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黄永玉年长范曾14岁,据传有一段师生之谊(在百科中似未罗列)。两人现均已入耄耋,书画之名大盛,放诸一起,可相较矣。

有人说他曾是弘一法师的3个方外弟子之一,得其真传练就了灵性十足的书法。文从沈梦认为,仔细研读他的书和字,能体会到他睿智风趣的谈吐和笔耕不辍的勤奋。

黄永玉能成大名,和表叔沈从文不无关系。湘西、沈从文、黄永玉这三者在外人看来,是彼此紧密相连的关键词。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范曾:从一个画家的作品,大体可以看出他是从心所欲还是胡来,也可以看出他创作时是心如秋月还是躁动不安。

季羡林评价: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林岫(1945-)著名诗人、书法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与国画大师范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林岫擅长行草,亦涉各体。

现今艺人地位提高,名为“书画家”,或有艺展开幕,上抵国部级,下至地方政界领导正装出席剪彩,门路通达的还能请到著名主持人或走红明星主持,其场景气派,出画册影集,耗费百万巨金,都唯恐不能“九州第一”。料那“二王苏黄”,定不会有此奢望,即使那悍霸一方又动辄逞霸凌弱的董其昌,也不敢作此非非妄想。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林岫书法

当今身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术环境,褕衣甘食,太容易沉湎安逸的“短平快”,而轻率作出投机艺术的人生错误抉择。相信艺术是人才速成并巧取名利捷径者,大都相信随意的涂抹就可以称作“当代艺术品”,于是蜂拥而入,挤破“艺考”门槛,簇拥得亘古未有,吓得外国艺术大学管理层严重质疑,连呼“中国确定需要那么多艺术家吗”时,而吾国艺海至今犹在波浪翻滚。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林岫书法

那些误以为扩充眼界胸界就是胡乱掺乎各种外来文化的“添加剂”,贴上时髦“艺术潮流”的标签便可跻身国际,当然也不会在意“东西杂拌式的拼盘”是否还能冠以富足尊严的“中国艺术”的美名。于是,“代笔撰文”“代理入展获奖”“半年大本文凭”“沽诗炫雅”“书法一周速成”“欲买创意面议”等各类“狗皮膏药”纷纷贴来,居然出现了“书画速成一条街”的奇葩街景。以为如此这般,就能迅速催化出“书画的一代骄子”,误会实在太过荒谬。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林岫书法

最近又新萌奇谈怪论,曰“艺界必须热闹如潮,才有市场效应⋯⋯”不知所谓的“热闹”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大潮,还是嘈杂吆喝,鼓捣虚假的泡沫如潮?若得漫画家华君武、方成二老闻之,会不会再画一幅《书画弄潮儿新篇》呢?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华君武 体育书法

无论古今,历代艺术大家的艺术瑰宝能够达到那个时代的巅峰,皆非偶然,就像珠峰崛起于青藏高原。其间,既有千秋书画文化积垫的厚土培育,也有艺术家学识才情技能创造力等综合酝酿的绝妙发挥。那些“贵有格致之功,且必运以灵思”的大艺术家毕其一生陶铸国艺,“虽九死其犹未悔”,最终苦尽甘来,“技道两进”,其艺术品格和魅力的震撼才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也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能光耀于世界之林留下了无价的精彩。

如何看待范曾、黄永玉类绘画——林岫:国艺不可戏不可欺!

华君武 猪八戒画桃

以为神马都能“玩一把”的玩家,可以高峰蹦极,可以去北极脚踩浮冰跟熊哥熊弟合影,可以闯活火山玩倒立⋯⋯唯独国艺不可戏不可欺,也不好欺不好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