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轟炸機起火墜毀在格陵蘭,4枚核彈破裂造成嚴重核汙染

1968年1月21日,在丹麥領土格陵蘭上空,一架攜帶4枚B28核彈的B-52轟炸機由於座艙內部起火,迫使機組成員不得不跳傘棄機。6名機組成員成功彈射,另外一名沒有彈射座椅的成員在跳傘時死亡。

1960年,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啟動代號“鉻頂行動”的空中警戒巡邏任務,由攜帶核彈的B-52轟炸機飛到蘇聯邊境,對蘇聯進行核威懾。根據該計劃,美國空軍確保隨時都有12架轟炸機在空中執勤,一旦爆發核戰爭,立刻對蘇聯發起核打擊。

B-52轟炸機起火墜毀在格陵蘭,4枚核彈破裂造成嚴重核汙染

B-52轟炸機

1968年1月21日,一架從紐約普拉茨堡空軍基地起飛的執行“鉻頂行動”的B-52轟炸機,經過空中加油後,抵達巴芬灣和格陵蘭島的圖勒空軍基地上空。由於天氣太冷,機組人員打開了加熱器,把被髮動機加熱的熱空氣引入機艙,沒想到造成放在加熱通風口的泡沫墊子燃燒起來。

當天下午,當飛行到距離圖勒空軍基地以南140公里附近,機組人員向圖勒空中管制中心報告機上起火,請求緊急降落。5分鐘後,機上的滅火器全部用完,大火造成電力中斷,濃煙充滿了機艙,什麼都看不清楚。機長一看已經無法挽回,只好果斷下達了棄機命令,6人依次安全彈射,最後一名機組成員在跳傘時頭部受到致命傷死亡。

B-52轟炸機起火墜毀在格陵蘭,4枚核彈破裂造成嚴重核汙染

B-52轟炸機墜毀的痕跡

這架無人駕駛的B-52轟炸機繼續往北飛行,墜毀在北極星灣的海冰上。攜帶的4枚B28核彈受到猛烈撞擊解體,放射性材料撒了一地。幸運的是,沒有發生核爆。飛機內部的102噸航空燃油被點燃,燒了整整6個小時,燃燒產生的熱量熔化了海冰,造成一部分飛機殘骸和彈藥沉入海底。

飛機墜地時的爆炸和大火使散落解體的零部件分佈在4.8公里×1.6公里的廣大區域,撞擊點中心直徑50米的海冰全部融化。飛機在海冰上摩擦劃出了一道670米長、120米寬的黑色痕跡,周圍的海冰被航空燃油和放射性物質汙染,包括鈈、鈾、鎇、氚元素。

B-52轟炸機起火墜毀在格陵蘭,4枚核彈破裂造成嚴重核汙染

清理工作現場

美國和丹麥立刻啟動了緊急調查和清理汙染物的行動,而且必須要在來年春天海冰融化之前,把汙染物清理乾淨。否則海冰一旦融化,這些放射性物質就會流入大海。

在北極的冬夜,氣候非常惡劣,氣溫最低達到零下40℃,還有每秒40米的大風。各種設備更容易出現故障,電池的工作時間也大大縮短。第一階段的清除工作直到2月14日才結束,此時太陽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了。丹麥堅持受到汙染的物質和材料必須全部運走,美國人只好把帶有放射性的飛機殘骸、雪和冰裝在木頭箱子裡,再裝船運到南卡羅萊納州處理。

B-52轟炸機起火墜毀在格陵蘭,4枚核彈破裂造成嚴重核汙染

MK28核彈

清除汙染的行動一直持續到當年9月13日,當最後一艘運輸汙染物的輪船起航才結束。700多人持續工作了9個月,還有55萬加侖受到汙染的海水也全部打包、裝箱運回美國,總共耗資940萬美元。4枚核彈中有3枚在海冰上被找到,還有一枚失蹤。

B-52轟炸機起火墜毀在格陵蘭,4枚核彈破裂造成嚴重核汙染

MK28核彈

這次嚴重的核汙染事故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考慮到政治和實際操作上的雙重風險,不久美國戰略空軍取消了B-52轟炸機的空中警戒巡邏任務。同時,為了確保這些意外的核事故不會造成超級大國誤判,進而發動核戰爭。在1971年9月,美國和蘇聯簽訂了《關於減少核戰爭危險的措施的協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