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特色住宅很多地方都有,因大庆闻名,冬暖夏凉,还有个好听的名字……

大庆油田原是以畜牧为主的嫩江草原,远离大中城市,村落也很稀疏,而且没有公路网,冬季天气寒冷,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

1960年3月份到5月份,4万多人的大庆石油会战队伍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集中到荒芜人烟的大草原上。在如此严寒的地区,集中众多的职工和大量的设备,没有可靠的御寒手段,很可能冻伤大批的人,甚至会冻死人,还可能冻坏大量的设备,若遇上当地群众都害怕的俗称“大烟炮”的暴风雪,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会战队伍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大庆石油大会战顺利进行的?

全靠一种特色住宅!

其实,在东北、陕西、福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它因大庆而闻名。

正是它,使得石油会战有了充分的后勤保障,也正因为有它,才有了后来的大油田和石油城。

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干打垒。

这种特色住宅很多地方都有,因大庆闻名,冬暖夏凉,还有个好听的名字……

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人曾向会战指挥部提议,如果冬天实在过不去,可以在入冬前,把队伍和设备撤到哈尔滨、长春、沈阳、抚顺等地,来年春天再开上来。

对此,余秋里后来回忆说:“我权衡再三,感到不能走这条路。因为如果这样做,会战的有效工作时间,一年只有6个月左右,党中央批准的这场大会战,就会变成拉锯战或消耗战。势必推迟油田开发的时间,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困难。”

当时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向余秋里和康世恩建议:“有一种办法,就是搞东北老乡那种‘干打垒’。这种房子,一可以就地取材,二可以人人动手,来得快,三可以节省木材,四是冬暖夏凉。所谓‘干打垒’,就是北方农村都有的、最简便的用土做原料建筑的房子。”

这种特色住宅很多地方都有,因大庆闻名,冬暖夏凉,还有个好听的名字……

会战指挥部为此派出了一批批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人员,深入到附近的城镇、村落,尤其是找民间木瓦匠,调查居民建筑的用材、设计、施工情况,发现附近城镇除主要公用建筑为砖木结构外,居民建筑主要是砖框土坯房和“干打垒”。因此,会战指挥部动员全油田各单位从6月1日开始,采取组建部分专业队伍和广大职工义务劳动自建相结合的形式,建筑“干打垒”房屋。专业队伍主要负责开赴林区拉运木材、加工门窗、制造施工工具、打羊草绺把子。

建筑过程中,广大会战职工遇到的困难真是难以尽述。进大兴安岭拉运木材的运输队,冒着严寒,跋山涉水,自己收集木材,吃冷馍、喝凉水,战泥泞,千里迢迢,拉出了大量的木材;采油、水电、机械加工等工种采取一部分人一人顶两人的岗位,挤出一部分人突击“干打垒”;钻井队伍和各级机关、科研、设计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干工作,在业余时间搞“干打垒”。

这种特色住宅很多地方都有,因大庆闻名,冬暖夏凉,还有个好听的名字……

由于群众发动充分,各级领导干在前面,上上下下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从6月份全面铺开,截至9月底,历时120天左右,全油田完成了近10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住房,真正实现了会战指挥部提出的“人进屋、机进房、车进库、菜进窖”的目标。这些“干打垒”房屋,都有火墙或火炕取暖,用天然气做饭,电灯照明,并装有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基本适应了生活需要,保证了石油大会战的进行。

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发展,油田逐渐建起了楼房,“干打垒”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干打垒精神”作为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所体现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仍在鼓舞着大庆人。

审核/吴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