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半天卖掉9万斤!互联网订单农业来了

眼瞅着早熟蒜就要上市,但在“大蒜之乡”中牟县,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往年这时候,每斤能卖两三块钱,现在却只能卖一块钱。即便如此,来收蒜的人也不多。

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半天卖掉9万斤!互联网订单农业来了

为了破解蒜农的卖难问题,4月25日上午,中牟县政府联合国内知名电商平台拼多多,启动“一起拼农货”扶持计划,帮中牟县大蒜触网销售。同时,双方将优先帮扶全县546名贫困户,每斤溢价0.15元,包销2000亩大蒜,仅此溢价便为贫困户增收100余万元。

双方还表示,将在中牟县进一步展开互联网订单农业合作。

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半天卖掉9万斤!互联网订单农业来了

早蒜上市,价格低迷

4月25日一大早,中牟县刁家乡蒋家村的蒋中宝、陶凤英夫妇就赶到蒜地里,挖蒜、剪蒜杆、去蒜根、装袋,忙个不停。

今年,这对夫妇种了8亩大蒜,其中早熟蒜有3亩,这两天已经成熟。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大蒜,夫妇俩却高兴不起来。“种了七八年的大蒜,今年价格最低,往年早熟蒜每斤能卖三块钱,今年才卖一块钱,3亩蒜一共能卖1万块,基本不挣钱”。

发愁的不仅是这一对夫妇。中牟县的多名蒜农和大蒜经纪人都表示,眼下大蒜还未大量上市,已经出现了难卖难销的迹象。“等到下个月新蒜大量上市,这种情况可能更严峻”。

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半天卖掉9万斤!互联网订单农业来了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4月,国内大蒜批发均价下跌了59.11%。而国内最大的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的数据显示,日前鲜蒜的价格,已经跌到8毛一斤。尽管“中牟大白蒜”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量一度达到全国1/3,今年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50万亩,但蒜农面对恶化的行情束手无策。

中牟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该县共有546家贫困户的2000亩大蒜,每亩产量预计3500斤,“蒜价再跌下去,农民可能连本钱都收不回,贫困户的日子会更苦。”

电商帮忙,精准收购

4月25日当天,蒋中宝和其他两名贫困户一起,作为贫困户代表,与拼多多的新农人商家“以果感恩”签订了包销协议。后者将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5元的价格,全部收购该县523户贫困户的3500吨大蒜。

签约活动现场的电子屏显示,中牟大蒜入驻了拼多多的“一起拼农货”项目。新农人商家将贫困户的大蒜收购后,在拼多多平台上,以5斤9.6元的价格,从田间陆续发向消费者餐桌。

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半天卖掉9万斤!互联网订单农业来了

“我们的仓库就建在中牟县,从农民手中收购后,经过分拣、打包、装箱,直接进入物流网络,发给全国消费者,相当于从产地直接发给消费者,减少了多个流通环节,极大降低成本”,“以果感恩”的负责人张银杰说,这批大蒜到消费者手中仅为1.92元/斤,相当于超市1/4,所以能聚合大量订单。数字显示,仅当天上午,就卖出了1.7万单、8.5万斤大蒜。

“我们以最小的成本直达消费者,这让农产品的C2B规模化成为可能。”当天上午,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在现场介绍,拼多多将消费者分散的需求变为规模化采购后,极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时,这种供应模式还能实现边下单、边采摘、边发货,在最短的流程中保证货品的新鲜。

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半天卖掉9万斤!互联网订单农业来了

电商扶贫,任重道远

中牟县是全国闻名的大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大蒜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而这也并非中牟大蒜首次“触网”,在2017年,中牟大蒜借助拼多多,5天卖出了100万斤大蒜。

在当天举行的首届中牟互联网订单扶贫项目(大蒜)签约仪式上,中牟县政府党组成员杨书立说,这几年,中牟县将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建设了互联网+智慧农业创业园,启动了农产品电商扶贫机制,深度挖掘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未来,还需要跟更多的电商平台合作,借力电商帮助贫困户脱贫。

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半天卖掉9万斤!互联网订单农业来了

拼多多的达达则表示,农产品借助电商,一方面可以将分散需求变成规模化、集约化定制采购,极大降低流通成本和交付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打通供需双方的信息链路,实现种植者和消费者信息对称,可以让市场指导产地改善种植结构。也正是因此,新疆阿克苏苹果、四川蒲江猕猴桃、江西赣南脐橙、海南火龙果借助电商平台,都成了“爆款”产品。在未来,农产品借助电商发展的潜力巨大。2018年,拼多多将深入到500个农业产地,扶持起1万名新农人,帮助解决农产品流通销售的难题。

原标题:中牟大蒜“触网”成 “爆款” 精准扶贫“蒜”我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