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後,寶寶穿衣要做到「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網上很流行的一個段子:“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霜降剛過,氣溫也一天比一天冷,大人一種慣性思維:天兒涼了,要加衣服,寧可熱一些,也不能凍著孩子。於是,就一件接著一件的給孩子套衣服,就連睡覺也穿著厚厚的一身。

結果,捂過了,孩子第二天又是發燒、又是打噴嚏的。再然後,晚上吃完藥,大人擔心孩子睡覺踢被子容易著涼,就抱到大床上捂被子。結果,孩子渾身大汗、哭鬧不止,好不容易哄睡了,第三天開始流鼻涕、咳嗽了!

霜降後,寶寶穿衣要做到“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注意防寒給孩子加衣物保暖並沒錯,但家長捂過了,才適得其反,而且對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沒有半點好處。其實,秋冬季給孩子穿多少衣服,是有規律的,並不是一味地加衣服。小孩子自身的生理特點是怕熱不怕冷,很多小兒常見病(食慾不振、上火、積食等),都是因為穿得多,熱出來的!

霜降後,寶寶穿衣要做到“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孩子秋冬季節穿衣,保暖即可,做到“3暖2涼”,才能健康過秋冬

一、3暖

1、背部暖

適當的捂背,讓孩子背部溫暖,可以預防生病,減少感冒的幾率。如果,家長拿不準給孩子穿多少衣服,可以摸一下孩子的後頸、背部和手心。如果,孩子這三個部位是溫熱的,而且不出汗,說明孩子穿的衣服剛剛好。

2、肚子暖

捂肚子,其實就是捂脾胃。脾胃保護好了,運化功能才會正常。孩子整個軀幹是暖和的,就不會冷。

霜降後,寶寶穿衣要做到“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3、腳底暖

腳部的穴位特別多,而且神經末梢也特別豐富。所以,對外界的刺激會比較的敏感。“寒從腳生”就是這個道理,孩子腳部暖和,才能不受外界氣溫的變化的刺激而生病。

二、2涼

1、頭涼

很多媽媽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寶寶戴著帽子出門,回來時卻滿頭大汗,頭髮都溼漉漉的。這樣,很容易著涼生病。人體散發的熱量有1/3是從頭部散發出來的,所以,不要擔心寶寶頭部冷,適當的保暖可以,但千萬不能捂的太嚴實。孩子戴的帽子,要選擇透氣性比較好的,稍微能保暖就可以。

霜降後,寶寶穿衣要做到“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2、口鼻涼

現在,無論大人小孩兒,圍巾、口罩是出門的必備裝備。這樣,不僅會降低孩子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呼吸、肺部換氣,往往適得其反,很容易引氣起感冒、咳嗽。所以,一般不建議捂住孩子口鼻,如果,空氣質量不好,可以適當地戴一下口罩做防護。

每天喝杯寡糖乳清,增強抵抗力,秋冬少生病

秋冬季節,是感冒、咳嗽的高發期,每天給孩子適當地喝點寡糖乳清,可以增強孩子體質,讓孩子少生病。而且,還可以助消化,對有積食、脾胃虛弱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