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從選擇到人性,終歸是無法預測!

期貨交易:從選擇到人性,終歸是無法預測!

01期貨的性質

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是:在市場面前,所有的技術指標和交易策略都歸於塵土。

很多人不死心,試圖用哲學、藝術甚至一些宗教法門作指導,靠這些本身就說不清、玄之又玄的東西武裝自己,到頭來,也是一頭撞到南牆上。

熟悉期貨、參與期貨的人,無論在市場裡扮演什麼角色,一定都會認可這個不爭的事實:

期貨市場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體經濟的保駕護航者,為現貨實體行業提供對沖的套保工具,而投機者在市場裡的作用只是提供流動性。

換句話說,投機者充當炮灰的角色,不要想多了。

可是不管怎樣,“獲利”才是投機者入市的動機和原動力。

實體經經濟成熟了,自然就會誕生期貨市場,因為現貨價格不可預測,為防止波動帶來的損失和風險,才有了期貨市場這個風險管理工具的出現。

請記住期貨這個性質,這很重要。

真正能從這個市場帶走財富的投機者少之又少,有數據說比例也就是3%,但即便是3%,也是太樂觀了!

期貨交易:從選擇到人性,終歸是無法預測!

02投機者的產生

“投機”這個詞不受歡迎。更多的人喜歡自稱“交易者”或“投資者”,這當然並不重要。事實是,股票市場那些自稱投資者的,往往是虧損後不肯止損離場的人,揹著虧損這個包袱耗時間,結果把自己變成了被動的“投資者”,運氣再差點,連內褲都不剩了。

所謂投資者往往就是這樣產生的。

這放在期貨市場完全行不通,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制度會讓你的虧損迅速擴大,迅速抽乾你,直到被踢出局,滾蛋。

要知道期貨市場裡只有兩個角色:現貨行業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套保者,以及以盈利為目的的投機者。

因為期貨還只是在小圈子裡流行,大眾並不很瞭解,所以一般人會聯想到恐懼、觸犯法律之類的字眼,如“高風險”和“賭博”,投機者由一箇中性詞變得臭名遠揚,也就不奇怪了。

03期貨交易就在身邊

作為主要的金融交易工具,期貨交易品種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柴米油鹽到衣食住行等行當都涉及,像黃豆、豆油、鋼材、銅、鋁、玉米、小麥、水稻、煤炭、雞蛋、白糖、棉花、橡膠、黃金、白銀、國債等等,無所不包。

大宗商品的價格,極為重要的就是它的期貨定價。也許你並不知道期貨是什麼,但是大宗商品的價格關乎你我生活的點點滴滴,關乎國計民生,我們都生活在期貨世界中。

在便利店買瓶水或者送孩子去學校讀書都是交易的一種表現,這屬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交易;而預交十桶桶裝水的訂金,並約好未來某天取貨便是最簡單的期貨交易。

可見,我們每個人都交易過期貨。

至於喝哪個便利店的水,喝什麼牌子的水,送孩子上哪個學校就屬於個人選擇,選擇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在選擇中人們建立起來了聯繫,選擇就是經濟學的全部。商品價格的波動正是無數人選擇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期貨就是世界,是現實世界的鏡像或水中倒影。

期貨交易:從選擇到人性,終歸是無法預測!

04經濟學家最扯

選擇也確定了我們現在的樣子,選擇結婚對象、選擇生活方式。正是不同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歷史上的許多關鍵時刻,因為當事人的抉擇正確,便造就了英雄人物的出現,成就了歷史。

生活中也是這樣,每當我們回憶往事,總是不禁這樣感嘆:如果當初我不那麼做,現在該會是另個樣子了!

選擇是在已有信息基礎上、特定情境下的感情傾向,而那些被我們掌握的信息,更多的只是我們傾向的“選擇”,我們只能看到自己認為的世界,跳不開自己的舒適區,想要獲取信息的真相斷無可能。

於是,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總是活在對過去的悔恨中。

悔恨的不只是大眾,經濟學家的選擇更是一錯再錯,沒有哪個經濟學家能在股票、期貨市場如魚得水,相反,經濟學家在金融市場是表現最差的一個群體。

除了經濟學家外,還有整日樂此不疲指點江山的分析家們,他們只會紙上談兵,甚至從來沒做過交易。

他們通悉過去發生的一切金融事件的前因後果,卻總是被自己的預測反覆打臉。

05選擇的結果

選擇,是我們一生的課題。商品價格的變化,事件的發展,都是選擇的結果。

選擇是感性的,沒有數學模型可以遵照,經濟學家或者絕大多數金融投機者,都是在用數學模型和理性推理看待世界,反而忽略了人的情緒和世界不可測的本質,於是葬身市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沒人能夠改變過去,但是我們可以把握現在,未來的樣子取決於現在的每一個選擇。

猶如我們觀看鏡中的自己,期貨只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另一種展現,而真實的世界本來是什麼樣子,卻一直困擾著我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地球上第一個原始人睜開眼睛,就充滿著好奇和恐懼開始打量。

一看到這個未知的世界時,就已經忍不住嘗試著解釋,顯然面前的一切都是他覺得神秘未知的,雖然那時人類還沒有“語言”和“文字”。

人類的遠祖,自有了語言和文字後,從不同的方向開啟了探索世界之旅。於是,出現了下面這些我們可以稱之為“科目”的領域:藝術、哲學、宗教、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心理學等。

期貨交易:從選擇到人性,終歸是無法預測!

06真相併不存在

強行把知識按照“科目”去分類,只不過是屈從了人類自己的軟弱,如此而已。知識本來就是一體的:它們都是認識世界、解釋世界的一套體系。

世界有多少種這樣的“科目”?幾萬種總是有了。人類有多少種語言?據說全球有過6800種語言,而且隨時都在更新,語言間的融合發展更是大勢所趨。

每一種語言都是某個人群用來觀察世界、交流情感的載體,都是本族人看待世界、解釋世界的知識體系。

那麼,人類在用約6800種語言解釋著同一個世界。

把語言轉換成文字留下來,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千年所發生過的事情。

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史官想讓後人看到的。要知道歷史長河中和每個個體生命過程中發生了太多事情,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只是萬千片斷,還是史官的視角,這已經完全脫離了客觀,我們很難不受記史者的主觀意識影響。

“真相”早已隨歷史的煙塵一同消散了。

07預測是不可能的

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我們現在取得的成績是過去的英雄偉人無法想象的!

從牛頓的經典力學把人類快速的推向現代文明,再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實現了物理的突破和飛躍,以及高潮迭起的工業革命,直到我們此刻所處的信息化社會。

儘管如此,金融界依舊在尋找著預測未來的方法體系,現代科學已經告訴我們,未來無法預測,對世界知道得越多,困惑就越多,在未知世界面前,人類似乎永遠看不清她的容顏。

所以,期貨歸根結底是現實世界的另一種“鏡像”,我們永遠不知道她的波動方向、速度和波幅。

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種技術指標可以預測市場,更沒有任何一種交易策略可以戰勝市場。

就像我們用不同的語言解釋著我們看到的世界,用不同的“科目”闡明我們生活的世界,用不同的文字記錄著世界發生的事情。

可是,世界在我們面前依舊遙遠而神秘!在預測未來這件事上,人類無能為力!

期貨交易:從選擇到人性,終歸是無法預測!

08從來只有流星

如果未來能夠預測,生活的意義又在哪裡?

一旦發現未來不能預測,承認未來不能預測,那麼,就會進一步的發現:我們過去所賴以快速發展的思想基礎,因果關係、邏輯推理或者分析方法等等,其本質就如6800種語言,或者類似那無數的“科目”,已經無能為力。

好在市場度量極大,能自圓其說也好,南腔北調也好,它容納一切理論。

所有的理論都在按照自己的體系去解釋世界,藉以預測未來的發展。未來無法預測,我們的任何分析理論都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金融的天空從來不缺耀眼的新星,可是幾輪牛熊轉換,甚至等不到牛熊轉換,也許下個星期就不知所蹤,成了流星。

那些流星都有一個特點: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體系,深信(或者吹噓)這套體系能夠把握市場脈搏。

無情的市場甚至都不用抬手,就將這些星星盡數甩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