅利爆發期結束,而B端的業務才剛剛開始。

內網

其實,對鵝廠內部而言,這一切來得並不意外。

去年年底,架構調整的事就已經開始在討論了。知乎上的內部爆料稱,新架構的雛形出現在今年三月份。

鵝廠人很喜歡在內網上自懟,洋洋灑灑發佈萬字吐槽文。

早在2017年8月,就有員工在內網拋出新問題,說:“公司To B產品越來越多,卻沒有成型的提供協同支撐的中臺體系,可否拉通跨事業群的相關產品?”

至今年年初,高層的種種意向流露,令騰訊內部關於組織架構進化的討論陡然增加。

5月10日,內部威望極高的前CTO張志東現身內網,他以長文回應帖子說,在雲技術很不成熟的年代裡,沒有及時形成公司級的集中的雲調度平臺,錯過一些時間點,很可惜。

張志東說,這個結構性矛盾,也許同樣是鵝廠的技術組織體系變革的機會。

這個單一問答帖子瀏覽量超過3萬人次,參與回答人數近200人,內部的討論日趨激烈。

高潮的到來,是某自稱“社招老鵝”的匿名員工在8月上旬,進言的《五問》檄文

其中寫道:“毋庸置疑,賽馬機制在公司的過去發展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我相信至今賽馬機制也沒有過時.....但是,過去To C市場的競爭更像是叢林游擊戰;而To B、To G(面向政府)市場的競爭更像是大規模的陣地戰,攻城拔寨是系統工程。”

連騰訊HR與管理線高級副總裁奚丹都跟帖說:“代表總辦給你點贊!”

對於自行推動內部進化的這件事,鵝廠自上而下都有很高的熱情度。這很難得,從某種層面上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潛移默化影響騰訊決策。

中臺戰略

騰訊內部有個著名的“賽馬機制”,俗稱“

養蠱”。

也就是一個業務,多個團隊在做,就看誰最後闖出來了。微信、王者榮耀、吃雞手遊等等,都是在賽馬機制的產物。

“一旦做大、獨立成軍”,是騰訊內部不成文的規定。

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組織牆”,部門之間有很大的隔閡。

舉個例子,微信內部做語音識別等的AI團隊、原社交網絡事業群(SNG)旗下做視覺識別的優圖實驗室,還有技術工程事業群(TEG)的AI lab,其實都是割裂的。

所有人在攻城略地爭奪流量紅利時,這種打法很有效,但是當為企業、政府提供服務時呢?

連馬化騰自己都在四月份吐槽:“(合作伙伴)說找你們公司合作,你們怎麼一下子來十幾個部門,分頭給我談。”

除了“組織牆”,還有“數據牆”。坐擁超過10億月活微信用戶的騰訊,大概是全球掌握數據最多的公司了吧,但是這些數據分散在不同部門、不同業務之中。

所以,打破此間的隔閡,推行中臺戰略,此刻是必需的。

在架構調整的名單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騰訊技術委員會,也就是技術中臺,但具體如何,細節還沒有那麼清晰。

在這場騰訊內網的業務大討論中,“中臺體系”、“CTO”和“組織架構調整”始終是關鍵詞。

騰訊雲

最顯著的一個調整,是新增了雲與智慧產品事業群(CSIG)。

對標阿里雲,一個方向是To B(面向企業),另外一個方向是To G(面向政府)。

馬化騰在去年十月的《給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有23次提到了雲。此後,騰訊雲內部人事開始頻繁變動。騰訊內部人士透露,今年騰訊雲內部一直說要獨立,七八月份時消息就傳遍了。

馬化騰舉過一個例子,他在過去一兩年間發現,騰訊負責深圳濱海大廈新辦公大樓的工程部門,開始將智慧建築方案輸出給貴州等地的開發商,開始還不太在意,後來發現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

其實,很多傳統行業、政府民生部門都很需要數字化轉型的,越來越多的企業向雲端遷移。

因此,過去一年,騰訊雲高速增長,從財報中可見一斑。2017年騰訊年報中寫道:“其他業務主要是相關的支付服務收入和雲服務收入的增長,這兩項業務收入增長至人民幣140.84億元,同比增長了121%。”

阿里雲走的比較前面,然過往歷史上,騰訊屢次後發制人,也不容小覷。例如當年,在支付寶佔據絕對優勢之時,騰訊理財通就憑藉微信紅包而一夕翻盤。

這是因為騰訊在C端擁有絕對的流量優勢,是強大的推手,同樣的逆襲故事在QQ音樂、騰訊視頻都發生過。

例如政務雲,意味著與數以十億計的C端用戶連接,騰訊在C端築起的流量壁壘會衝高B端的優勢。又如騰訊金融雲,C端的大數據挖掘,也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非常需要的資源。騰訊雲原本在遊戲、視頻行業就很有優勢,這些行業也都比較需要C端資源。

騰訊巨人的轉身

德意志銀行在2017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0年,阿里雲市場份額將從2016年的54%下降到40%。騰訊雲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9%上升到27%,這兩大巨頭的競爭在未來三年將進一步白熱化。

新文創

另外一個新增的,是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騰訊的整個內容產業鏈是相當長的,從騰訊視頻、騰訊新聞、騰訊體育、騰訊動漫、騰訊影業、企鵝影視、微視、QQ空間、擁有很多IP的閱文集團、馬上將赴美上市的騰訊音樂等等明星產品。

如今除遊戲外,都歸入新事業群。內容大一統的邏輯很簡單,把數據打通、減少壁壘,深化內容平臺的融合,以及把社交和內容整合起來。

騰訊巨人的轉身

騰訊每個產品相對獨立,因此,在過去,像騰訊新聞就不一定會給做短視頻的微視導入流量。

現在,把這些流量、內容和運營整合起來,將是巨大的寶藏。

騰訊內部自我對標的是迪士尼,它想成為一家文化公司。其中的道理,就是迪士尼從IP到渠道的一體化運營

此次調整,還包括把分散在各個事業群的廣告業務整合在一起。在之前的架構體系下,有些品牌想投廣告經常找不到門,缺乏協同效應。

騰訊的網絡廣告收入不到整體收入的兩成,遠低於國內外大多數互聯網巨頭。廣告業務收歸一處,很多豐富的流量場景就可以整體盤活起來了。

2018年二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是141.10億元,同比增長39%。同時,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93.8億元,同比增長55%;媒體廣告收入47.3億元,同比增長16%。

最後

架構調整是在9月30日官宣的,而在那天的前一夜,騰訊內網一個熱帖《如何看待我廠本次BG架構調整》迅速浮上水面,鵝廠幾乎每一個人都在圍觀。

高贊前三,分別是“我希望今後BG部門之間不只有賽馬,更有合作”、“但願不只是形式上的調整”和“期待技術有機會更加重視”。

騰訊太需要一次變革了。

這是騰訊20週年來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上一次是在2012年,向移動互聯浪潮的全面轉型,以部門為單位,產品可以自主立項,微信事業群在兩年後誕生。

我很喜歡知乎裡鵝廠資深員工的一句話:“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永遠都是隻守著一個模式,賣同一種東西。做企業這個事兒和做人一樣,要順應時代、順應潮流。”

改革就會重新切分蛋糕。像騰訊這樣體量的巨頭,有如此魄力,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很多人說,騰訊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騰訊總裁劉熾平說:“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

騰訊的前面,還有一場硬仗需要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