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纏中說禪作者發佈時間:2007-09-11日,分段字體是纏論原文,粗字體是舵手解析:

舵手解析:2007年9月11日大盤大跌4.51%,收盤價5113點。2007年10月16日見底6124點。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第1段:今天本應該說點別的,但市場一跌,大多數人都沒什麼心情看別的,所以不妨再說一下股票。而股票又何曾就是股票?把股票只當成股票,那當然會被股票所纏。

舵手解析:有的人一旦炒股了,就上癮了,就再也戒不掉了,甚至被股票“綁架”了,原來的愛好都拋棄了,而且還不賺錢。

炒股還是投資股票都一樣,都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不知股市真面目,只緣身在市場中!

舵手認為,對於股民,無論是職業還是業餘愛好,都應該有一個空倉期,遠離市場,多看看別的,拓展一下視野。

第2段:股票從來就不是股票,而是你的貪嗔痴疑慢;沒有任何的失敗相關於股票,而只關於你的貪嗔痴疑慢,股票不過是一個幌子,一個道具。

舵手解析:用巴菲特的話說,股票市場最終反映的是人性的貪婪和恐懼。

第3段:在西方,真正在資本市場上有成就的,基本都成了哲學家。沒有對市場的洞察,靠整天這消息、那題材地折騰,那永遠只能在散戶的區間中震盪。有此眼界,不一定能達此高度,畢竟眼高手低也是通病;但無此眼界,就一定不可能達此高度。

舵手解析:格局與視野是我們首先要具備,如果連格局與視野都沒有,整天的糾纏於市場的波動,早晚被市場的波動所泯滅。

第4段:本ID有時候喜歡用一些刺激性的詞語,為什麼?就如棒喝,就是要刺痛你,激發你的貪嗔痴疑慢,這樣才有醒的一天。所有希望來市場尋找溫情、同情、眼淚的,都可以回家磨豆腐,這些玩意,市場裡什麼時候曾有過?

舵手解析:舵手也從來不反感別人的提問,或者批評,但是特別反感那種“瘋狗”式的人物,就是無論看到什麼,只要觀點他不認同,全是狗屎和垃圾!

股票市場上賺錢的方法千千萬,這就好比社會上的職業千千萬一樣,沒有什麼惟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

你的方法是可賺錢,是真的,舵手也相信是真的,但是除了你的方法之外別人的方法就不賺錢了嗎?

既然有很多賺錢的方法,為什麼你的方法就是高尚的,別人的就是垃圾呢?

不要在網上就是“英雄”和“批判家”,而在真正的生活中卻是loser。

好吧,如果很爽,你隨意!

在一個雪球上有人提到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三件事:

1、評論。

別人不靠你活著,何況你未必瞭解他人的全部,論人長短不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責怪。

責怪人人都會,卻無法改變現狀。共勉之所以好過責怪,在於既提高自己,也歡喜了大家。

3、擔憂。

有的人總是杞人憂天,怕舵手的觀點誤導大家。準備不足或者無力改變才會擔憂,前者需要行動,後者需要放下。

第5段:在市場裡要成功,除了比市場還要強悍,別無他法。市場出現賣點,你還幻想著火星,那就回火星去吧,地球需要的是手起刀落的強悍。

第6段:這次,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例子,那麼,不妨看看所有沒有強悍的究竟都犯了什麼毛病?注意,這不是批鬥會,而是嚴肅的解剖,無論你現實中具體如何操作,都有解剖的必要。

第7段:市場,沒有邏輯,本ID的理論給了市場以邏輯。

第8段:一、所有的頂點都必然是頂分型。

第9段:這是本ID理論的一個最簡單的結論。從這可以嚴格推導出什麼?就是一旦出現頂分型,離開就是唯一的選擇至於頂分型後是否形成筆,那是離開後再判斷的事情。頂分型後,無非兩種選擇:1、形成筆,也就是構成一個底分型與頂分型間有不共用的K線。2、不形成筆,也就是構成的底分型與這頂分型之間只有共用的K線。

舵手解析:大家看一下大盤最近的K線走勢。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雖然說不是每次頂分型之後都出現了下跌,但是每次下跌的時候都形成了頂分型。

如果是按照日線級別操作,日線形成頂分型,特別是破5日均線+頂分型,都要先出來。纏師這裡並不是預測,而是從風險的角度考慮,先出來看一看。

如果後面漲還有機會上車的,如果後面跌就課可以規避風險了。

舵手在9月27日空倉,當時雖然大盤還沒有形成頂分型,但是30分鐘上漲段已經結束,舵手也不知道後面是橫盤還是下跌,按照信號應該先出來看一看。

我們應該根據市場的信號來交易,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觀點或者情緒來交易。

第10段:但無論哪種選擇,都有足夠的空間讓你的反應,如果是第一種,那調整是大的,第二種,調整是小的,這,在昨天,本ID專門寫的課程裡有很多例子反覆說明了。為什麼?因為本週,3600點以來第一次有絕大的可能出現周線上的頂分型,這可不是今天才說的。

舵手解析:目前學習纏論的人特別多,舵手也經常到網上搜索一些別人學習纏論的心得,但是舵手特別討厭那種“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的人。

就是明明汲取纏論裡的營養,但是還在罵。大家看一下這個學習纏論的人評論。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這樣的心態能學到什麼?是幸災樂禍還是自以為是?

剛開始老畢被封殺的時候,舵手也很不解,現在理解了,有些話說出本身也不代表什麼,但是有些人你沒有資格說。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是最基本的道德。

母醜和家貧可能是事實,說出來也沒什麼,但是我們有這個資格說嗎?

第11段:那麼,這麼明確地知道了這一點,按照市場的邏輯,正如昨天的課程裡反覆強調的“注意,頂分型的時候是形成頂分型那天衝高賣,而不是收盤等頂分型都很明確了再走”,那麼對於周K線,這一點是一樣的。

第12段:而日線上,大盤在9月7日的頂分型已經明白無誤。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第13段:二、中樞震盪的賣點都是出現在向上離開中樞時

舵手解析:大家看一下大盤2018年7月份以來的走勢。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纏師說“中樞震盪的賣點都是出現在向上離開中樞時”,9月26日最高價2827點,這次離開的失敗就構成了中樞震盪的賣點。

學習纏論的無論是從30分鐘線段走勢,還是日線中樞震盪,都應該在這個點位先出來再說。有三天(9月26日,27日,28日)的時間足夠反應。第14段:這也是本ID理論中最簡單的結論了,那麼,在最近形成的5分鐘中樞中,任何向上離開5333點的震盪,最終都將形成賣點,當然,該賣點後回抽如果回不到5333點,可能形成第三類買點,但這是賣點後的事情,沒有任何可能比當下的賣點更重要。而且,股票的交易規則,沒有規定賣了就不能再買。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第15段:現在,我們可以很客觀地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一個離開5333點的中樞震盪把指數帶到了5395點,該震盪對應的線段出現明顯的類背馳然後出現明顯的破壞,這時候,我們可以很理智地判斷當下的形勢:

第16段:1、周K線頂分型可能不成立,也就是可以突破5412點,和5395點相差的距離就17點。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第17段:2、周K線頂分型一旦成立,那麼,即使不形成周線圖上的筆,也將至少調整到出現一個底分型,至少去碰一次5周均線,而一旦出現筆,那調整的幅度就至少是對3600點以來的總調整,最強勢的1/4,也要有450點,更不用說1/3、1/2的比例了。


《纏論解析》080:市場沒有同情、不信眼淚


第18段:3、短線中樞震盪已經出現賣點,如果在這個位置賣,就算後面周的頂分型不成立,也有震盪的低點以及第三類買點可以重新介入。

舵手解析:這裡纏論是主張先賣了再說,後面有買點再接回來,如果一直跌就規避了風險。

但是很多學纏的人就開始批評了,大盤趨勢正在上漲,後面還有6124點呢!就這一點回調就賣出,傻呀!應該買呀!

現在是2018年,我們看歷史當然知道怎麼操作了。

第19段:歸納上面三個最嚴格的判斷,那麼,該幹什麼還不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第20段:本ID在昨天特別強調,這時候寧願賣錯,絕對不能買錯。為什麼要強調這,就是本ID知道,很多人,被自己的貪嗔痴疑慢所迷惑,寧願用十幾點去對賭幾百點,用1%的可能去對賭99%的可能。如果1%可以換來100倍的收益,那當然沒問題,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那麼,為什麼還要堅持?說白了,只有五個字:貪嗔痴疑慢。

舵手解析:在股票市場操作失誤,錯誤,甚至重大錯誤都是無法避免的,只要炒股的時間長了,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炒股時間越長的人,越明白控制風險的重要性。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

真是如此,什麼也沒有見過,什麼也沒有經歷過,有什麼可怕的,誰當年不是這樣過來的呢!

只有自己體會一下才能知道,別人說是沒用的,只是希望大家倉位別那麼重,千萬不要融資或者加槓桿。

不要被市場裡的一些氾濫的機會把貪婪勾引出來,到時候一發不可收拾,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第21段:對於散戶來說,本質上沒有賣錯,只有買錯。為什麼?賣錯又不會虧錢,買錯就不同了。賣錯了,有錢,這麼多股票可以被面首,為什麼要一棵樹吊死?

第22段:而且實際上,只要你不被自己的貪嗔痴疑慢所左右,根本也不存在賣錯的問題,很多人,在連日頂分型的雛形都沒有的情況下就賣,為什麼?不過是貪嗔痴疑慢,覺得高了、覺得恐慌了,覺得驚嚇了。而到真正的頂分型出來了,反而要假設這頂分型是假的,調整一下就可以突破的,就不覺得高了,不覺得恐慌了,不覺得驚嚇了,人的顛倒,往往如此。

舵手解析:我們在制定交易計劃的時候,總是期待市場參與者是理性的,而且經濟學家在制定交易模型的時候也大多假設市場的參與者是理性的,但是,事實上,人們的行為經常是非理性的。

所以,做到按照市場信號來交易是非常難的,更別說市場信號都分辨不出來的,更是無頭蒼蠅亂撞了。

高手都是虧出來的,技術和市場盤感都是練出來的。

因此,開始階段輕倉的頻繁交易是學習的好方法,有的人總是標榜自己是價值投資者,不看市場的波動,如果策略錯了,就是三五年過去了,糾錯的成本太高了。巴菲特的價值理論在美國適用,在索馬里不適用,在A股也是時而管用,時而不管用。

無論怎麼選擇吧,但是在開始階段就選擇糾錯成本時間太長的策略,對於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以為的堅持可能是在浪費時間。

第23段:來本ID這裡,如果真是想洗心革面,就要首先掌握本ID的理論,然後用該理論去操作,在操作中把自己培養成鋼鐵戰士,鋼鐵戰士的最基本標準是什麼:

第24段:一、買點總在恐慌的下跌中形成,但只要買點出現,就要義無返顧地買進。

第25段:二、上漲總在不同情緒的交織中進行,抵抗住各種情緒的干擾,用鋼鐵般的意志把股票持住,決不中途給拋下車。

第26段:三、賣點總在瘋狂的上漲中形成,只要賣點出現,手起刀落,讓股票見鬼去。

第27段:四、任何的操作失誤,只是一次跌倒,跌倒就爬不起來的,絕對不可能是鋼鐵戰士。失誤就要總結,絕對不在同一錯誤上犯上兩次。

第28段:五、買錯比賣錯嚴重,一旦確認買錯了,一定要手起刀落,讓股票見鬼去。如果市場給你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你沒把握,也就是第二類買賣點,那就買豆腐回家;如果市場給你第二次改正錯誤的機會你沒把握,也就是第三類買賣點,那就直接回家磨牆。

第29段:六、市場只有你才能幫助你,被市場毀掉的是你,戰勝市場的也是你,你比市場強悍,市場就是你的;否則,你就是市場的點心。

第30段:七、踏準市場的節奏,就可以在刀山火海中逍遙遊。

舵手解析:大師的理論,除了具體的技術細節方面的東西,哲學層面的東西基本是大同小異,無論是巴菲特,索羅斯,纏中說禪,利佛莫爾,還是瑞達利歐(目前最大的全球對沖基金的掌門人)。

這些話剛開始聽起來,就想高級廢話,就是聽著道理沒有錯,很好呀,高大上!

但是呢,對於當下的操作,毛用沒有。因為,這些東西“道”的層面,是需要自己感悟的。

第31段:本ID這裡,人越少越好,草深三丈也無妨。如果不想成為鋼鐵戰士,那就沒必要來這裡看任何有關股票的東西,其他東西可以看,別的地方可以去,何必來這裡生氣?

第32段:如果哪一天,你鋼鐵戰士了,你也沒必要覺得本ID教了你什麼。本ID這裡無授無得,本ID無一法給人,你只是你,你鋼鐵了,自然就戰士了,和本ID無關。

第33段:但你沒成為鋼鐵戰士之前,最好還是有自知自明,本ID反覆強調,如果你技術不行的,沒有手起刀落的修為,就先把倉位減下來。那麼,很多沒減的,又沒有手起刀落修為的,是不是又被貪嗔痴疑慢?

第34段:沒到那水平,沒到能在刀鋒上舞蹈的水平,就別玩懸的,幹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市場中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殺牛用雞刀,屠龍用鴨刀,最後都被雞了鴨了去了。

第35段:市場上不是每一筆錢都適合任何人去賺的,面對市場的機會,少點貪嗔痴疑慢,認清自己的能力,這比什麼都重要。

第36段:市場是連續的,高位走了不是天堂,高位沒走不是地獄。大跌,不過是下一買點後大反彈的前戲。這一切,都逃不過本ID的理論,而是否參與,則與你的操作級別相關,也和你的操作能力相關。

第37段:沒有人天生就是勝利者,也沒有人天生就與失敗為伍。人人是佛,無一人可度,無一人需救,人人有明珠一顆,照破山河大地,又何必憋屈了自己?

舵手解析:這節課對於有的人哲學課,起碼對於舵手是的,對於有的人可能是雞湯文,而且是有毒的雞湯文。

這在股市最為常見,對於同樣的,當下的市場走勢,有的看漲,有的人看跌,而且裁剪而過的時候還要互道一聲“傻X”。

雖然是哲學課,但是哲學的範疇也是很寬泛的,本節的哲學問題主要就是講的風險控制。

股票市場的機會與風險都是及其氾濫的,但是由於生活習慣,我們總是盯著機會,而忽視風險。

這在生活中很正常,不然我們拿什麼升學、升職呢?

但是在股市,每一個機會都伴隨這風險,同樣每一個風險都伴隨這一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