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千年六堡茶 产业化发展再唱“茶船古道”新篇章

央广网梧州10月26日消息(记者梁爽 许大为)中国茶文化传承千年,广西六堡茶就是其中一员。昔日的南洋华工“保命茶”如今随着产业化发展,沿“茶船古道”再出海。

六堡茶沿袭千年,清末已远销海外。拥有1500年历史的广西六堡茶,具有“红、浓、陈、醇”的特有品质。清末,六堡茶经梧州水上交通要道出发,经广西梧州市六堡河、东安江、走贺江、入西江,直达广州,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东南亚、日本、北美地区,造就了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

“茶船古道和茶马古道一样,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使命,在边贸交流中发挥着作用。”谈到二者的不同,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告诉记者,茶马古道是走陆路,主要将茶叶销往边疆等地,为高原地区的人们消食解腻。茶船古道则是向南走、走水路,解决热带地区暑热带来的问题。正因如此,那时经由茶马古道运输的茶被称为边销茶,茶船古道的茶则被称为侨销茶。

茶船古道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六堡茶沿着“一带一路”线路走出国门,产业化发展成为“再去闯一闯”的有力保障。2001年,梧州市把六堡茶列入重点扶持产业,出台鼓励政策,以带动产业发展。随着政策“护航”,六堡茶标准体系逐渐完善,为走向国际市场做好准备。

2018年,六堡茶品牌价值超过20亿元,茶产量也从2007年的4600吨增加到2017年的1.4万吨,直接产值达14亿元,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综合产值近40亿元,创税超2700万元。

如今,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广西六堡茶沿着“茶船古道”再出海。马士成告诉记者,近几年,六堡茶产业发展较迅猛,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斯里兰卡、日本、韩国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的二十多个城市,梧州相继举行了茶船古道行销全球活动。其中,参展企业累计订单总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亿元。

马士成表示,下一步,梧州还将促进茶叶、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打造茶船古道的品牌文化,以茶为媒,促进中外贸易交流。

六堡茶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茶农的脱贫致富。以广西梧州苍梧县为例,全县共有六堡茶加工厂59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业覆盖贫困村28个,贫困户1482户,伴随着规模化生产,实现了贫困户平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过去,六堡茶沿广西梧州市六堡河、经东安江、走贺江、入西江,直达广州,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在中国茶运史上影响力可与“茶马古道”媲美的“茶船古道”。现在,梧州市深化开放发展,六堡茶产业化初具规模,成为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