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副作用真的比西藥小嗎?

Blood_puppet


是藥三分毒,這是大家的共識,但大部分人都把這裡的“毒”指向西藥,認為中藥是安全無毒副作用的。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非也,中藥並不能保證比西藥傷害小,甚至可能傷害會更大。從來沒有一本中藥書說過中藥沒有毒性!

以前,並沒有使用現代醫學研究的方法,來評估中藥的療效與毒副作用。所以給人一個印象,就是中藥的毒副作用比較小,甚至很多人說中藥沒有毒副作用。其實這是不對的。中藥與西藥一樣,也是有毒副作用的。至於毒副作用的大小,則取決於具體的藥物及其劑量。比如中藥中的雄黃,毒性就很大;何首烏含有肝毒性,土三七有嚴重的腎毒性。再者,有些中藥含有馬兜鈴酸,可導致嚴重的腎衰竭。由此可見一斑,中藥並不是沒有毒性,只是我們現在對中藥的研究甚少,以致很多中藥說明書上不良反應一列還寫著“尚不明確”四個字一代而過。

反觀西藥,基本上在藥物說明書裡能一項項的說明白,尤其是進口的藥物,藥物說明書,堪稱是一本小冊子。如芝麻大的小字密密,其中的一些藥物禁忌和慎用情況足可以嚇你半死。對於造成不良反應的情況,甚至個案,有幾個病人發生過這種情況都會給你寫清楚。

所以,從毒副作用出發,不能說中藥就比西藥的毒副作用小,應該視藥物的具體種類和劑量而定。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藥物諮詢師軍


所謂的中藥副作用比西藥小,那是因為組方的原因。中藥因為單味藥的作用很多,所以可以在強化效果的同時,抵消一部分其他藥的副作用。或者強化其他藥物的作用使得藥物劑量減少從而減少副作用。西藥在用藥時如果選擇聯合用藥的話副作用也可以降低到最少。好比感冒頭痛,醫生給你開個對乙酰氨基酚,再加蘭索拉唑,然後加點護肝片,調整用量後,副作用就可以降到最低。

很多人覺得中藥沒有副作用或者認為中藥副作用很小,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其實,很多中藥材都是含有毒素的,有的甚至含有劇毒。比如,蟾酥,附子,雄黃,硃砂,草烏等藥材。過量服用都會引起中毒。

很多人認為中藥藥性平和,吃了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卻忽略了是藥就三分毒,都有毒素,這就是藥物的價值所在,沒有毒素的藥材不叫藥材。因此長期服用中藥是不可取的。

很多人會把中藥拿來泡水喝或者燉湯喝,這些補藥對身體確實有滋補作用,副作用也很小,但如果不分辨體質就亂吃的話,吃多了反而對我們身體沒有好處。濫用中藥還會對我們的肝臟和腎臟造成很大的損傷。


子夜雲軒


副作用是指應用治療量的藥物後所出現的治療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隨著主要作用而附帶發生的不好。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嚴格來說,所有的藥,包括化學藥、中藥、中成藥都有副作用,只是不一定每個人每次使用都會表現出來。如果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安全性是能夠保障的。

中藥它可分為有毒與無毒兩大類。所謂有毒就是對人體可產生不良作用,如常用的附子、硃砂等就屬有毒中藥。

中醫用藥講究配伍與配伍禁忌。在治療疾病時使用哪些藥物會產生協同作用或者藥性排斥抵消,單獨使用時無毒的藥物,和哪些藥物同時使用時會產生對人體的毒副作用等,很多都是早有定論的。

部分中藥在一定的劑量範圍內對人體無毒,但超過安全劑量也會產生毒副作用。或是藥物本身不產生毒副作用,卻被盲目服用,也會使症狀加重,越治越寒或越治越熱。

無論中藥和西藥,都有它們本身各自的優勢,使用中藥還是西藥也得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並不是絕對的。祝健康!


康美中藥材價格指數


中醫如果單獨以某種藥的毒性和西藥比,真的比西藥毒副作用還大。中藥中有些藥材有毒,甚至劇毒。但是中藥講究配伍,講究相生相剋,有些劇毒的藥用在複雜的藥材中,能治病,卻分解了毒性。以毒攻毒是中藥常有的方法。

在許多古方中,現代醫學檢驗出了對人體有害的劇毒物質,被攻擊,被拒絕。比如我們的雲南白藥不是有毒性物質嗎?可有誰知道使用雲南白藥出現副作用,鬧出人命的?而那些通過層層試驗檢測的西藥,在實際使用中多多少少都有副作用吧!有些副作用得多年後才能發現。

當然,中藥在優秀的中醫師裡才能發揮作用,那些庸醫用平常的中藥材也可以讓人吃出問題來的。所以說中藥在優秀的中醫手裡副作用少,西藥無論誰怎麼用,副作用一定存在著。這是中醫和西醫的用藥方式,治療理念不同而決定了的。


追花精靈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藥物的副作用:副作用就是指應用治療劑量的藥物後出現的治療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

國際上通行的描述藥品的副作用,毒性反應,繼發效應,後遺效應,特異質反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有一個統一的詞叫‘不良反應’。

今天就說說這個‘副作用’。其實副作用有時和毒性反應很難區分,一般是以反應程度的輕重不同而定。藥物的副作用是隨治療作用同時出現,是一過性的,治療結束一般副作用也就消失,但有時也可能造成比較大的損害,而且副作用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的,毒性反應相對而言程度較重,通常是指對人體的每個器官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損害,我想提問者提問題的本意應該就是指副作用和毒性反應這兩項,統稱‘毒副作用’。

西藥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大家有共識:比如老一輩人經常服用的安乃近,解熱鎮痛效果很好,但不良反應大:粒細胞缺乏,發生率1.1%,發病急,重者有致命危險;自身免疫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蕁麻疹,表皮鬆解症,過敏性休克風險很大,國外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已停止使用,我國還未禁止,但用量已不多。

下面說說中藥和中成藥,副作用比較大的比如川烏,草烏,雪上一枝蒿,雖然經過炮製,但有毒成分依然存在,甚至這個有毒成分就是療效的關鍵,不能完全去除,許多舒筋活血,治療跌打損傷的中成藥(比如雲南白藥包括噴霧劑,三七傷藥片,接骨片等)裡都含有,長期使用對肝腎功能和心臟功能都有副作用;中藥木通等含有極少的馬兜鈴酸,對肝功能也會造成一定傷害;中成藥牛黃解毒片是老百姓的常用藥,裡面含有一味藥雄黃,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俗名砒霜,雖經炮製含量極少,但這個東西容易在人體內蓄積,如果用量較多或使用時間較長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還有一味藥叫何首烏對肝功能就有影響,中成藥潤燥止癢膠囊,斑禿丸等含有何首烏。

中藥常用的都有近一千種,共計幾千上萬種,中成藥更是多達幾萬種。上面只是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中藥跟西藥也是有毒副作用的,有大有小,有的毒性比西藥還大,中藥目前還難以廣泛進去國際市場其願意原因一是療效的確證,二就是成分複雜,毒副作用難以把控。所以不能絕對認為中藥比西藥毒副作用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談藥物的毒副作用不能拋開用藥劑量這個關鍵,有人說過,‘’拋開劑量談藥物的副作用都是耍流氓‘’。無論中藥還是西藥,一定要嚴格掌握適應症和用法用量,在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服用,才有可能減少毒副作用的發生。


青松子子


中藥副作用真的比西藥小嗎,這個問題較好回答,中藥的副作用一直是中醫藥人致力重視解決的問題,它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性別,症狀,結合考慮用最恰當的量達到應有的效果,儘量避免中藥用量不當造成的後果,而且在方中考慮君,臣,佐,使,相殺,相須,相畏,相反,等方法加以控制,又有用量非常靈活的便利,最大程度上避免副作用。且在煎藥時又有先煎,後下,包煎及煎湯代水等方法也可消除一定的副作用,並且在服用方法上也有考慮規定了一些可以儘量減除副作用的有效方法如用發汗藥藥力較強吋以汗下為度,不必盡劑,可防發汗無度,嘔吐病人宜小量頻服避免量大產生嘔吐。並配有配伍禁忌,都是減少副作用的有效方法,更為重要的是炮炙加工,加工可去除非藥用部位所以有了抽心者除煩(例子有,遠志,丹皮,麥冬),去瓢者免脹(例子金櫻子,山茱萸),減少刺激刷毛(例子枇杷葉,金毛狗,鹿茸),說到炮炙就更有作用了以大黃為例為峻下藥,藥性猛烈,能有身體虛弱或年齡較大的患者可用大黃的炮炙品熟軍,藥性較為緩和適用乾兒童,老人,休弱,從而避免因藥力強大而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這樣的例子更多如炙何首烏,炙麻黃,炙蔓荊子,炒扼子,延胡索,水蛭,乳香,沒藥,等等吧,這些就是中藥儘量避免副作用的其中一部分感覺還是能說明其問題實質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交流。


亮劍152482879


順應自然才是天道,為什麼古人把玉米稻穀等種作糧食而沒把其他東西當作糧食是有原因的,中醫講的是藥食同源,藥分幾等,是藥三分毒,之類的如紅豆,綠豆這類長期吃是沒副作用的,但是如附子,南星,蓖麻,大黃之類的就有一定的毒性了傷肝傷腎也是肯定的,但是總歸來說中藥只要配伍好還是沒西藥副作用大,再說中藥好多都是制過的如泡製,蜜灸,瓦陪等,


一點說道


中國人吃了那麼多年中藥,管他有毒沒毒,按進化論的提法,能延續到今天的基因,早都練就銅肝鐵腎、百毒不侵了。

康乾盛世不缺衣少糧又有太醫傍身的皇室子嗣,雖然有一小半夭折沒法活到成年,但絕對不是因為中醫中藥無能或中藥有毒副作用,分明是這些皇家小孩好奇心太重,想去陰間旅遊一番,太醫們只是被逼無奈幫了點忙罷了。


晴月浩新雪


大部分中藥的副作用應該是比西藥小的,因為中藥大部分都是天然的植物,甚至很多可以當做食品來吃的。

而西藥不同,西藥是提取了有效成分或者化學合成的東西,往往是副作用更大。(當然,我不是專業的,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也有人說西藥是提取單一有效成分的反而更安全,更容易瞭解和控制副作用。西藥確實也標註副作用。)

但是,中藥最多是副作用小一些,而絕對不是沒有副作用,很多宣傳什麼中藥無毒副作用實在是欠妥當。而且因為一種中藥本身是含有很多種成分的,本來就很複雜,直接說什麼副作用大小好像也確實有的問題。


木府木初


中藥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文化沉澱的金華,是中國人民生活健康不可或缺的瑰寶,不用比較西醫,各有千秋,中醫治本,有毒是正常的沒有人說它沒有毒性就是利用毒性作用治病救人的,升和降就是調動全身免疫力對抗各類疾病。我們不要一說西方醫學如何先進,就貶低中國中醫。盲目崇洋媚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