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稍微懂一点法律的都知道,一个人死之后的财产第一顺位继承人应该是子女、父母、配偶。如果这三样都没有,那么这个人的财产就由兄弟姐妹继承。万万没有老婆孩子都还活着,就把财产全都留给弟弟的说法。也就是放在中国古代就更看重“父死子继”的财产继承制度了。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但是偏偏在我国古代就有这么一个出了名的奇葩家庭。当妈的死前抓着大儿子的手说:等你百年之后,你的家产一定要留给二弟啊,也要嘱咐二弟,他到了那一天也要给三弟作者准备。大儿子天生孝顺,也答应了。背后的两儿子一脸懵。

这说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宋王朝的开辟者“赵匡胤”一家子。赵匡胤本来是五代十国中,北周的将领。在混乱时代曾经还和李唐后主李煜称兄道弟一起打天下。但是有着大将才华的赵匡胤号称“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终于还是在陈桥,黄袍加身,一朝为王。赵匡胤的军队结构基本上是兄弟营。有奶便是娘,可以说是一支虎狼之师。迅速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赵宋王朝。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赵匡胤的兄弟营也为之后的杯酒释兵权奠定了基础。一群以军队作为自己私有财产的将军们,在皇权面前也都抵了头。宋朝的皇权一统的紧缩力比之唐朝达到了空前强盛。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再度出现。宋朝开始了军队掌握在中央,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防止军权垄断。岳飞就是因为和将领士兵们的关系搞得太好,出现了岳家军这种脱离皇帝掌握之外的自由军队,才被赵构猜忌而死。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赵匡胤也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以至于虽然宋朝的科举制已经非常完善,但是也有着类似“举孝廉”的"制举"制度。就是允许自荐,通过考试和审查。一般在乡里有孝名的,可在考试相当成绩中优先录取。而这位开国皇帝的孝道,在今天看来有一些“妈宝仔”的韵味。赵匡胤的母亲在薨逝前留下遗嘱,对赵匡胤说她认为让少君继位极为不妥,所以赵匡胤的江山天下还是要留给他的弟弟赵光义,兄终弟及才能让兄弟共享荣华,而赵光义死后的皇位也要传给最小的弟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再传赵匡胤长子。赵匡胤也答应了。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但是在一个正常人的思考角度,显然这个不符合常理啊。老母亲杜太后死的时候赵匡胤才35岁,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11岁,赵德芳3岁。且不说赵匡义还能活很多年,就算这时候死,11岁的长子继位,锻炼几年也能坐稳江山。赵匡胤这时候答应老母亲,是出自真心也犹未可知。毕竟在当时刚称帝的情况下,他还没有意识到皇权一家独尊的滋味。当然也有可能这是他假意答应他母亲的谎言,只为了让老人家走得安心。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随着赵匡胤的儿子逐渐长大,或许他意识到了当时答应杜太后要求的荒唐。而当时的开封府尹的职位已经被赵光义大权在握。也就是说他的这位弟弟掌握了整个京城的戍守。有着皇室地位的赵光义,在开封府尹的位置上再当时的朝臣们看来,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储君人选。而赵匡胤的摇摆不定,赵光义都看在眼里。语气被动刀斧加身。不如先人一步。于是宋朝历史上第一段暧昧不清的模糊历史就出现了。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烛影斧声。是宋高宗赵光义即位的一大舆论热点,也是说他弑兄夺位的痛点所在。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屏退左右下属,只赵光义一人在侧,于是众臣从外面看,只见时而晋王躲避,时而听见皇帝用斧子拄地的声音,又传来皇帝说:“好为之”(好好干)。然后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晋王赵光义即位。

太后中的一朵奇葩,死前留下遗嘱:儿子,你的皇位还是给弟弟当吧

而另一种说法是,本来赵匡胤是召见四子赵德芳的,但是被听到消息的赵光义拦截并自己进宫,杀了赵匡胤。毕竟所谓的金匮预盟的说法是在赵光义即位第五年才公开的。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金匮预盟十有八九是假的。史学家们对于宋朝的皇位更迭一世及二世的说法不一。

当然比较受人理解是第二种,因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从后来的宋代理学的发展看来,宋代已经处在一个儒学空前发展的转折点上。从隋唐以来的后古代,大多的权位更迭都是父死子继。在有后嗣的情况下,更不可能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所以,小编以为,赵光义继承的赵匡胤的皇位,阴谋论更为靠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