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珍《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番版銀幣》珍賞

近代名珍《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番版銀幣》珍賞

清光緒年是我國貨幣形制、紀值、鑄造方式轉變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傳統的方孔錢開始退出歷史舞臺,西洋幣制銀圓以及鑄造方式逐步取代了傳統的方孔錢。而我國早期的官鑄銀元鑄造則是從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由廣東省率先試鑄,於次年流通於市場。

近代名珍《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番版銀幣》珍賞

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也是著名的銀圓即是“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該幣俗稱“七三番版”。據載,該幣採用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所制鋼模,機器衝壓,其製作精美,比當時市面流通七錢二分幣重一分,以致雖大量發行但民眾樂於儲存,流通不暢,多被人收藏或熔燬,市面還是難得一見。故而1890年,兩廣總督張之洞採納了英國匯豐銀行的建議,重新設計鑄造了成色和幣重都與市場流通的外洋相同的“七錢二分”版銀元,俗稱“七二番版”。然而,鑄後因其“洋文列於中國年號之外,體制尚有未合”引起清廷非議故而未正式投產,僅試鑄樣幣若干。因此,該幣在後來便成為清代銀圓中的收藏極品之一。

無論是七三還是七二兩種番版,其足銀的成色,光滑的鏡面,蟠龍戲珠的造型,精雕細琢的文字處理,壓力壓力恰到好處,總之是鑄制極為精整,成為典範。而正因為如此,該兩種番版,當然成為偽制仿造的對象,故一直以來,偽仿品流市,以假當真的現象相當普遍。這一方面是該兩番版原鑄品遺存稀少,導致我們極難見到其真容;另一方面是一些藏好並未親眼見過真幣之真容,難以識別真假之故。

近代名珍《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番版銀幣》珍賞

時至今日,節日期間,特將愚所深藏的一枚“七二番版”先從帳中點出,拍照亮相,發於博客公展。我們不難從本品的精整精美的鑄相和書相已經自然之包漿等特徵上,去真正認識“七二番版”原鑄之本來面目。

首識書相。一眼可見,可見本品書相較之後來諸清代銀圓明顯不同,那就是在面文“光緒元寶”外圈鑄有英文一圈,此即是“洋文列於中國年號之內”,換言之,乃將洋文與中文主文並列於同一面,以至於“體制尚有未合”。整體來看,其正面中央鐫漢、滿文“光緒元寶”,外圍鐫英文“廣東省”及幣值,左右分列花星;背面中央蟠龍紋,外圍上下鐫漢文“廣東省造”及幣值,左右列花星。因其英文鐫於正面,故得“七二番版”之俗稱。而其漢文據說銀幣文字為清代著名書法家吳大澄所書,楷書書體,書意頗見骨力,端莊而個性較為鮮明。

次觀鑄相。一枚官鑄機制銀幣,鑄相非常關鍵。尤其是在早中期,清銀幣所用鋼模皆來自歐洲(制模經驗和質量領先),因此,其所衝製出來的銀幣,品相極為精整,可見鏡面特徵明顯,極為平整。其文字鼓凸有度,筆筆劃劃,間隔清晰,圓形周圍文字中心線皆交接於中心點。尤其是蟠龍紋,更是一絲不苟,線條清晰而鼓凸有致,其中龍之鱗甲,更是塊塊清晰,溝塹深竣線條分明,這與流市仿品鱗甲溝塹淺而模糊(偽仿品鋼模製造不精不到位,並有意形成所謂使用磨損痕跡)形成鮮明對比。此外,還可見其面圈珠排列整齊規矩,顆顆珠粒之間間隔清晰。許還可見其邊齒排列亦是整齊,深淺適度,無異無邪。無需贅述,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待,其鑄相的精美,而這才是當初以洋制模具所生產出來的成品之應有鑄相。而本品直徑39毫米,重26.76克,徑重乃為標準。

近代名珍《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番版銀幣》珍賞

再察漿相。可以看出,本品銀質雪白而又凸顯溫潤,其上已然形成包漿,而此包漿分佈自然,有重有淺,可謂極其自然。而此幣因其乃試樣而未曾流用,加之其鑄期至今不過一百二十餘年,因此,其包漿如此,則更顯真實可靠。值得指出的是,此等溫潤銀色和包漿質相,與流市之幾乎清一色作假做舊之所謂包漿,其自然性完全不同,有經驗者並不難識別。

近代名珍《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番版銀幣》珍賞

無需細表,端詳識相,本枚“廣東省造七二番版”銀幣,精美真相,開門見山,諸般特徵,乃為真真切切,毋容置疑。查閱中國最權威的唯一官方出版之鉅著《中國曆代金銀幣通覽•近代金銀幣章卷》(董文超主編),“七二番版”定收藏五星級(最高級別),乃為清代銀幣大珍之一,收藏價值極高。而根據目前所見來看,能開門見山者,實為罕少,事實也確實如此,儘管流市之品並不鮮見,亦見明顯偽品公然天價上拍,然能經得起推敲者,則是少之又少矣。而至於有人以假為真,用假品特徵去否定真品,則是當今常見現象,愚在此便不去多說了,清者自清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