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宋襄公的仁者无敌

仁义是个什么东西?

仁义是坏东西吗?仁义是好东西吗?仁义可以用来称霸吗?

宋襄公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初齐桓公和管仲把公子昭托付给了自己,而不是别人。是因为宋国强大?不是。是因为宋国亲近?也不是。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有眼力?想来想去,结论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仁义,仁义无敌啊。

宋襄公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面对强大的齐国,我的军队兵不血刃就解决了问题呢?这说明了什么?想来想去,结论是:战争并不取决于实力,取决于仁义,仁义无敌啊。

宋襄公还在思考又一个问题,纵观天下,谁最仁义?想来想去,好像没有人比自己更仁义。他搞了一个仁义排行榜,发现如果自己排在第二位的话,还真找不到能排第一的。

既然我是天下最仁义的,为什么我不能称霸呢?我一定能。

仁义无敌啊。

——地区盟会

“仁者无敌啊。”宋襄公说。他一直在说,从齐国一直说到了宋国。

子鱼一直没有说话,他知道“仁者无敌”都是胡说八道,要不是他和高虎的反间计,还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吃饭呢。

“你看看,我们是正义之师,不用动手,敌人就崩溃了。邪不压正,正义必胜,此之谓也。”宋襄公没完没了。

子鱼还是没有说话,宋襄公虽然想法荒谬,但是人还是个好人,譬如这一次,他就没有向齐国要任何报酬。仁义嘛,不是利益。

“仁义,可以战胜敌人,也可以团结人民。凭着仁义,我们可以治理好国家,可以帮助友邦,还可以称霸天下。”宋襄公说到这里,突然好像感悟到了什么。“对了,如今齐国不行了,可是,齐桓公的事业不能荒废啊。我们为什么不能号令天下,做天下的盟主呢?”

子鱼一听,这回不能不说话了。

“主公,咱们凭什么称霸天下啊?”子鱼问。

“凭什么?凭仁义,仁义无敌啊,哈哈哈哈。”宋襄公大笑起来,把称霸的想法告诉了子鱼,他以为子鱼一定会很兴奋,这下可以成为管仲第二和齐桓公第二了。

可是出乎他的意料,子鱼非但没有兴奋,反而反对。

“主公啊,我看,还是省省吧。一来,咱们实力不行。二来,风水轮流转,老天爷厌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咱们再怎么折腾也没用。”子鱼的意思,其实第一条就够了,可是他知道第一条根本没有办法说服襄公,所以临时加了第二条。

“子鱼啊,仁义无敌啊。齐国咱们都能搞定,还有哪个国家搞不定的?”宋襄公对子鱼的回答有些失望,看来,自己必须把管仲和齐桓公的角色一肩挑了。“不行,我现在就要召开联合国大会,重新选举盟主。”

子鱼原本就准备不说话了,听宋襄公这么一说,不说也不行了,他急忙阻止宋襄公道:“主公,就算你想当盟主,这样也太快了。当初齐桓公也不敢一开始就召开联合国大会啊,依我看,保险起见,先召开一个地区盟会,把周边的几个小国家招来开个会,热热身也好啊。”

“好主意,就这样了。到时候杀鸡给猴看,先把东夷搞定。”宋襄公高兴了,子鱼的主意不错。

宋襄公掰指头算了算,周边国家中,西面是郑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鲁国,没一个好对付的。相对来说,东面的东夷算是一堆杂碎国家,先搞定这帮国家,也算是开门红了。

按着宋襄公的方案,首次地区联盟邀请了曹国、邾国、滕国和(曾+耳旁,音层)国四个国家,其中,只有曹国勉强算个中等诸侯,其余三个也就相当于大地主。顺便一提的是,这四个国家分别就是曹姓、朱姓、滕姓和曾姓的起源,其中,曹为伯爵,始祖为周武王弟弟振铎,出于姬姓;滕为侯爵,始祖为周武王弟弟绣;邾国为子爵,出于上古曹姓,后代分别姓朱和姓曹;(曾+耳旁)国为子爵,大禹后裔,出于姒姓。

初次盟会,宋襄公把地点放在了邾国。

到期,宋襄公提前两天赶到。邾国国君简称邾子,邾子知道惹不起宋国,没办法,准备了好吃好喝的,赔着笑脸。宋襄公挺高兴,也很平易近人,跟邾子聊得也很开心。

可是很快,宋襄公就不开心了。为什么?因为会期到了,可是该来的一个也没有来。

“咦,胆儿肥了,不把公社社长当国家干部了?”宋襄公非常恼火,很没面子。

过了一天,滕国国君滕文公到了。

“你怎么来晚了?”宋襄公问。

“我,我老婆临产,晚了一天,嘿嘿。”滕文公小心解释,其实他老婆没临产,压根儿是他不愿意来。

“临产?还难产呢。找个房子,关起来再说。”宋襄公也没客气,找了一间小房间,直接把滕文公给拘留了。

邾子一看,吓个半死,也不敢给滕文公求情。

又过一天,(曾+耳旁)国国君(曾+耳旁)子来了。

“你怎么来晚了?”

“我,我——”(曾+耳旁)子还没说完,宋襄公打断了他,“我什么我?故意迟到,你这不是败盟吗?啊,关起来。”

就这样,(曾+耳旁)子也给关起来了。

总共约了四个诸侯,现在关起来两个。

曹共公磨蹭了几天,原本准备来,听说那哥俩都进去了,他还敢来?他不来了,把(曾+耳旁)子给坑了。

又过了两天,曹共公还没有来,宋襄公这火就大了。原本打算曹共公来了,给他们几个开个会,然后各罚做几个俯卧撑,大家把宋襄公选成盟主,也就行了,也就算是圆满成功,无与伦比之类。可是,现在曹共公都不来了,宋襄公感觉自己好像是一头老虎领着三条狗在逛悠,丢人哪。

怎么办?宋襄公想了半夜,最后一拍大腿。

“杀人。不杀鸡,怎么能吓住猴?要是这次就这么草草收场了,今后还怎么混?”宋襄公这个时候也不去想什么仁义不仁义了,为了称霸,什么都能干。

问题是,杀谁?

——假仁假义

“老邾,我听说睢水有河神,东夷人很信这个,这样,你把(曾+耳旁)子给宰了,洗干净烹熟了拿去祭神。”第二天开会,原来的五国盟会成了二国会谈,宋襄公连客套话也省了,上来就给邾子布置任务。

邾子一听,宋襄公竟然要用活人祭神,而且人家(曾+耳旁)子虽然爵位低,好歹也是个诸侯啊。邾子当时就傻眼了,看见宋襄公正在气头上,也不敢劝。

为什么宋襄公要杀(曾+耳旁)子而不杀滕文公呢?这里有个讲究,(曾+耳旁)子是个子爵,爵位低而且满天下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亲戚。而滕文公是个侯爵,又是姬姓,万一杀了他,很容易惹恼王室和姬姓国家,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说白了四个字:欺软怕硬。

邾子不敢说话,可是子鱼不能不说。

“主公,为什么要杀(曾+耳旁)子?”子鱼问。他知道襄公很没面子,可是没面子也不能乱杀人啊。

“他迟到。”

“迟到就杀?”

“不错,当年大禹在会稽山召开群神大会,防风氏迟到,大禹就杀了他。可见,迟到是很重的罪,该杀。”宋襄公把当年大禹杀防风氏的典故拿出来说。别说,在这里用大禹的故事挺黑色幽默,当年别人迟到被大禹杀,如今大禹的后代因为迟到被别人杀。

“可是,那是大禹啊。当今天下,能够杀戮诸侯的只有周王和齐侯啊。”子鱼据理力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年召公曾经授权姜太公讨伐诸侯。

“没错啊,当年是齐侯,可是现在齐国衰落,轮到我们了。”宋襄公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不过总体上还是强词夺理。

“那么,同是迟到,为什么杀(曾+耳旁)子不杀滕侯?”子鱼也急了,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可是没办法了,也只能问。

“这,”宋襄公沉吟了片刻,这确实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不过,随着他的眼前一亮,他找到了最佳答案:“因为(曾+耳旁)子迟到两天,滕侯只迟到一天。杀(曾+耳旁)子是为了体现我们的威严,放过滕侯是证明我们的仁义,啊,仁义,仁义无敌啊。”

绕来绕去,又回到了仁义这个主旋律。

子鱼彻底没电了,只要说到仁义,他知道自己就没什么话说了。

“去你妈的仁义,假仁假义还差不多。”子鱼心里骂了一句,可是不敢说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