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縣市區「摘帽」!河北正式發文,速看

25县市区“摘帽”!河北正式发文,速看

10月17日除了是重陽節

還是第5個國家扶貧日

也是第26個國際消除貧困日

近日,

我省扶貧脫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市更是在全省率先實現整體脫貧

↓↓

日前,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批准平山縣、廣平縣等25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繼去年望都、海興、南皮3個貧困縣退出後,我省第二批退出的貧困縣,是我省脫貧攻堅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我省扶貧脫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這25個縣(市、區)是

平山縣青龍滿族自治縣魏縣平鄉縣

威縣易縣平泉市鹽山縣武邑縣饒陽縣阜城縣等11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廣平縣館陶縣博野縣孟村回族自治縣東光縣獻縣內丘縣南和縣臨西縣任縣棗強縣吳橋縣雞澤縣

邯鄲市肥鄉區等14個省扶貧開發重點縣區。

滄州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整體脫貧

此次,滄州市有5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加上此前退出的海興、南皮兩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滄州市7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滄州市也在全省率先實現整體脫貧。

關於脫貧攻堅

河北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趕緊關注起來↓↓

25县市区“摘帽”!河北正式发文,速看

到2020年,736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8月16日,河北省舉行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

2017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確保我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310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36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隨著我省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

貧困縣、貧困村脫貧步伐加快,

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

部分非貧困縣、非貧困村

因扶貧工作起步相對較晚,

剩餘貧困人口較多,

脫貧攻堅任務艱鉅繁重,

亟需加大工作力度。

近日,我省正式發文

↓↓

日前,省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統籌推進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我省將在抓好貧困縣、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加大非貧困縣、非貧困村扶貧脫貧工作力度。

根據指導意見,我省將推進七項重點工作

壓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

市級黨委、政府(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

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重視非貧困縣扶貧脫貧工作,建立健全市級領導包聯非貧困縣機制,加強對非貧困縣脫貧攻堅工作的督促、指導、考核工作。

非貧困縣黨委、政府承擔脫貧攻堅主體責任,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督導調度,狠抓工作落實,確保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

各級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對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支持力度。

充實完善扶貧工作機構

非貧困縣要加強扶貧機構建設,進一步充實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經費,完善運行機制。

脫貧任務較重的鄉(鎮)要結合實際情況設置扶貧工作站,統籌做好相關工作。

貧困人口較多的非貧困村要參照貧困村工作機制,安排專人負責扶貧脫貧工作。

加大各級財政扶貧投入力度

自2019年度起,省級安排財政扶貧專項預算時,對貧困縣和非貧困縣貧困人口按相同標準分配

市級和非貧困縣要根據脫貧攻堅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原則上市縣兩級投入資金應不低於省級分配到縣水平

脫貧攻堅期內非貧困縣可參照貧困縣做法,根據實際需要統籌整合部分省級及以下財政涉農資金用於脫貧攻堅

把貧困程度較深的非貧困村納入建檔立卡管理

將我省部分貧困程度較深的非貧困村納入建檔立卡管理,按照現有貧困村支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

統籌安排駐村幫扶工作,明確識別標準和程序,幫扶、退出等工作標準和程序按照現有貧困村執行。

改善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

按照貧困村退出標準和貧困戶脫貧需要,改善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貧困群眾基本生產生活需求,逐步解決非貧困村和貧困村發展不均衡問題。

2019年底前,納入建檔立卡管理的新識別非貧困村實現通硬化路、通動力電,實現安全飲水,人居環境乾淨整潔,具備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實現戶戶通廣播電視、通寬帶,有標準化村衛生室,有合格鄉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師。

落實到村到戶幫扶責任

按照因村因戶因人施策要求,進一步完善駐村幫扶管理制度、貧困戶幫扶責任人管理制度

對新識別貧困村,縣級要統籌安排幫扶工作隊,可採取“縣直單位+鄉鎮幹部”“一隊拖多村”、周邊貧困村現有駐村工作隊代管等模式,切實發揮幫扶工作隊作用。

認真落實《河北省貧困戶幫扶責任人管理辦法》,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落實幫扶責任人和幫扶措施,不脫貧不脫鉤。

圍繞貧困戶增收推動產業發展

把發展產業作為解決貧困問題的根本途徑,進一步完善扶貧產業發展體系,統籌推進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產業發展。

鼓勵各地在非貧困村探索實施貧困村現有優惠政策,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對貧困戶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產業項目。

鼓勵各地探索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聯建扶貧產業項目

,輻射帶動周邊儘可能多的貧困戶增收。

鼓勵集體經濟薄弱的非貧困村探索通過盤活現有資源、集體資產入股等渠道發展提升,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採取以工代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組織動員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