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猪价再拔高,冲13再遇阻力

2018年以来,猪价经历两次探底之路,一度跌破10元/kg,养猪行业全面亏损,截至目前养猪业已亏损长达5个月,令养猪人叫苦不迭。与2014年猪价走势相比,整体大趋势仍然相似,但今年猪价猪底部时间延长,低谷出现时间延后,猪价上涨时间较2014年推迟近两个月。

全国猪价再拔高,冲13再遇阻力

近期猪价涨势喜人,南北方普涨

进入7月份猪价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重拾涨势,截止到7月12日,全国生猪均价已涨至12.47元/kg,一周涨幅达1元/kg,较6月底上涨8.94%。全国各省猪价几乎全部重回12元/kg以上,浙江、上海局地猪价冲高14元/kg,局地日涨幅即达1元/kg。

全国猪价再拔高,冲13再遇阻力

猪价回调原因分析:

一是去年冬季南北方仔猪腹泻严重,导致季节性生猪供应偏紧情况有所加重;二是6月底疫情、环保督查、猪价持续稳定等影响促使大猪陆续出栏,减轻了当前大猪供应压力;三是7月初规模场减缓出栏进度,大面积挺价,带动散户惜售压栏,致市场供应进一步下降;四是降雨影响,进入7月份台风影响南方进入梅雨时节,带来全国连续降雨,各地生猪供应轮换出现供应下降现象;五是夏季终端消费偏向瘦肉型,而屠企优质猪源采购难度增加;六是白条持续低位,也存在屠企借养殖端挺价之机,提价采购以提高肉价。

整体近期市场生猪供应偏紧,养殖端挺价、屠企提价,致猪价实现快速上涨。

快速上涨后猪价再现回调,未来猪价该何去何从

虽然猪价涨的快,但是回调出现的也迅速,东北、华北屠企率先压价,带动大范围屠企压价,但幅度较小,多在0.1元/kg左右,本周四开始多地猪价出现下滑现象,今日全国生猪均价已有所弱调。

全国猪价再拔高,冲13再遇阻力

猪价回调原因分析:

一是夏季消费淡季,终端消费难以支撑猪价的快速上涨,屠企鲜销有限,冻品库存走货压力不减,成本压力下屠企不得不尝试压价;二是屠企压价,中小散户恐后市风险,逢高顺势出栏增多;三是客观降雨天气对猪价利好不存在可持续性,降雨结束,局地生猪集中出栏;四是夏季降雨时节生猪饲养难度加大,疫情风险加重,生猪压栏现象减弱;五是环保督查影响持续,禁限养区生猪清理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局地供应增加。

养殖端挺价势力减弱,市场供应逐渐增多,屠企采购难度下降,屠企压价效果显现。

由猪价上涨、下跌因素分析可见,降雨、疫情、环保督查以及夏季终端消费对猪价来说均是双刃剑,不同的时间起到的效果不一,接下来这些因素仍将作用于猪价。从养殖端出栏心理价位来看,部分散户达到12.5元/kg左右的心理预期既选择出栏,部分散户仍惜售期待13元/kg,而压栏大猪的则表示大猪价可超12元/kg即可;从出栏体重来看,近日大体重生猪出栏不少,110kg左右生猪出栏增多,仍有150kg以上压栏者,但表示不愿压栏时间太久。

当前压栏与出栏并存现状下,猪价快速上涨后的回调也是必然;前期加上近期猪源的释放,后市生猪供应偏紧将持续,猪价不存在大幅下调的基础。供需博弈下,猪价将进入调整期,短期内猪价区域性的涨跌调整或是常态,后市猪价再次上涨,8月份猪价仍可期,突破13元/kg已不遥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