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提起《周易》,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算命,而《周易》作為中華文化之源,其內容和影響,遠不只於此。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翻開《周易》,文字晦澀難懂、佶屈聱牙。究竟講了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實際用處,又該如何使用?回答過這些問題的古聖先賢不勝枚舉。以我輩之才學實難再去畫蛇添足。

總結前人,有說是宇宙萬物運行之規律的(包括人生);也有說是中華古代哲學的;還有說是占卜師世代總結的筮辭合集的。當然,也有說她就是一本人生各個階段的箴言書,告訴人們活到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情況該怎麼辦;還曾聽臺灣某位大師說《周易》其實就是一本性啟蒙的古代典籍,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來的,這人肯定很牛掰。總之眾說紛紜,難尋其究竟。

這些我們暫且不管,今天我們只談談生活中無處不在,卻因習以為常,被世人忽略的那些周易文化。畢竟上下5000年了嘛,要說現代早已遠離《周易》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實在有些小瞧了易學的魅力、威力以及影響力。

成語

我們很多生活中的詞彙都與《周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下面說幾個,供大家茶餘飯後做個談資。

九五之尊

為什麼皇帝要用九五之尊來形容呢?九為天數為極陽之數剛剛講過了,五呢?其實還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緣故:一卦有六爻,其中一、三、五爻處在陽的位置上,二、四、六爻處在陰的位置上,五呢又是最上面的陽位,再上去就是第六根爻了,變成陰位了。不好,所以,五爻就是皇帝的位置。六爻可以看做退居二線的太上皇,不掌實權。再說了,皇帝是天子,老天的兒子,不能跑到最上面去的。我們以乾卦為例,看下圖: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這也是在提醒君子們做事,到了九五的位置就適可而止啦,不要過頭。凡事一過頭是要後悔滴!

東西

“東西”,也是源自於《周易》!五行方位裡邊講得很清楚: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中間土。土,到處都是古人懶得理;水火——南北買了你也不好弄,拿又拿不得,存又存不住;金木——東西你才好拿走嘛!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與《周易》不沾邊兒的。大約在漢朝,長安城貿易場所設有東市和西市,買賣貨物,不是跑東就是跑西,久而久之買貨物,就說成了買東西了,之後推廣至一切人事物都可以用“東西”來代替。

也有說,是因為那時候商人基本都集中在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買東賣西,慢慢變成了買賣東西。

還有很多種說法都有理有據,至於諸君相信哪一說,完全看個人喜好了。

不要以為我們離《周易》早已非常遙遠,其實生活中大家都隨時在用,尤其是日常說話。只不過時間久遠,大家漸漸的忽略了而已。

不三不四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首先咱們還是從五行的角度開始看:

前面在講“東西”的時候提到過,易學對於五行的數字定位是:1水、2火、3木、4金、5土。水主智火主禮木主仁金主義土主信,也就是古人常說的五德:仁義禮智信啦!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說一個人不三不四,就是講這個人不仁不義。實際也可以理解為是在指責這個人為人如水火般無情無義,是貶低人格的說法。是不是要比現在的理解更加損人?

咱們再回到《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六根爻組成,其中初、二爻代表地,三、四爻代表人,五、六爻代表天,也就是天人地三才,三才都有行事之道,即天道、人道、地道。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那麼說一個人不三不四,就是在說他不在人的位置上,不按人道辦事兒。

也有學者人認為,不在三爻也不在四爻,位於三四爻之間,處在上下兩卦的夾縫之中,不上不下,不倫不類。兩種說法都有其道理,但意思都差不多。

變卦

變卦:突然改變原來的主張或己定的事情(常含貶義)。這是字典上的解釋。那為什麼要說改主意了就是變卦了呢?

不管你用哪種方法起卦,得到一個卦象後,就是主卦,也叫本卦。但是,萬事萬物都不可能一成不變是吧?只要卦中有動爻(你可以理解為動搖了,就是有變化了),在《周易》裡就是前面講過的:6老陰和9老陽;有這兩爻的位置就為“變爻”,怎麼變呢?陰變陽,陽變陰。這一變主卦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卦了,這個新卦就是“變卦”。如下圖小紅點標註的老陰變成陽。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主卦”因為有“動爻”的原因,變成了“變卦”,這一過程就反應了一件事的過去,現在,未來,包括變化的原因,大師們就可以開始對發問者提出的問題進行推演判斷了。這就是周易預測。

當然門派不同、預測方法的不同,形式上會有區別。比如蓍草筮法、大六壬、梅花易數等等預測方法,會有很大不同。能潛心修煉,把其中一門學得通透,就足以獨步天下啦!

可見,平時我們說誰改變主意了叫變卦了,是出自於《周易》預測學的,意義上有區別,本質上都是在表達事物在變化。只不過日常的變卦多為貶義,而易經的理解,它只是對變化之後的卦命名的名詞,完全中性。

錯綜複雜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平常的解釋是:錯:交錯,交叉;綜:合在一起;錯綜:縱橫交叉。形容頭緒繁多,相互糾結,情況複雜。出自於《周易·繫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錯綜複雜實際上是《周易》看卦的方法。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錯:把本卦(主卦)中的陰爻變陽爻,陽爻變陰爻得到的新卦。如水雷屯卦變成火風鼎卦中,這二卦就互稱錯卦。錯卦的道理告訴我們要站到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現在的說法叫換位思考。立場相同,看法卻不同,便是相錯,相錯者相輔則相成,相背時則力量抵消。

綜:把本卦(主卦)倒置過來,如水雷屯卦的綜卦是山水蒙卦。綜卦的道理是告訴我們每個人立場不同,觀念就不同,不能永遠只覺得自己是對的。立場不同時,卦象也不同,從不同的立場看卦象,更為客觀。

復:用原卦的二、三、四爻組成新的三畫卦做新卦的下卦(互卦),用三、四、五爻組成的三畫卦做新卦的上卦(交卦),這樣又形成一個新的六畫卦,這個新卦就叫原卦的復卦,也叫交互卦。如水雷屯卦的復卦為山地剝卦。指的是事件內部的交雜關係,事出必有因,但藏於深處,不注意便看不出來,但對事件的起因及可能的變化,卻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應當預先觀察到。

雜:復卦的綜錯卦。也就是要把卦翻來倒去的看。雜卦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事情沒有絕對的,光看一面不行,應面面俱到。

真正在看卦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動爻,《周易》中的卦象是假設的暫停現象,實際上每一個卦象及其變化都是動態的。所以,必須用變化的觀點來觀察事物,絕不可一成不變。

孔子講以善易者不卜。因為自己的卦象自己最清楚,只要客觀而認真的觀察,做到清楚知曉,何須卜筮。

名字

古人有名有字,名和字一般都是有相關性的。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再就是三國大將趙雲趙子龍了,他的名字出自於:《周易—乾卦 文言》: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看這名字就很霸氣了是吧,再看孔老夫子的解釋就更明白雲和龍的關係了。

讓我們再來看看著有《茶經》一書的茶聖陸羽,字鴻漸。出自於:

《周易—漸卦》:上九: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駱賓王:字觀光。初唐四傑之一,出自《周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白居易:字樂天。唐代大詩人,出自《周易—系詞上》:樂天知命,故不憂。

接下來我們看看現代和當代的名人吧。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莫文蔚:名字出自《周易—革卦》: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徵兇,居貞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是不是突然知道莫文蔚為什麼那麼喜歡豹紋了啊?呵呵!

高行健:其名出自《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臧克家:其名出自《周易—蒙卦》:九二曰: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當然歡迎留言給我哦,我們一起探討、學習。

習俗

筷子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筷子,古代叫“箸”,是不是覺得很像蓍草的“蓍”字?沒錯,湊足50根筷子,一樣可以用來卜筮。如果你有精力,拔自己50根頭髮卜上一卦,也未嘗不可。不過今天不講這個。咱們講點好玩兒的,看看你真的會用筷子嗎?

筷子要兩根才能正常使用,細長而平直,還要一頭圓一頭方。為什麼呢?

因為二在周易先天卦裡代表兌卦,兌卦萬象為口,也代表吃,其卦德為悅;巽卦主細長,五行屬木,卦德為伏入!也就是說,用兩根細長的木質玩意兒(並不是鐵的就不行,主要是怕你擱著牙),把東西放入口中吃,心情要喜悅。所以古人也有吃飯不罵孩子的說法,何必搞得吃個飯大家都不開心呢。

筷子有兩頭,一頭圓一頭方。圓為乾卦為天。方為坤卦為地。吃東西用圓頭不用方頭,所以叫民以食為天。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兩根筷子,拿在手裡,一跟主動,一根從動。主動為陽,從動為陰,也就是兩儀之像。

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當中。這是天、地、人三才之像,順序不能亂。

用筷子有很多規矩。敲盆敲碗不行,一是罵廚子,二是過去要飯的才敲敲打打。還不能用筷子指著人,那樣很不禮貌。食指翹著指人也是討打,你想玩兒“仙人指路”可不行。再者,不能把筷子插到碗裡,給死人的飯筷子才插在碗裡。

夾菜的時候筷子不能用“抬轎式”,就是橫著把筷子插進菜裡從下往上挑。這是窮鬼貪吃的不祥徵兆。得用“騎馬式”夾菜,筷子要豎著伸下去,夾好菜,立馬離開盤子,千萬不要在盤子裡突發羊癲瘋——抖三抖。那也是缺少教養的表現。

重陽

一說到重陽節,自然就能想起王維老前輩的那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重陽節,為啥不叫雙九節、九九節?非要整個重陽節呢?沒錯,還是與《周易》有關。

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一直到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祭祖、登高,佩戴茱萸,等。直到後來又取九九諧音久久之意,希望老人家活的久一點,就變成了老人節。當然這些都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今天就討論一下重陽又叫重九的真正來歷。這事兒要講明白真心不易!咱們先來看看無字天書——河圖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為陽地為陰,六為地數,九為天數,六為陰,九為陽。九九不就是重陽啦!

這麼說好像蠻簡單的,其實背後的理論汗牛充棟,一時半會兒講不清楚。我們換一個角度吧——蓍草演算法:

蓍草演算經過分二、掛一、揲四等步驟,最後得出“六、七、八、九”四組數。六為老陰、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老陽。這是六、九可以代表陰陽的原因所在,故取六、九命名各爻做爻題。所以,九九就是重陽啦!

另外,《尚書•洪範》裡面講:“五行者,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就是五行按水、火、木、金、土的順序分對應數字與1、2、3、4、5。單數為陽為天數,雙數為陰為地數。天數(陽)1+3+5=9,地數(陰)2+4=6。因此九為極陽之數,六為極陰之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故曰重陽。

懂周易才明白的那些有趣的成語、名字和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