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深处走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看这位“砍柴娃”的进阶之路

年幼时,为了照顾体弱的母亲,他承担起繁重的劳动,打猪草、背红薯,他样样不落;青年时,他报考“数学王子”陈景润的研究生,结果却未能如愿;如今,他荣获中国应用数学的最高奖,成为当之无愧的数学家。一个山沟沟里的砍柴娃,怎样成为一个数学家?本期推送,小编就带你走进他的世界。

从大山深处走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看这位“砍柴娃”的进阶之路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徐宗本。

出生:苦涩生活让他变得更坚韧

1955年,徐宗本出生在秦岭深处柞水县凤凰镇三里峡,成为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在家庭遭遇了一系列变故之后,为了照顾体弱的母亲,年幼的他和姐姐承担起了繁重的劳动,打猪草、背红薯、上山砍柴、挣工分样样不落。

“什么是坚持?”徐宗本说,“就是背红薯时摔得满身是伤,也要咬牙忍痛将散落的红薯一一拾起,继续背回家,”苦涩的生活教会了他承担和坚韧,这些经历时刻启迪和鞭策着他勇于面对任何困难与失败。

1973年,徐宗本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数学,197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任教,在这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艰难而执着地向数学王国高峰攀登的历程。

从大山深处走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看这位“砍柴娃”的进阶之路

成长:五项“铁律”伴他一路收获

1978年,徐宗本参加我国第一批研究生考试,报考“数学王子”陈景润的研究生,结果却未能如愿。这一挫折对他影响极大,他深刻地认识到,“搞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尤其是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如果没有坚实的积累,在科研中是很难出成果的。”为此他痛下决心,给自己定了“五项铁律”:一是坚忍不拔地学习、研究;二是与学习无关的事一律不想;三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旺盛精力;四是调节营养,活跃生活;五是注意思想修养,不放弃也不骄傲。

这五项“铁律”,他一坚持就是几十年,徐宗本像“苦行僧”一样开始了在数学领域的探索之旅。一路播种,一路收获……

1987年,获取西安交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2008年,荣获中国应用数学的最高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

2010年,应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特邀报告,成为继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冯康、张恭庆、马志明、田刚、陈志明之后,

我国第9位被邀请的大陆数学家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应用领域院士

……

从大山深处走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看这位“砍柴娃”的进阶之路

成就:得来不易却也顺理成章

1987年,徐宗本长达200多页的博士论文《单调映像方程解的近似和结构可解性理论》

以严密的推理、独特的创意、精妙的算法引起轰动,被认为无论在思想方法,还是理论构架上,都超越了当时国内外同行的同类工作。这些理论研究基础为他后来在相关数学理论、机器学习领域厚积薄发,并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夯实了基础。

基于对基础数学的深入研究和敏锐感悟,徐宗本发现并证明了机器学习的“徐-罗奇定理”,解决了神经网络与模拟演化计算中的一些困难问题。“徐-罗奇定理”被持续广泛应用于数学分析、机器学习、逼近论和控制论等,成为在非欧框架下机器学习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

与此同时,徐宗本还在相关数学理论、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他提出的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为稀疏微波成像新体制提供了重要基础,被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采用,在军事侦测、地球遥感等国家重大需求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位从秦岭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数学家,时刻也没有忘记家乡的养育之情。60岁生日时,他组织并设立了“希望之翼助学基金”,每年帮助两名没钱上大学的“山里娃”实现大学梦,他期望以这种方式回馈秦岭家乡的养育,让更多像他这样的“山里娃”依靠知识改变命运!

从大山深处走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看这位“砍柴娃”的进阶之路

延伸阅读:

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1955年1月生于陕西省柞水县,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