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煮黑茶 安化县的世界共享之路

梁长玉 舒曼报道 说起茶马古道,人们总以为在云南,其实“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湖南安化才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它的风土文化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

黑茶之乡安化,是古老梅山文化中心区。此地常年云雾缭绕,资江依山蜿流,土质肥沃且酸碱度适中,拥有被誉为世界奇观的冰碛岩地质,富含锌、硒等大量微量元素,极为适合茶树生长。“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对于安化,是先有茶,再有县。

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置身熙攘外,唯有水中鸥。这是《安化县志》里记载的清代茶都盛景。

茶跟马几乎构筑了整个安化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蜿蜒曲折的茶马古道,成了安化流传百年的名片。

万里茶道的源头

安化黑茶,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公元856年的唐朝,至今已有1160年的历史。而它的兴盛则在明清时期。

这其中,就有左宗棠用安化黑茶打入俄国市场的历史故事。

光绪元年(1875)五月,俄罗斯官员索斯诺夫斯基率团考察西北数省,左宗棠与之打了二十七天交道。衔系茶马,左公灵机一动,与对方探讨中俄边境开办互市的可行性,一旦通商,便可在恰克图设立市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化黑茶。从此,中国与俄罗斯及欧洲之间形成了以茶叶为大宗贸易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

从此,黑茶不但是西北边疆人民消食去腻的生命之饮,还远销中亚、俄罗斯和欧洲腹地,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旧时的安化交通非常不便,制作好的黑茶,茶农需人力肩挑,马背驮运,走崎岖山道,经风雨廊桥,过山顶茶亭才能到达资水沿岸,有精制加工黑茶茶行的黄家坪、江南、小淹等集镇,由水路开启了万里茶道的航程。

而今,安化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重新出发,目标是“世界共享”。

匠心工艺带来新商机

陆羽《茶经》,记载“上者生烂石”,所以“冰渍岩之地必出好茶”。

懂茶人都知道,茯砖茶上有“金花”,实质上是安化黑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特定工艺生长成的一种有着多种保健功能的益生菌,其产生的黄色闭囊壳似细小花斑,均匀地附着在茯砖茶中,学名“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

经过“发花”后的茯砖茶,其氨基酸、茶多酚、黄酮类、咖啡碱、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金花”的形成是大量微生物的产生、繁殖、氧化聚合的过程,而微生物繁殖和氧化聚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有效减少了茯砖茶的粗涩味,增加了醇和的滋味,对改善茯茶的滋味品质取到了积极作用。降脂降压,调节糖分代谢,抑制癌细胞扩散……安化黑茶的功效也成了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

冰碛岩给了安化黑茶独有品质,“金花”给了安化黑茶机会。

2006年开始,安化县开始将“安化黑茶”作为特色产业,全力打造。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健康饮品,走大众化之路,走品牌之路。

安化千两茶的制作技艺,手工操作,实行土法生产,现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化黑茶”“安化茶”“安化千两茶”,各种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使“安化黑茶”品牌价值迅速提升,品牌估价突破34亿元,获评“2017年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且位居第三位;获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并位列榜首,成为湖南省农业品牌建设的典范。

民生产业精准扶贫

黑茶,是安化的大产业,同时也是大民生。如今已成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安化县委书记熊哲文介绍,为了让广大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安化采取“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让广大农户纷纷参与到黑茶产业中来。

“现在农户建设1亩茶园就能基本脱贫,2亩就能稳定脱贫。黑茶产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步伐。”熊哲文说,现在安化黑茶已经成为区域内规模最大,带动能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富民主导产业。安化全县有近7万人依托这个产业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茶园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式农业”,由公司定点负责收购鲜叶,从根本上解决了茶农卖茶难的问题,茶农在茶园种植、培管上实现第一次就业。

鲜叶的采摘、黑毛茶初制加工均由茶农主导完成,每天采摘鲜叶的工资70元到120元不等,黑毛茶的加工增值也达6~8元/公斤,这类生产活动为茶农提供了大量第二次就业机会。

茶闲期间,农民又可以到茶叶企业从事制茶、包装、拣梗、销售等工作,茶农实现第三次就业。如此,基本保证了茶农全年就业。

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包装、物流、旅游、设计、广告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县从事黑茶种植及关联产业人员35万人,实现年劳务收入35亿元以上。安化黑茶产业连年实现高速增长。

与2004年相比较,2017年:安化县茶业的综合产值由1800万元增加到152亿元,茶叶税收由16.8万元增加到2.8亿元。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成为全国生态产茶第一县、黑茶产量第一县、茶叶税收第一县。

“黑茶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安化精准扶贫的步伐。”安化县委书记熊哲文肯定地表示:“我们争取在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与全面小康。”

咖啡机煮黑茶的启示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安化又迎来了新的机遇。让黑茶飘香万里,成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践行湖南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产业。

安化县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蒋跃登参与了安化黑茶“走出去”的全过程。他分享了一个“咖啡机煮黑茶”的故事。“走出国门,让与我们饮食习惯不一样的人群了解黑茶,了解安化,要做许多解释推广工作。他们不一定知道安化黑茶,但肯定知道咖啡,那我们就拿咖啡机来煮黑茶,给他们展示。用这个最好的契机,完成完美对接”。

2010年,安化黑茶走进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2011年在东欧6国举行“安化黑茶”推介活动,2014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安化黑茶”国际展销会,2015年参加波兰华沙国际食品和饮料展……

一系列活动极大增强了“安化黑茶”在中亚、欧洲等地的影响力成功远销蒙古、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等16国。

2017年,由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安化黑茶技术的科学依据和发展潜力,更是安化黑茶冲出国门的有力武器。

2018年8月,在香港国际茶展上,安化黑茶现场销售逾500万元人民币,并与30余家各国客商签约订单,订单金额1,200多万元人民币。

蒋跃登介绍,现在安化黑茶已在95个国家申请注册或正在注册中。同时,正在向国家申报设立单独海关出口商品HS编码,取得走出去的“身份证”。

2018年10月28日,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隆重开幕,主题正是“安化黑茶世界共享”。除举办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市长峰会之外、还有“安化黑茶日”、茶商大会、中华茶人榜样颁奖典礼、“茗间高手”斗茶大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一盛会,将进一步提升安化黑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让世人共饮安化黑茶,共享健康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