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会赚钱,其实你更应该学会花钱

赚钱是技术,花钱是艺术,赚钱决定着你的物质生活,而花钱则往往决定着你的精神生活。

比起会赚钱,其实你更应该学会花钱

在《学会花钱》这本书中,作者“野口真人”开篇便提出了一个疑问?你花钱明智吗?

比尔盖茨说:巧妙的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难。

带着“你花钱明智吗?这个疑问不妨在《学会花钱》这本书里一探究竟。

01

《学会花钱》作者“野口真人”是日本长期活跃于金融界的超人气MBA导师,其他代表作有《熊猫,值多少钱》、《我值多少钱》。

学会花钱用通熟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花钱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让我们真正做到如何花钱?

1理性判断价值和价格

女人去买衣服会根据衣服质量和做工来判断这件衣服是否值得买?

男人买股票会通过一只股票的市盈率来判断这只股票是否处于低估而买入。

两者均因其“价值”高于“价格”,非常划算才会去买入。

在《学会花钱》一书中把钱包分为三个:“消费、投资、投机”。

消费钱包:用来应付日常开支,比如早午餐、生活用品等等。

投资钱包:书中写的是薄记专修学校的学费,也就是投资学习之后得到的回报

投机钱包:彩票

日本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早年过过苦日子,总结了一条花钱哲学——“先假装问问你的钱包,这笔钱花出去,钱包君会高兴吗?答案是肯定的话,大大方方花出去。”

消费钱包:购买生活必须品,提高生活品质,让人心生愉悦感,那这笔钱是必须花费出去的,比如一日三餐买原材料的钱,因为购买优质的原材料能让我们吃的更有营养,花出去的钱自然值得。

而如果每天都是买一桶泡面、烤肠、泡爪这样的垃圾食品,不但花了钱,自己并非真的快乐,那又何必花费呢?

投资钱包: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的大脑,参加培训班、学习化妆、买书、上理财课,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投资让自己增值的钱值得花。

比如花了99块钱买了一堂理财课,学以致用,让自己的理财收益翻倍,这便是投资的钱。

投机钱包:最常见的便是买彩票,买张彩票能中500万,此后便可以衣食 无忧,实则无稽之谈,只不过是投机取巧的消费罢了。

2时间是如何影响现金流的

不懂房地产你能估算出自己家中的房子值多少钱吗?答案是肯定的,《学会花钱》一书中有个最简单的公式便是用你的房租*200或者240。公寓价值=月房租*240

公寓价值=月房租*200

便可以算出当前房子的大概价值。

比起会赚钱,其实你更应该学会花钱

如果让你现在出租或者等20年后再出租,你会怎么选,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现在出租,也就是说今天的100元实际上比明天的100元更值钱。

因为今天的100元可以买的东西是货真价实的100元,而你明天的100元可能变成了94元。这便是时间影响着我们的现金流。

3改变判断的习惯

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知,尤其是彩票,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买彩票中奖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但就是改变不了不买彩票的习惯。

因为我们对消费的错误判断,总觉得只要买了彩票中奖的概率便会很大。

在《学会花钱》一书中作者“野口真人”提到了行为经济学鼻祖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理论中,有一种解释说:“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会反应不足”。

也就是说人们往往会高估彩票中奖的概率,而低估彩票不中奖的概率。

这才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明知道彩票中奖的概率几乎为零,但还是要买的原因。

4正确看待投资中的风险与回报

在《学会花钱》一书中作者野口真人举了一个音乐会的例子。

音乐会是否会如期举行,假如公司花巨资准备举办一场音乐会,却因为天气原因取消,那么必须向演出者支付高达2亿元的赔偿金,这便是风险。

而明天如果一切正常举行,那就不需要支付赔偿金,反而可以赚一笔,这便是回报了。

风险总是和回报共舞,风险低偏差小的投资方案当然更值得我们去投资。

但也不能太低估了风险,而一味的追求收益。

多考虑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自己的资产会增加多少、总资产的偏差是多少,而不是平均每天收益增加了多少、收益率的偏差是多少。

比起会赚钱,其实你更应该学会花钱

总结:《学会花钱》这本书作者野口真人用通熟易懂的语言和生活的案例。一步步破解了,花钱密码,而不是被金钱束缚。

现金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可以产生现金流,现金流的价值和时间效应决定了如何去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花钱你学会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