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陝西禮泉縣袁家村近年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業,榮獲“中國十大美麗鄉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魅力鄉村”等榮譽稱號,被稱為“陝西麗江”。2015年十一黃金週,袁家村日接待遊客18萬人,超過著名景點“兵馬俑”,平均每天收入200多萬元,一年十個億,他們村是怎麼做到的?

一年四季,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鄉村旅遊都十分火爆,場面壯觀,堪稱全國鄉村旅遊第一網紅。袁家村己成為基礎設施較為完備,服務功能較為齊全,既有民俗風情,又有創意文化,既有田園鄉愁,又有都市時尚的鄉村旅遊和休閒度假勝地。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全民皆兵”模式 運營、管理成本超低

通常旅遊景點採用資本投資、公司化統一管理的模式,即通過投資徵地,把農民從景點搬遷出去,然後統一規劃建設景區,通過收門票、景點內住宿、餐飲娛樂等項目招商或直營的方式運營。這種模式需要大量管理維護人員,而且員工積極性不高導致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差。

而袁家村採用的是“全民皆兵”模式,即農戶自己經營老字號、農家飯,農民還住在原地。這樣既完好地保留了農村原生態的生活場景,又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避免了很多景點開發後變為、不接地氣的問題。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大作坊孵化成公司 全民股份制共同致富

袁家村在全民股份制的制度設計上,還創造性地搭建農民創業平臺,孵化能做大的企業,郭書記用酸奶公司舉例。

現在做酸奶的農戶原來是養牛的。從2007年開始做酸奶,到2010年的時候收入就比較可觀了。於是,村裡決定把酸奶作坊改成公司。

無論是做公司還是做旅遊,村裡都不是齊步走。有一部分村民還在觀望,分給他們股份就等於共同致富。酸奶廠改成股份制公司以後,當年入股一塊錢,第一年和第二年都分到九毛多,到今年大概可以分到一塊五毛錢。酸奶公司每年的純利潤大概是 1000 萬元。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郭書記說,當時投資酸奶時,村民基本上沒人投,商戶也沒有投的,都不敢投,不知道股份公司這個怎麼弄。就一直開會,鼓勵這些人,做思想工作,村委會覺得能讓大傢伙掙錢才讓大家投的,要讓99%的群眾入到這個股份公司裡。後來,有的群眾為了照顧村幹部的情緒,象徵性的入了一兩萬,等到年底分紅的時候拿到了90%的利潤。到這個時候,大家才認識到股份制能掙錢。第二年擴了一點股,大家就開始搶著要了。現在群眾對這個股份制已經完全接受了。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現在村上大大小小的股份制公司有幾十家,有醋坊、油坊,豆腐、辣子、醪糟、粉條、麵坊等,都是股份制。

陝西咸陽袁家村:鄉村旅遊一年收入10個億,村民怎麼做到的?

令人吃驚的是袁家村發展旅遊業沒有依靠政府,也沒有依靠外界力量,全憑村支書郭戰武帶領村幹部邊摸索邊幹,不僅關中民俗的定位是他們自己定的,就連景區規劃這樣“高大上”的活也是他們自己乾的,不得不佩服農民的智慧,高手在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