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欲擒故縱,七擒孟獲而不殺,爲何卻將其放走?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

諸葛亮“七擒孟獲”正是攻心,戰勝敵人並不難,可想讓對方徹底臣服與你,是要花費一番功夫。諸葛亮為了平定南蠻地區的叛亂,根據孫子兵法,採用第十六計“欲擒故縱”,最終使得南蠻領袖孟獲徹徹底底臣服於蜀國,再也沒有發生叛亂。

諸葛亮欲擒故縱,七擒孟獲而不殺,為何卻將其放走?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籌劃北伐大業,需要先穩固自身周邊小國,尤其是桀驁不馴的南蠻。起初,諸葛亮運籌帷幄,節節勝利,大敗敵人。可是他發現,無論怎麼攻擊,無論殺死多少人,都無法讓以孟獲為首的敵人徹底認輸。

諸葛亮欲擒故縱,七擒孟獲而不殺,為何卻將其放走?

思索再三,諸葛亮決定改變方針,根據兵法欲擒故縱的原則,以攻心戰取勝。諸葛亮自知擒人容易擒心難,尤其是孟獲這種性格剛毅,作戰勇猛而且為人忠實的良將。於是他對孟獲“七擒七縱”,恩威並施以感化孟獲,最終取得很好的效果,徹底平定南蠻。

諸葛亮欲擒故縱,七擒孟獲而不殺,為何卻將其放走?

諸葛亮欲擒故縱,七擒孟獲而不殺,為何卻將其放走?

諸葛亮為何不殺了孟獲,然後再派遣官員鎮守城池?因為諸葛亮深知鎮守就需要留兵把手,因此還要配置對應的糧草,這樣以來就會拖北伐大業的後腿。孟獲自己把守城池,只要後院不起火,自然可以高枕無憂的進行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