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中國人均壽命將達81.9歲,人均預期壽命背後的「邏輯」

2040年中国人均寿命将达81.9岁,人均预期寿命背后的“逻辑”

(新華社/圖)

發表於《柳葉刀》雜誌的最新預測研究顯示,到2040年,西班牙將取代日本成為人均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將達到或超過80歲。這一預測結果反映了怎樣的情況呢?

科學的人均壽命預測可以為衛生健康領域的長期規劃和投入提供參考。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 (The Lancet) 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預測,2040年中國人均壽命將達81.9歲,此前8月份,國家統計局在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中剛剛發佈了2017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6.7歲,相比1981年的67.8歲,在不到40年的時間裡提高了將近10歲。

而根據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目標,中國到2030年要實現人均預期壽命79.0歲。

中國預計進入第二梯隊,西班牙第一

人均預期壽命反映著一個地方的健康水平及相關的社會經濟、衛生醫療整體狀況。這項最新預測研究由華盛頓大學健康度量評估機構的凱爾·福爾曼(Kyle J. Foreman)等多個機構的研究者根據2016全球疾病負擔相關研究數據,使用一種新的預測模型分析得出,認為總體上全球死亡率將持續下降,預期壽命將提高,但提高速度不如以前。

分性別的預測結果顯示,全球男性2040年預期壽命將增加4.4歲,達到74.3歲,女性同樣增加4.4歲,達到79.7歲。

這個新的預測模型基於已知風險造成的死亡,風險因素解釋不了但與社會人口指數(SDI)等相關的死亡,以及每個地方的一些不能解釋的潛在趨勢等三部分內容。研究者通過歷史數據驗證,這個模型優於過去常用的預測模型。

具體的預測結果顯示,人均預期壽命最長的是西班牙,為85.8歲;其次是日本,為85.7歲。最短的是非洲東南部被南非領土環繞的國家萊索托,57.3歲。其他預期低於65歲的國家中非共和國、索馬里、津巴布韋,集中分佈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包括中國在內的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將達到或超過80歲,處於第二梯隊。除了西班牙和日本外,預期將超過85歲的還有新加坡和瑞士,這四個國家處於第一梯隊。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連續二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對於西班牙在預期壽命排行榜上的崛起,其實早在2016年10月《柳葉刀》的一個大型研究成果裡已經有了先兆。在這個根據2015年全球疾病負擔調查相關數據所做的全球生命預期、死亡率研究中,2015全球疾病負擔死亡率和死因項目協作組(GBD 2015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就特別地提到了西班牙的兩點情況,一個是中風導致的生命損失下降得特別超乎預期,再者是道路傷害造成的死亡顯著下降。據統計,2005年到2015年,西班牙因道路傷害死亡的情況減少了43.8%。

與西班牙類似,葡萄牙也下降了39.6%,因此研究者認為,有證據表明,通過酒駕禁令、安全帶法規、限速管理、開車禁用手機、強制性的頭盔使用,及保障道路平坦、道路交通人車分離等干預措施,可以把道路交通傷害致死的情況降下來。同期中國的數據顯示,2015年,道路傷害所造成的生命損失,位列中國風險因素第三位,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分列第一、二、四位。

而根據2040年的預期情況,交通損傷在250種納入統計的全球生命損失風險因素中仍將排第八位,比風險最高的癌症肺癌還要高出一位。

一些慢性病的風險會快速上升

從全球導致生命損失的因素來看,艾滋病、早產併發症、瘧疾等2016年高風險因素到2040年有望下降,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糖尿病、慢性腎病、老年痴呆症和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等慢性病風險可能會快速上升,將考驗各地的衛生保健供給水平。

2040年排名前三的影響壽命的因素預計與2016年保持一致,分別為缺血性心臟病、中風、下呼吸道感染。對比2015年全球疾病負擔相關數據研究成果,三者的風險位次近十多年來也是相當穩定。

比如缺血性心臟病在2005年、2015年均排第一位,下呼吸道感染在2005年、2015年分別排第二、第三,而由於統計口徑不太一致,此前所統計的腦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從2005年的第三位升至2015年第二位,2016年及2040年的數據中則將急性腦血管疾病中風拎出來單獨進行統計了,且位列第二,顯示出風險的突出性。

研究特別指出,現在各地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都越來越糟糕,在很多地方,空氣汙染、空腹血糖(FPG)、膽固醇等情況也在變差,禁菸及改善飲食,有助於扭轉不良的風險趨勢。其中,高血壓、高身體質量指數和高空腹血糖等新陳代謝類風險要格外注意,這些都是公共衛生保健政策要優先關注的。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2018年6月《柳葉刀》雜誌曾發佈了一份全球疾病負擔2016醫療保健可及性與質量研究項目協作組(GBD 2016 Healthcare Access and Quality Collaborators)的成果。這項研究同樣利用2016全球疾病負擔的相關數據開展分析。北歐的冰島、挪威,以及荷蘭排名前三,中國的醫療保健可及性和質量指數(HAQ)位列第48位,但從1990-2016年間的發展變化來看,中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研究者認為,這種趨勢能夠反映出醫療體系結構、管理功能等的提升,以及根據醫療保健需求重新定位和整理資源方面的成功。但同時也指出中國地域間的差距太大。

此外,區分具體因素的結果顯示,非黑色素皮膚癌(NM skin cancer)、中風、先天性心臟病、霍奇金淋巴瘤等,得分較低,尤其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作為高風險因素,HAQ得分較低,說明相關醫療需求亟待滿足。

對於中國,凱爾·福爾曼等還特別提到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風險。根據分性別呈現的中國不同年齡階段的全因死亡率圖表,過去(1990-2016)中國潛在死亡率的年度改變比率跟在大部分年齡群組中的總的死亡率是基本一樣的。研究者分析,這既說明了風險因素所呈現出的網絡效應,也顯示出在中國過去所取得的成績中,有選擇性的干預並未產生大的作用。與此同時,面對2040年的預測,增加的潛在風險因素死亡率年度變化比率未來變得更快了,特別是對於成年人。這可能預示著風險因素將來會對中國總體死亡率的變化產生更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