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峪村扶貧記

井峪村扶贫记

井峪村扶贫记
井峪村扶贫记

咯 咯 咯

一聲清脆響亮的雞叫

喚醒了

一個美麗幽靜古樸的小村子

這個村子位於

武安西部山區活水鄉

叫做井峪村

井峪村扶贫记

井峪村村子不大,人不多,登記在冊360戶,1050人,常住人口有400多人,100多戶。

新當選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叫做張向紅,比他歲數大一點的老人,都叫他小紅。

井峪村扶贫记

最近,張向紅翻開扶貧日誌,在其中的三戶貧困戶後面鄭重地畫上了對勾。對勾畫完,張向紅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裡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回憶過去,張向紅開玩笑說,為了讓這三戶脫貧,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井峪村扶贫记

過去伸手要錢 現在主動掙錢

張海明,今年62歲。老婆和閨女都得了“軟骨病”,因懶致貧。

過去,張海明是村裡出了名的“懶漢”,再加上老婆和閨女有病,一家人,不是躺在家裡那個炕,就是對著院裡那面牆。一家子的時光看不到任何希望。

張海明索性破罐子破摔,天天追到村裡和鄉里要救濟,沒事兒還去上個訪。村裡人見了他,都避而遠之。這些都讓張海明更加心灰意冷。

2018年春節前,張向紅和村上的村民代表趙李存開始合計,對於張海明這樣的家庭和現狀,到底採取什麼樣的辦法,既能治好他的“懶”病,也能讓他重燃生活的信心。有一條,絕對不能把他推出去。

井峪村扶贫记

右一為張海明

幾天後,張海明被叫到了村委會,張向紅先是把他“訓”了一頓,接著又“哄”了半天,中心意思是要讓他來村上打零工。當時村上正在搞基礎工程建設,張海明聽了半天,想了一會兒,開口問了一句,那工資你咋的給我算?我可是不敢保證我能幹啊。聽到這句話,張向紅笑了,一口答應。

接下來的日子裡,村上的壘堰、種樹、修建街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開始多了一個身影。張向紅時不時地到工地現場看看,和大家一起“敲打”張海明兩句。“你說你能幹吧,還幹得這麼好,不像60多歲啊!”大家一起用不同方式鼓勵他,慢慢地,他變得愛出來幹活了,愛和大家搭腔了,而且每天準時到工程現場,幹活越來越賣力。

井峪村扶贫记

第一個月,張海明的出勤率在23天以上,領了2300元的工資。他拿著工資高興極了,還找到張向紅,充當起“監工”,主動彙報工地現場人員的幹活情況。後來的日子裡,但凡村上幹工程的地方,大家都主動叫上張海明。有的工程因為特殊行業和要求等原因,沒有通知張海明,張海明還主動提意見,為啥不叫我?

見到張海明的時候,他正在和村上的大爺們一起用鐵棍撬石頭。身材瘦小,滿臉核桃紋,但是看著卻很有精神。“我可不能拉了村上的後腿啊,這我能動彈哩,哪兒能不動彈,越動彈越有勁兒!這不能啥事兒都去找向紅,我現在能幹了,也給他減輕點壓力!”一席話說得大家邊笑邊接著幹起了活。張向紅悄悄說了一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次我可是把“釣魚”的工具給他了。

井峪村扶贫记

我能幹點啥乾點啥 但是必須要勞動

張成存,今年63歲,有三個女兒,患多年腿疾,幹不了重活。

大姑娘出嫁了,二姑娘今年剛剛考上大學,三姑娘還在陳家坪上小學。一家子的生活壓力全部壓在張成存的肩上。尤其家中多了個大學生,讓他更加愁容滿面。

“我能幹點啥乾點啥,但是必須要勞動,你能不能給咱想想法兒?”眼看著二女兒要輟學,張成存主動找到張向紅,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和態度。幹不了重活,那就乾點力所能及的。張向紅馬上幫忙聯繫,正好本村有個老闆在外面幹林業工程,張向紅便把他介紹到了工程隊,看個水泵,做個飯,一年在外面能上6到7個月班,也能給孩子們掙個學費和生活費。幹了一段時間,這兒的林業工程幹完了,沒想到,因為張成存做飯做得不錯,陽邑那有個工程隊把他招了去,繼續在那掙錢養家。

井峪村扶贫记

中間為楊美平

這邊張成存的妻子楊美平,張向紅也沒讓她“閒”著。一個印著防火巡查的紅袖章戴在了她的胳膊上,跟著防火隊伍上山,當起了護林防火員,掙個零花錢,照顧上小學的小女兒。緊接著,又讓剛考上大學的二女兒,在上大學期間享受到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教育救助政策,如願走進了象牙塔。

一家五口,有兩口都在動彈著,一個女兒還享受政策,這樣他們的擔子就沒那麼重了。當個村書記,你得知道老百姓的心思到底是啥,張向紅說道。

從醫生判她“死刑” 到成為美麗新娘

劉玉霞,在張向紅眼裡是一個“奇蹟”。這是一位如花似玉的20多歲的姑娘,也是一位命運多舛堅強勇敢的姑娘。

井峪村扶贫记

張向紅怎麼也沒有想到,當初醫生把她判了“死刑”,讓她的家人回去準備後事。後來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和張向紅的鼓勵幫助下,她穿上嫁衣重新站起來,成為美麗的新娘。

2013年,劉玉霞在邯鄲東部縣外出時遭遇車禍,撞她的人也沒有找到。她在邯鄲的醫院重症監護室躺了很久很久,不能說話,不能走路。醫生當時對劉玉霞的父母說,回家準備後事吧。為了給她治病,父母到處借錢,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甚至連飯錢都省下來給她治病。

最後,劉玉霞被父母揹回了家,躺在床上,動彈不得。正值青春芳齡,劉玉霞怎麼受得了這樣的打擊,一度輕生,想了結自己的生命。

“大哥,你彆著急,玉霞就是咱自己的孩子,咱不能看著孩子這樣下去。這樣,咱們先去殘聯評殘,讓孩子享受政策。下一步,咱們一起想辦法。”於是,劉玉霞的父親揹著她,張向紅開著自己的車,找到了殘聯。經過鑑定,劉玉霞為一級殘疾,可以享受殘疾人的相關政策。

後來,張向紅沒事兒了就去她家看看,也多次陪她去醫院檢查,並鼓勵她要積極鍛鍊,跟她說如果好了要給她找工作、找對象。再後來,張向紅加上了劉玉霞的微信,經常和她聊天,這些都讓劉玉霞心裡溫暖無比,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不少。

從此,在那個幽靜的小山村裡,劉玉霞慢慢挪動著自己鉛一樣的雙腿,掙扎著身體爬起來,從床上挪到地下,從地下挪到院子裡,又從院子裡挪到街上,“閨女,你啥時候能從咱們街走到村口那個隧道口,那就厲害啦!加油啊!”劉玉霞暗暗下定決心,再後來,那個一瘸一拐的身影真的慢慢地朝著隧道的方向走去。

為了減輕劉玉霞家裡的負擔,張向紅還把劉玉霞的母親介紹到了景區工作,洗菜、做飯……掙上一份工資,這些都讓劉玉霞一家感激不已。

今年8月份,劉玉霞經歷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經過介紹,她和桃源溝的一個小夥子喜結連理,成為了一名美麗的新娘子。張向紅百感交集,竟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

井峪村扶贫记

現在,劉玉霞還不斷地給張向紅髮微信,提一些村上如何建設打造的意見和建議,她希望張叔叔能夠把家鄉打造得越來越出名。在她的心裡,只有家鄉出名了,出去的人才會回家,家鄉才會越來越好。

除了這三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剩下的四戶貧困戶張存有、郭雲、張貴勤、張志生,張向紅採取了不同的救助辦法,對於孤寡老人,又沒勞動能力的,想辦法給他找弟弟、侄子、小姑子等各種“親戚”照顧,也能及時溝通反饋老人情況。能動的在村裡當個衛生監督員,戴個紅袖章,也能掙個零花錢。還有一戶由子女輪流照顧。

井峪村扶贫记

前不久,井峪村分別進行了黨支部選舉和村委選舉。

井峪村扶贫记

村委選舉的時候,張海明一家早早就來了,等著選舉開始。黨支部選舉的時候,在女兒家住著的村上100歲的老黨員,專門從沙洺讓女婿揹著趕來了,他說必須自己投小紅的票,誰代他投都不放心。

井峪村扶贫记

還有村上的男女老少,清早喇叭一響,很快坐在了一起,等著選舉開始。這可是他們心目中的“大事”。

村上“兩委”換屆圓滿結束,張向紅滿票當選井峪村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

井峪村扶贫记

“當共產黨的幹部,首先得有奉獻精神,再就是要真的走進百姓家裡,坐在他們的炕上,好好聽聽他們說了什麼。他們得了你的心,支持你的那股巨大的力量是你想都想不到的。”張向紅一邊說著,一邊朝著從安陽職業中專來的正在村裡寫生的學生走去,他要再去囑咐村民們幾句,給這些孩子們多拿一些畫畫用的板凳。

井峪村扶贫记井峪村扶贫记

他哪裡知道,村民們都是爭著搶著讓孩子們往家裡放畫架,還主動給他們拿凳子,特別歡迎孩子們。百姓們都盼著,在張向紅的帶領下,守著金山銀山的家鄉能變得越來越好,就像孩子們畫上的井峪村一樣。

井峪村扶贫记井峪村扶贫记
井峪村扶贫记井峪村扶贫记

編 後

脫貧攻堅看“頭雁”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農村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自張向紅2015年到井峪村擔任黨支部書記以來,這位“領頭羊”一直在帶領全村百姓建設家鄉。就像他自己說的,家裡的事兒都沒有像村上的事兒這麼上過心。而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他最惦記最牽掛的群體。

真正靜下心來,根據每個人的情況為他“私人訂製”脫貧“秘籍”,才能真正治好貧困戶的各種“病”,燃起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扶貧先扶志,不是一句空話,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措施。村支部書記作為一個村子的“當家人”,更應該走進百姓的院子裡、屋子裡,坐在炕上,聽聽他們說了啥,才能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你把他們放在心上,他們也會把你捧在手中。我們期盼著在脫貧攻堅這場攻堅戰中,有更多的“小紅”出現。

■編審:張志芳

井峪村扶贫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