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为什么而活着?想不到竟被教育了……

人生的理想是什么?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同学们有的回答是当老师,也有的说是长大了要当个科学家。说实话,当时读书除了课本还是课本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而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中,算是用自己的人生在回答吧!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或许是对我真实写照的一部分吧!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我上辈子的情人,你的答案比我看得透:为了开心快乐!作为家长,可能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是各种担心与焦虑:现在是开心快乐了,长大了怎么办?成就与快乐之间,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吗?细想后发现,真的反被孩子给教育了!

孩子,人为什么而活着?想不到竟被教育了……

先分享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自述的一段趣事:几年前,有个记者问杨振宁教授:“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得诺贝尔奖?”杨振宁教授的回答很有意思:“这坏就坏在一副对联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回答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杨振宁应邀回中学母校演讲,看到校门口挂着这幅横幅,坚持把它拿下来,否则不进去。后来,这副对联变成了由杨振宁亲笔题写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将“苦”改成了“乐”。

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高知名度相比,你知道它的出处吗?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有耳熟能详的学习名言无不与“苦”紧密相联,读书真的这么苦吗?难道古代先贤们真的都是这么认为的吗?一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里写下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什么大圣贤孔子的学说在这里却不敌“无名小卒”呢?

大道至简!孩子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答案,说明在她的内心,最欠缺最需要的正是那样的一份快乐。那家长们最关心的学习问题,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怎么的呢?我们用数据说话。《中国儿童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孩子在学习面前最不快乐,得分明显低于其它选项;甚至是在“家庭”中,也是排在倒数第二的,得分低于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作为家长,我到底是应该给孩子自己需要的还是孩子“应该”要有的呢?相反,学龄前和低年级的孩子,在师生关系的幸福感上,得分都是最高的。由于儿童期的孩子具有尊重权威、认同师长的心理特征,所以家长绝对不要放弃这个大好机会,积极地和老师密切配合,让教育效率事半功倍。

孩子,人为什么而活着?想不到竟被教育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是不是会越来越懂事而体会到家长的苦心呢?很遗憾,除了同伴关系外,孩子在小学期间的幸福指数都是呈明显下降趋势,首当其冲的还是学习。

孩子,人为什么而活着?想不到竟被教育了……

甚至是超过一半孩子常想的一件事情,竟然是“要是不用上学就好了”。您有听到孩子类似的感叹吗?

孩子,人为什么而活着?想不到竟被教育了……

那孩子的心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她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呢? 看了真的有点心酸:我们是不是以常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得很不耐烦?写完作业再说!对孩子的奇思妙想感到不可理喻?它说是这个样子的!压抑和打击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什么好哭的!静下心放慢节奏,听听孩子的诉说,培养孩子诉说与倾听的习惯,老了孩子才有可能不会嫌我们啰嗦!

孩子,人为什么而活着?想不到竟被教育了……

当然,也不全都是负面的。在同伴关系中,孩子之间虽然经常闹矛盾,但一般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掉。“我的好朋友很多”是所有调查中,得票率最高的一个。这也充分体现出孩子身上的乐观精神。

孩子,人为什么而活着?想不到竟被教育了……

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卸下“为你好”的伪装,给孩子一个好的导向,让孩子既能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又能在玩乐中学习到各种知识与技能……对不起,又跑题了!真正的快乐幸福就是活在当下!我们有美好的愿景,那就是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欣赏当下的每一天的风景,享受每一秒的过程。

等有了孩子就好了,等孩子大了就好了,等考上大学就好了,等工作了就好了,等结婚了就好了。我们总以为,以后会快乐,可是所说的“以后”,一直都没来。我们笑话着过去,还要让未来笑话吗?

享受当下,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能享受当下的快乐,未来怎么习得“幸福”这一技能呢?没错,幸福与快乐,与各种知识和技能一样,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而提高的。接下来,我将始终牢记这一初心,行走在现实的道路上,将一个个美好的性格特征和高贵品质,化成一段段精彩故事,陪着孩子开心快乐地学习成长。

欣赏着沿途美景的时候,因为一路有你而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