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威名赫赫的有为大帝。他征蒙古、平安南;抚女真、下西洋;定燕都、建紫禁;编大典、疏运河,四夷咸服、万国来朝,所立功业无一不震烁古今,可谓把明朝的声望推向了极致。而他以燕藩之身北下应天,夺走太祖嫡孙江山,清洗政敌之酷烈手段亦令人发指。这样一位威权煊赫、四海九州尽为臣妾之主,如果他试图得到一个女人,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可谓是“姬姜淑媛,尽侍身侧”。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历史上,明成祖朱棣在婚姻问题上却被朝鲜给拒绝过。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明朝疆域图

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时,位于东亚大陆东北角朝鲜半岛的王氏高丽王朝也走到它的末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原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旧王朝自立为王。半岛的大部分在汉朝时曾为帝国四郡,后来由于其处于大陆边缘而长期脱离中原王朝掌控,衍生出独立的民族意识和独立的政权。但中原王朝不可能允许头悬利刃,于是统一半岛的政权往往需要表态臣服于中原王朝,在政治地位上是中原王朝的一个藩属之国,高丽就曾先后臣服于宋辽金元等王朝。

李成桂篡位为王后,为了避免引起明朝的猜疑,主动向明太祖称臣,并且请求朱元璋为其选拟国号。明太祖选择了“朝鲜”​,于是李成桂奉旨定国号为朝鲜。之后李朝在重要场合则会冠上全称为“有明朝鲜国”,可见李氏朝鲜是明朝的藩国之一。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但当时明朝和李朝两个新兴政权对彼此的关系和相处手段实际上都还在相互试探磨合之中,比如说联姻。恩格斯说过,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乃是藉联姻增进自己势力的一种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朝廷的利益。高丽时期,和元朝相互联姻一直是其政治传统。高丽贡女们成批进入元朝后宫,最有名者当属顺帝奇皇后,她宠冠后宫把持朝政,是元史里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后妃。而元朝则派遣公主下嫁高丽王,通过公主的势力来操纵影响高丽政权。

李朝建立后,明王朝和李朝一度也准备恢复联姻这种政治传统,在外部忧患压力下,李朝臣子也愿意以此获得大国庇佑。明太祖曾打算和朝鲜联姻,但朝鲜有些举动让太祖对其诚意充满怀疑,因此太祖时代并未给朝鲜国王册封正名,直到建文帝时期李朝才被明廷正式认可。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明太宗(成祖)朱棣上位后,精力旺盛的太宗对​扬威德于域外、尽力扩展明王朝的边界有着跃跃欲试的野心,他登上帝位之后,北平的政治地位立即提升为北京,明王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和经略活动明显加强。当时朱棣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在自己手里彻底解决掉蒙古这个心腹大患,朝鲜作为辽东地区一股重要势力自然不可轻视。因此,朱棣把目光投向朝鲜后,自然想到的也是因袭旧制,与朝鲜联姻。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这其实不是朱棣第一次用联姻的手段解决政治问题,他对自己婚事的运作可以说是忠实地履行着为政权服务这一理念。早在朱棣镇守燕藩时,他的王府里就有一位来自建州女真部落的妃子。这位妃子的父亲阿哈出乃是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后被朱棣赐汉姓李诚善,成为建州卫指挥使。他和他的子孙以及姻亲猛哥帖木儿一直为明王朝招抚女真部落,可谓忠心耿耿。他因其女在朱棣后宫而获得皇亲的身份,显然进一步拉拢了他和明王朝的关系。

无独有偶,另一位归顺明王朝的西北蒙古部落首领把都帖木儿,朱棣不仅赐他汉姓吴允诚,他的女儿也进入朱棣后宫,受封惠妃。吴氏家族为明王朝守备凉州,其子孙有在土木堡中壮烈殉国者。朱棣成功怀柔远夷,让他们忠诚地归附于明朝,通过联姻这种方式拉近彼此关系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然是一种成功的策略手段。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而李朝这时上位的太宗李芳远也是一位颇有作为精明强势之主。在永乐元年时,明成祖派遣赴朝的两批使者黄俨、石璘都放出过风声,说皇帝打算联姻朝鲜,纳朝鲜公主为妃。朝鲜太宗李芳远知道后惊吓不已,他当时适龄待嫁的女儿只有第二女庆贞公主,李芳远原来已为女儿看好了一个女婿,即平壤府院君之子赵大临。当时赵大临刚刚丧母仅四月有余,按制应该为母守丧三年不能婚嫁。但涉及国家大事,李芳远果断“夺情”,心急火燎就在女婿母丧期间把公主下嫁了。几年后李朝又有臣子建议为世子求娶明朝公主、联姻上国,但议者都被李芳远治罪。李芳远显然总结过高丽教训,认为联姻未必对朝鲜有利,相反,可能不仅在经济上要背负上沉重负担,政治上也会被明朝利用联姻关系来操控朝鲜内政,从而丧失自主变得被动。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而被朝鲜婉转拒婚的朱棣虽没有动怒,但之后他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朝鲜索要贡女及其他物品。虽然朱棣派遣去的使者宦官黄俨每次都在朝鲜作威作福颐指气使,而且各种索求扰民不断,比如每次明廷索要贡女,朝鲜全境就要“禁中外婚嫁”,全国范围内选美,朝鲜甚至为之成立了一个选美机构“进献色”。不过李芳远可谓为将来计忍得一时之辱。他虽臣服于明,但追求的是维持李朝的内部独立,而不愿像高丽晚期那样,被元朝势力干涉国政几乎再度沦为中原王朝之行省。因此李芳远在明使面前始终忍气吞声伏低做小,对明王朝的要求殷勤无比,几乎是有求必应。

朝鲜在政治上对明王朝的服从和卑顺的态度显然讨好了明成祖朱棣。之后他再没有追求过直接插手李朝内部政事,而李朝也一直在态度上保持着对明王朝的谦卑尊敬,并成功得到了明王朝的庇护。明神宗万历年间,承平日久军备荒废的李朝不堪一击被日本丰臣秀吉灭国,求救于明朝。明神宗核实后,派遣大将李如松率明军援朝,帮助朝鲜复国。因此,李朝一直感恩明朝对其再造之恩。满清政权崛起入主中原取代明朝之后,虽然李朝形式上臣服于清朝成为其藩属之国,但在感情上仍然奉明朝为尊者。

丧母都要嫁公主,朝鲜太宗为何惧怕与明成祖朱棣联姻

从高丽延续到李朝初期的贡女制度,在明成祖去世后,于明宣宗时期曾再度进行过数次。但宣宗对李朝厨子的兴趣似乎更大于贡女,这些朝鲜贡女无一得到他宠幸。宣宗去世后,她们也被遣送回国。随着明朝后代皇帝对朝鲜贡女失去兴趣,这个制度最终自然消亡。

而伴随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是,由于朱棣的身世问题一直是明史疑云之一,他又数度选贡女于朝鲜,于是有好事者觉得他似乎偏爱朝鲜女子,对朝鲜怀有特殊感情,因而揣测他的生母乃来自高丽的贡女碽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